胭脂,古称“阏氏”,它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是由商末燕地的妇女用红蓝花发明的,二是胭脂原产于西北匈奴控制的焉支山。当时的匈奴皇后,常以阏氏妆脸,因此,阏氏成为匈奴皇后的代称。丝绸之路开通之后,西域的胭脂成为中原妇女化妆的必需品。
文章插图
唐朝王焘的《外台秘要》,记载了口脂的制作方法:“《千金翼》口脂方:熟朱二两 紫草末五两 丁香二两,末麝香一两,上四味,以甲煎和为膏,盛于匣内,即是甲煎口脂,如无甲煎即名唇脂,非口脂也。”这种口红是无色的,作用类似于今天的润唇膏,这与当时干燥的气候有关。
与现在不同,唐朝的男人也用口脂。诗人刘禹锡在《为李中丞谢赐紫雪面脂等表》云:“奉宣圣旨赐臣紫雪、红雪、面脂、口脂一合,澡豆一袋。”另一位诗人白居易《腊日谢恩赐口蜡状》也提到:“今日蒙恩,赐臣等前件口蜡及红雪、澡豆等。”看来唐朝皇帝赏赐大臣口脂,是习以为常的事了。
文章插图
面膜
在古代贵族妇女中,还流行敷面膜。唐朝的太平公主就是位面膜达人。她命人在农历三月采集桃花,阴干研磨,配合七月的乌骨鸡血调和成膏状,据说这种面膜有美白皮肤的效果。
此外,唐玄宗的宠妃杨玉环常用的太真红玉膏,也是一种面膜,它是以鲜杏仁、轻粉、滑石粉为主料,辅以冰片、麝香,用蛋清调制而成。杨玉环在每天早晨盥洗之后使用,能让她的肤色始终保持红润光泽。两种面膜成份不同,效果却是类似的。
文章插图
花钿
除此以外,还有一种如今不常见的化妆品。花钿是古代妇女贴在额头的花饰。花钿的颜色有红、绿和黄三种,以红色最多,采用金箔、纸、鱼腮骨、鲥鳞、茶油花饼等材质。花钿的形状有梅花、鸟、鱼、鸭等,新颖别致,楚楚动人。
花钿的出现纯属偶然,南朝宋武帝刘裕的女儿寿阳公主“人日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额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经三日洗之乃落,宫女奇其异,竞效之。”因此,花钿又被叫做“梅花妆”或“寿阳妆”,在隋唐时期风行一时。
北宋陶谷所著《潸异录》上,记录了一件趣事:“后唐宫人或网获蜻蜓,爱其翠薄,遂以描金笔涂翅,作小折枝花子。”爱美的后唐宫女用网捕捉蜻蜓,剪下它的翅膀做成花钿,真是脑洞大开,不拘一格。
贴花钿用的是呵胶,据说是用鱼瞟制成的,呵气成胶,粘性十足,效果相当于现在的不干胶,不过伦家是纯天然的。在著名的《木兰词》中,有“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说的就是这档子事。卸妆时,用热水一敷,就能揭下花钿,方便实用。
文章插图
古代和现代的化妆品做对比,就会发现古代化妆品种类丰富,颜色各异,照样能把女神打扮得美美哒。与现代的化妆品不同,古代的化妆品大都采用纯天然材质,绿色环保无污染,应该点个大大的赞。无论是古代,还是如今,有一点未曾改变,那就是人人都有一颗爱美的心。
文:计白当黑
参考资料:《楚辞?大招》《齐民要术》《隋遗录》《外台秘要》《潸异录》
【 古代|古代女神都用什么“化妆品”?与现代相比毫不逊色】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中国古代史上价值连城的5件国宝,若有幸得到一件,便可富甲天下
- 三种吉祥鸟的画法分享
- 5本超经典的古代言情文少女眉若远山,琼鼻樱唇,桃腮雪肤
- 架子床是最科学的床,其体现了古代文化与古人的智慧
- 古代银票就一张纸,为何没人造假?不是古人不想,而是不能!
- 古代科举经历1300多年,六首状元仅有两位,他们谁更厉害
- 古代名妓出场费有多高陈圆圆66万,此女让如今明星为之汗颜
- 古代人可以对圣旨造假吗?答案当然是不行,这第一个字就造不出来
- 魔道祖师法器成精什么体验陈情是大变态,紫电还是高冷女神!
- 古代科举状元的书法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