36岁的联想回头看,尽是18岁的影子( 二 )
就好像提起PC , 想到的总会是联想、惠普、戴尔、苹果这些第一梯队的品牌 , 别的品牌不是没有选择与露出 , 但在大多数用户第一印象里就是这些 。 联想在享受着PC梯队红利的同时 , 也深陷在手机梯队红利的困扰之中 。
除此之外 , 联想手机的发展也有一种被动防守的意味 。
在自行车比赛中有一个专业术语叫做破风效应 , 它指的是自行车等在运行时 , 由于前面的空气被压缩 , 两侧表面与空气的摩擦 , 以及尾部后面的空间成为部分弱阻力空间 。 而一个成熟的自行车车队就是有着“破风手”来保护队友 , 为队友节省体力 , 开辟道路 。
在手机领域中也是如此 , 比如提到苹果最先称赞于其强大的IOS生态体系与创造力 , 提到小米会想到性价比这个词 , 这都是这些企业初期发展时仰仗的“破风手” , 在这个品牌力影响下 , 用户的第一感觉被打通 , 之后再进行别的领域的手机机型发展阻碍就小得多 。
但是在联想智能手机的发展中 , 没有哪一款手机成为了现象级的代名词 , 成为某个智能手机垂直领域的冠军 , 它所展现的更多地是被动防守的意味 。
这也让联想手机的发展陷入一种被动的“军备竞赛” , 别人有的我也要有 , 虽然各个领域的手机大多都有所涉猎 , 但都并未拿下移动互联网时代智能手机的独家地盘 。
就比如今年7月份发布的“拯救者”系列手机 , 扎根的是游戏手机市场 , 而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 , 游戏手机市场早已经品牌满目 , 黑鲨、华硕等游戏手机竞品数量高达36家 。 自己拯救者的865plus、144Hz屏幕等要素 , 同期发布的华硕ROG3代同样具备 , 还是没有核心竞争力 。
联想需要更多的“联想”
其实联想自身的品牌影响力既是一种优势也是一种劣势 , 优势的背书让联想手机可以不断地“试错”与发展 , 劣势的一点也在于PC业务过于耀眼 , 让手机业务的火光相形见绌 。
而且太过强大的背书往往也会带有一种路径依赖 , 因为他们在别的领域的成功经验就是如此 , 自然而然会根据固有的成功经验辐射到其他领域 , 这也是为何很多巨头在跨领域扩张时 , 往往会选择自立新品牌或者收购其他企业的原因 。
也因此联想手机给人的感觉就像一个家资颇丰的富家阔少 , 在面对一众竞争者中有着殷实的底层建筑 , 但可惜的是家族里的年轻业务只是一般 , 达不到自己祖辈那样的统治力度 , 固守有余、创新不足 。
就连联想集团如今的掌门人杨元庆也表示过:“联想发展36年 , 有很多所谓的高光时刻 , 但更多的是艰苦奋斗 , 真正一帆风顺、高歌猛进的时间总体不超过10年 。 ”
其实对于联想来说 , 如今在手机业务上还未能充分发挥着巨头的生态效率优势 。
对于互联网巨头来说 , 它们并不追求全部领域的全面盈利 , 而是将业务分割成流量业务与变现业务 , 像亚马逊、阿里、美团 , 并不是所有业务都盈利 , 但整体上达到生态生产效率的提升 。
互联网巨头的思路是让拥有强战略意图的业务作为营收重点 , 借此把其他业务当作流量业务去做 , 扩大品牌的影响力;让有着强生态体系业务当做宣发核心 , 借此把其他业务作为变现业务去做 。
而联想在PC方面的营收能力充足且殷实 , 根据11月初联想集团发布的第二财季业绩报告显示 , 联想单季营业额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 , 达到1005亿人民币 , 同比增长7.4% 。 税前利润达到32.6亿人民币 , 同比增长51.7% 。 净利润达到21.5亿人民币 , 同比增长53.4% 。
也就意味着联想有着充足的造血能力去反哺其他领域的发展 , 但纵观近些年联想业务方面的拓展 , 除了投资领域的花样繁多外 , 自身业务的发展更多地都在专注于硬件方面 , 并未在软件与服务方面有太多倾斜 。
联想软件方面为大众用户所熟知的只有“乐”系列的乐商店、乐安全等 , 但安卓系统市场不像苹果系统那样 , 其同质化的基础应用众多 。 几乎每个品牌的手机都有着自身的基础应用体系 , 包括像应用商店、日历等系统自带的APP产品 , 这是使得在这方面的软件研发投入只是跟上大部队而并非创新 。
- 不用再被嘲笑照片是拿座机拍的 联想乐檬K12像素“超6”
- 2020年NAS首选,超高速读写备份,联想个人云存储A1体验
- Q3 PC全球出货量创新高 同比增长15%的竟不是联想/惠普
- 联想索赔530万,常程生“米”能否煮成熟饭,雷军才是关键
- 联想YOGA家族新品即将来袭!心动就要有行动
- 华为领跑小米紧跟!成立36年的联想,怎么突然就“掉队”了?
- 首款龙芯3A4000笔记本诞生!联想措手不及,华为也没想到
- 三季度全球PC出货量创历史新高:联想、苹果成直接受益者
- 造谣成本太低再传荣耀被卖,五大厂商接盘,联想躺枪又成吐槽对象
- 小米左右为难,常程和联想恩怨进一步加深,雷军真的用错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