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黄丸分9种,3种补阳,6种补阴,补肾阴还是补肾阳要分清( 二 )


因为这个方有八味药 , 后人又叫做八味肾气丸 。
但是你也不要认为八味肾气丸就是肾气丸 , 后人把张仲景的肾气丸改得面目全非 , 改来改去却不知道 , 其实都是在画蛇添足 。
不论后人怎么改 , 有2个最关键的点 , 不得不说 。
第一个改动就是地黄 , 经方用干地黄 , 后人用熟地 。
生地和熟地之间有什么区别呢?
最主要有2个区别:
第一 , 生地偏凉 , 熟地偏温 。
第二 , 生地可通可补 , 熟地纯补无泻 。
所以呢 , 后人把生地改为熟地后 , 方子更温热了 , 把通補兼施变成纯补无泻 , 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吃了就更容易上火 。
另一个改动就是桂枝 , 经方里用桂枝 , 后人用肉桂 。
桂枝和肉桂有什么区别?最大的区别就是:桂枝是一个发散全身阳气的药 , 而肉桂是一个引火归元的药 。
医圣的意思 , 把肾中阳气的灯芯点燃了 , 然后把这股能量发散到全身去 。
后人的理解是 , 要把全身的热能收藏到肾水里面去 。
如果你问我 , 到底谁更高明?当然是张仲景的思想智慧 ,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 无人能超越 。
很遗憾 , 我们现在去药店买肾气丸类中成药 , 已经没有医圣张仲景原版的肾气丸 。
跟肾气丸原方一模一样的中成药已经没有 , 我们只能买到后人改动过的中成药 。
来简单理解下“肾气丸”的奇妙之处吧 。
让油灯变亮的第1步:给油灯添油 。 肾气丸里给油灯添油的三味药:干地黄、山药、山茱萸 。
地黄补肾阴 , 山药补脾阴 , 山茱萸补肝阴 , 这三味药把肝脾肾的阴分物质全部补了个遍 。
让油灯变亮的第2步:把灯芯上面的污垢去掉 。 肾气丸里去污垢的三味药:茯苓 , 丹皮 , 泽泻 。
茯苓祛脾湿 , 丹皮祛肝热 , 泽泻祛肾浊 , 这三味药把肝脾肾的垃圾浊物排了个遍 。
很多很多的医生 , 只知道给身体补 , 却不知道给身体排 , 说这样的医生是庸医 , 一点也不为过 。 真正的中医一定懂得补泻兼施的道理 , 只有一边补一边排 , 才能推陈出新 , 才是真正的扶正祛邪 。
让油灯变亮的第3步:把灯芯拨粗一点 。 肾气丸里有2味药相当于用来点火的 , 那便是:桂枝和附子 。
这2味药是整个方子的画龙点睛之笔 , 如果没有这2味药 , 就好比油灯里只有油没有火 。
如果油灯只有油没有火 , 那油灯就是一盏不会发光发热的灯 , 就是一盏没有生命力的灯 。
加上这桂枝和附子一点火 , 桂枝走心 , 附子走肾 , 把心肾这2个能量开关一打开 , 身体的阳气就源源不断激发出来了 。
一、桂附地黄丸
桂附地黄丸是跟经方肾气丸最接近的一个中成药 , 他们都是八味药组成 。
桂附地黄丸和肾气丸最大的区别 , 就是刚刚我说的:把干地黄改成了熟地 , 把桂枝改成了肉桂 。
桂附地黄丸是咱们目前补肾阳最基础的中成药 , 如果是一般性肾阳虚 , 比如怕冷 , 腰冷膝盖冷 , 尿多容易渴 , 喝水也不解渴等这些肾阳虚的基础症状 , 用桂附地黄丸仍然是最好的选择 。
二、济生(加味)肾气丸
济生肾气丸是出自《济生方》 , 又叫做“加味肾气丸” 。 是在桂附地黄丸的基础上加了2味药 , 分别加了川牛膝和车前子 。
这牛膝和车前子都是引水下行的药 , 加这2味药的主要目的是把下焦多余的水排出来 , 针对肾阳虚导致腿部水肿浮肿的人最为合适 。
肾阳虚到一定程度会出现腿部浮肿的 , 这是什么道理呢?
其实很简单 , 因为水要温度才能蒸发气化 , 如果肾里阳气温度不够了 , 就不能把水变成水汽蒸腾到全身 , 身体的水不能汽化 , 就只能往低处流了 , 水流到腿上就成了水肿了 。
所以呢 , 济生肾气丸针对不能汽化的水 , 特别加了牛膝和车前子来增强排废水的作用 。
三、金匮肾气丸
金匮肾气丸是跟济生肾气丸非常接近的药 , 药物组成基本一样 , 只有2个药有差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