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唐朝以后 , 中国历史进入游牧部族的兴盛期 , 辽国、金国、西夏、元朝轮番登场 , 占据中原北方地区将近五百年 , 长城已经完全形同虚设 。公元1368年 , 朱元璋发起了对元朝的最后一战 , 派遣大将徐达、常遇春 , 带领大军北伐中原 , 杀奔元朝国都大都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曾经所向无敌的元朝骑兵 , 此时已经到了残灯末庙 , 士气低落 , 兵无战心 , 在明朝大军的攻击下一溃千里 , 徐达和常遇春基本没打过什么像样的大战 , 就攻克了元大都 , 横行欧亚大陆的草原帝国 , 至此黯然退出中原 。
朱元璋推翻元朝 , 使得游牧部族势力重新退回到长城以外 , 华夏南北重归一统 。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 , 他费尽九牛二虎之力“驱除鞑虏” , 老百姓貌似不怎么领情 , 对元朝不无思念之心 。
元朝的立国之本是依靠强大的武力 , 当年在统一战争中 , 元军的弯弓和马刀 , 沾满了征服之地人民的血泪 。元军大将张弘范渡江南下时 , 曾经写过一首有名的诗:“磨剑剑石石鼎裂 , 饮马长江江水竭 。我军百万战袍红 , 尽是江南儿女血”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他的本意想炫耀一下元朝兵威之盛 , 但也从侧面印证了元朝对占领区百姓的杀戮之惨 。那么问题来了 , 既然元朝军队对百姓如此残暴 , 朱元璋建立元朝后 , 老百姓怎么反而会想念元朝?
说老百姓想念元朝 , 并非是信口雌黄 , 而是铁证如山 。有诸多历史记载为证 。
元末明初文人叶子奇的著作《草木子》记载 , “元朝自世祖之后 , 天下治平者六七十年 , 轻刑薄赋 , 兵革罕用 , 生者有养 , 死者有葬 , 行旅万里 , 宿泊如家 , 诚所谓盛也” 。“七八十年中 , 老稚不曾闻斩戮” , “可谓胜残去杀 , 黎元在海涵春育中矣” , 对元朝的思念之情跃然纸上 。叶子奇一生都是个寂寂无闻的底层读书人 , 没有得到过元朝皇帝半点恩惠 , 自然犯不上昧着良心给元朝贴金 。
明朝人李开先在著作《西野春游词序》中 , 回忆起元朝当年百姓生活状况 , “元不戍边 , 赋税轻而衣食足 , 衣食足而歌咏作” , 对元朝颇有难忘之情 。《纪文·上大司农陈素庵书》记载 , “江南号为殷富 , 宋时亩税一斗;元有天下 , 令田税无过亩三升 , 吴民大乐业” , 元朝赋税比南宋和明朝都要少得多 , “盖吴中之民 , 皆乐于元 , 而困于明” , 江南百姓甚至觉得明朝还不如元朝好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连朱元璋在《明太祖宝训》中都承认 , “元主中国 , 殆将百年 , 其初君臣朴厚 , 政事简略 , 与民休息 , 时号小康” 。甚至到了元朝灭亡两百多年后的明朝末年 , 明朝文人谈迁想起元朝仍然无限神往:“其时赋税甚轻 , 徭役极省” , 对元朝念念不忘 。史学家钱穆都为此慨叹:“明朝诸臣士民不忘胡元 , 真属不可思议之尤矣” 。
元朝到底哪里好?为什么能让明朝百姓念念不忘?从上述记载可以看出 , 有两个原因 。一是元朝实行轻薄徭役之国策 。如《万历野获编》记载 , “乾元取民最轻” 。元朝实行农业牧业商业并重 , 加之疆域广大 , 达到两千万平方公里 , 各地只要缴纳一点赋税 , 涓涓细流归大海 , 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历代王朝视之为赋税重地的中原、江南农耕区 , 元朝对之依赖程度并不高 , 只需征收很低赋税即可 。
- 明朝|两顿饭天壤之别,吃出了朝堂党争的源头,最终促使大明逐步败亡
- 知行合一|儒家思想绵延千年,在明朝出现新的变化——王阳明重新阐释儒学
- 明朝|安徽有一座明朝古桥,至今在使用,建者是一寡妇,却被皇帝剥皮
- 明朝|当初崇祯吊死的那棵歪脖子树,300多年过去,那棵树现在还在吗
- 明朝|明朝朱元璋文字狱很少被人提,清朝乾隆文字狱为何总是被人诟病?
- 明朝|如果不是办了亡国之君崇祯的后事历史根本不会留下赵一桂的名字
- 元朝|黄金之国是哪个国家?马可波罗描述中国?东方见闻录作者是谁?
- 明朝|从草根到帝王,看明朝朱元璋关于“稳固政权”的那点事儿
- 高明|张良与陈平究竟谁更高明,到底是谁更胜一筹?为什么?
- 唐王的故事|少林的十三棍僧,真的救过唐王李世民吗,事实究竟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