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歌我可以听,你不可以”混圈的人为什么排外?|Soul星观察:他们只是需要优越感( 二 )
今天我们讨论的 , 便是排挤行为背后的——优越感 。
本文插图
社会心理学家 Festinger认为:我们在与他人的社会比较中认识自我 , 并且这个过程会带给我们丰富的情绪体验 。 当我们与比自己优秀的人做比较时 , 会感到焦虑甚至自卑 , 而当我们与比自己差劲的人做比较时 , 会获得自信和满足 。
于是有些人就会选择否定甚至贬低他人(不管从事实角度上看他人是否比自己优秀) , 具体手段可体现为不让他人做自己圈层相符的行为 。 从各种小事及细节上加强他人“低人一等”的错觉 。
比如以前某些地区不让女人和老人上桌吃饭 , 比如有些男生只让女朋友打辅助或者当移动背包 , 比如喜欢小众文化的人经常排挤新的“入圈者” , 他们害怕文化变得大众 , 而让自己失去了“特立独行” 。
施害者通过这些行为让自己重新获得优越感 , 以及一种控制的快感 。
这种人格 , 我们往往认为他的内心深处是不自信并且自私的 , 他们为了建立自己的优越感不惜做出伤害他人或损害他人利益的举动 。
未成年人相较于成年人 , 思想三观尚未成熟 , 会更容易不考虑后果去伤害他人 。
所以我们能看见很多校园霸凌的霸凌者 , 在多年后想不起或者是自己都无法理解自己当年为什么做出这种事情 。
受害者也会长大 , 但曾经遭受的这种创伤 , 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自行愈合 。
本文插图
03我们该怎么做
我们常说被欺凌者可以做以下四步:
1)认识到自己正在遭受不公平的对待 。 意识到不管出于何因 , 排挤欺凌都是一种错误的行为 , 阻止自我产生更多的自责和耻辱感 。
2)重建自信 。 去结识别的社交圈 , 或者让自己变得更优秀 , 并反复给自己这种心理暗示 。
3)向信任的家人、朋友寻求帮助 。
4)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
但对正在经历欺凌排挤的人来说 , 她们可能很难实施以上的任何一步 。
她们需要的 , 是更多可以与欺凌相抗衡的信心 。
在排挤事件中 , 所有人的角色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六种:欺凌者、协助者、起哄者、受害者、局外人、抵抗者 。
其中局外人在面对欺凌行为发生时可能会选择回避、直接走开 。 但他们是欺凌事件中变数最大的角色 , 如果他们能够改变对于反抗欺凌的负性预期 , 那么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
如果你是正在目睹排挤的局外人 , 或许你可以尝试加入到反对欺凌的队伍中 。
我们可以勇敢而大声的告诉受害者 。
你不是单独的个体 , 你还有我们 。
【今日话题】
你自己或者身边有人经历过排挤吗?
你是怎么想的?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这首歌我可以听,你不可以”混圈的人为什么排外?|Soul星观察:他们只是需要优越感】专注时下年轻人 情感 | 社交 | 心理 话题
- “作为对象,我可以允许他不爱我,却不能允许他有了别人”
- 没一件东西可以永恒不变
- 失业工作不好找?推荐几个在家可以做的工,不用露脸又养家
- 你,是不是爱上了不该爱的人?可以用这3个方法自我检测
- 婚姻过得不好,离婚不是唯一的出路,可以试着这样处理
- 其实,你心心念念的人,没那么在乎你
- 这两个情感行为,可以看懂对方是真心还是套路
- 爱情也可以很甜蜜的,送给你一些唯美的文艺情话,愿美好与你相伴
- 判断一个人是否可以交往,关键就看这五点
- 遇到问题别老想着离婚,这些办法可以试试,三位幸福女人的自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