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唐朝在总结隋亡的教训中,认识到了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君不受谏”

唐朝在总结隋亡的教训中 , 认识到隋失天下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君不受谏” 。于是唐高祖在621年下教 , 置谏议大夫四员 , 作为专职谏净官员 。唐太宗更是注意发挥谏官的作用 , 规定“今后中书、门下及三品以上入阁 , 必遗谏官随之” , 以便“有失辄谏” , 并诏称:“每宰相入内平章大计 , 必使谏官随入 , 与闻政事” 。
要求谏官对国家政策、法令及人事等事宜 , 如认为不妥 , 应当劝谏 , 甚至对皇帝的言行 , 也可进行规谏 。这样 , 太宗时以法定的形式正式确立了谏官系统的监察职能 。太宗时的谏官组织隶于门下省 , 有谏议大夫四人 , 又有散骑常侍 。武则天执政后 , 对谏净制度作了较大规模的改进 。
隋唐|唐朝在总结隋亡的教训中,认识到了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君不受谏”】首先 , 加置左、右补阙和左、右拾遗各二员 , 大大增加了谏官人数 , 并注重其人选 , 有利于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但后来 , 不断增补员数 , 以致时人有“补阙连车载 , 拾遗平斗量”的辛辣讽刺 。其次 , 改谏官由门下一省统辖为门下、中书二省分隶 , 以左补阙、左拾遗隶门下省 , 右补阙、右拾遗隶中书省 , 目的在于使二省互相监察 。第三 , 建立瓯使制 。武则天命造四只铜瓯 , 涂上四种不同颜色 , 并分置四方 。
隋唐|唐朝在总结隋亡的教训中,认识到了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君不受谏”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以青愿置东方 , 称延恩匾 , 以受养民劝农之事;以丹瓯置南方 , 称招谏题 , 以受谏论时政之书;以素瓯置西方 , 称申冤颐 , 以受陈冤诉屈之状;以玄瓯置北方 , 称通玄颐 , 以受举报告密之状 。以谏议大夫、补阙、拾遗各一人为知颐使 , 并以御史中丞、侍御史一人充理匾使 。其后四愿又合为一颐 。这些改革 , 使谏官系统更加完善起来 。
谏官行使监察权 , 主要是针砭时弊 , 既可就具体问题向皇帝提出意见 , 也可以直接陈述宰相政事的得失 , 至于对朝廷百官的监督则更是理所当然 。谏官的监察方式 , 一是“廷议” , 即对皇帝当面谏议;二是“上封” , 即以书面形式 , 上书陈述时政得失 , 官员善恶 。其中 , 面折廷争 , 当面指出君主错误的例子 , 在唐代举不胜数 , 唐太宗与魏征之间的纳谏与善谏 , 就是史书赞不绝口的谏净典范 。
进入宋代 , 谏官系统继续变化 。宋仁宗明道年间 , 陈执中为谏官 , 屡请置院 , 遂在唐制谏官的基础上 , 于门下省设立谏院 , 是为单独设院之始 。其长官称知谏院事 , 以司谏、右言充任 。神宗元年改制 , 以左、右谏议大夫为谏院长官 , 左隶门下省 , 右隶尚书省 。南宋高宗建炎三年重置谏院为独立机构 , 而后成为门下省的下属机构 。谏院的设置 , 标志着中央监察制度得到了新的发展 。
隋唐|唐朝在总结隋亡的教训中,认识到了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君不受谏”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宋代监察机构是实行台谏制度 。除谏院以外 , 继续沿袭唐制 , 建立御史台 。以御史大夫为长官 , 但并无实任 , 只是加官 。而以御史中丞为实际上的台长 。下仍分台院、殿院和察院 , 侍御史隶台院 , 殿中侍御史隶殿院 , 监察御史隶察院 。宋以前台官和谏官职责分明 , 御史主弹纠违失 , 肃正纪纲 , 监督官吏;谏官掌规谏讽谕 , 献可替否 , 主要是监督君主的 。宋朝则台官、谏官事权相混 , 开台谏合一之端 。
主要是缘于谏官的谏静对象由皇帝转向大臣 , 其主要职掌已不是规谏帝王 , 而是检举揭发臣下的不法行为 , 这实际代行了御史台的职责;同时 , 又因为御史权力扩大 , 并有规谏之责 , 于是台谏的界限也就逐步模糊了 。宋代台谏官与唐代不同的地方还在于他们必须由皇帝亲自任命 , 剥夺了宰相的荐举权 , 故凡宰相所荐举的官员及宰相亲故皆不得为御史 , 以保证御史对皇帝效忠的独立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