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父|为何在武侠小说中,总有师父被徒弟暗算?

在武侠小说中,双方进行武艺较量时,使用暗器、暗算等通常被视为不守江湖规矩,而“暗算师父”则更是触犯人伦道德底线的大忌,被视为武林败类,人人可诛杀的魔头。从平江不肖生、白羽到梁羽生,他们突出表现了武林中人因生存而发生的拜师暗算谋杀,对为师之道、师徒关系进行了时代反思。
 师父|为何在武侠小说中,总有师父被徒弟暗算?
文章插图
在他们的武侠世界中,对师父的“暗算”模式有三种:徒弟外出言行不慎、后果由师父买单;借“拜师”之名杀害师父以除掉江湖对手;帮派内斗,谋害争权。01 第一种情况下,往往是武艺平平的徒弟,不分场合地评论他派武功,引发仇隙,师父遭暗算。
 师父|为何在武侠小说中,总有师父被徒弟暗算?
文章插图
以嘲讽揭露武林社会黑幕著称的白羽,他写江湖朋友欢聚,当霹雳手童冠英说要访少年英雄,广收桃李的老英雄殷怀亮自夸收了二百三十四个弟子,倡扬武术传世时,大侠铁莲子却笑称没那耐性:“我二师伯邵星垣为人谦退,武功虽窥堂奥,绝不以技功骄人自炫我二师伯既然精研五行拳,对门徒们说话,自然要讲究到本派的奥妙,又免不得拿来和别家拳术比较。这本是门内师徒授受之言。内中就有的徒弟们,把这些话在外面抖露出来;说是什么五行拳乃是武林绝技,练好了能够怎样怎样也不过是些私话,就有两三个徒弟,在外卖狂。”显然这只是师父的职业病,意在比较中尽快提升徒弟武功素质,就教授方法言无可厚非。但师门内特定语境中的真诚传授,可能带来涉世未深、或性情骄狂、愚痴的弟子在外边泄露,弟子胡吹,惹出一位少林派能手怀忿来访,以请教之名使计下重手伤了邵星垣。
 师父|为何在武侠小说中,总有师父被徒弟暗算?
文章插图
得计后那人狂笑而去,后才知是第十七个门徒过于招摇、又对人爽约并暗算而惹祸,受内伤后二师伯寒心地嘱咐“千万不要胡乱收徒”,而后愧恨而死。师父惨遭“暗算”,也是门派林立的江湖中,这又是适者生存崇尚武功的武侠世界无法摆脱的文化宿命。02 其次,帮派之间,假借“师徒”情谊,实施“暗算”。临时请教可能有诈,那么从容郑重地登门投师又如何呢?白羽在《十二金钱镖》中写铁莲子柳兆鸿留有心理创伤,当年他为女择婿,被仇人谈九峰秘遣弟子呼延生,诈入柳门。呼延生好学,颇得柳老欢心,凶险中幸亏呼延生暗恋柳叶青,柳家父女才幸免暗算,但险将他招为赘婿,“柳老所受打击很大”,担心遭遇友人骆祥麟的悲剧。骆老新招弟子就有个做大案的贼,身怀精深武艺混在门下装傻,骆老心生疑窦,也不点破:“他明明有很好的武艺,却假装初学,可是一伸手,一立足。处处露出破绽。是真不能假,是假不能真,至少这祝绍熊也有七、八年的功夫;他不该自说是初入门径,引起了人们的疑心。骆老教别人,他要偷看;骆老教他,他每每的提出拳学上许多精微疑难的窍要,请骆老给他解说。有时候他问的拳经疑义,连骆老也答不出”应该说,骆老的处理方式合乎江湖规矩,宽厚,但假徒弟久之却心生怨怼,实施一系列谋算。竟私下从别的弟子口中套出底细,潜入骆老家乡将一本拳剑谱和外科秘药,全部盗走。对此弹指神通华凤楼颇有感慨:“收徒可不是小事,一点也大意不得。当初骆老只要小心一点,也不至于受这祝某的害”
 师父|为何在武侠小说中,总有师父被徒弟暗算?
文章插图
白羽更深切地透视出求贤徒与免收恶徒的生存意义:为师者及其身家性命需要自我保护,可能不求哺育良徒之功,但求别遭恶徒伤害之祸,以至危及门派生存根本。在民国武侠小说开创期,作家们曾多层次对拜师学艺过程中,显现的“暴民心理”进行深刻揭示。白羽则借助这一角度书写出固有人性及内在道德责任的缺失,对于那些不良之徒损人利己活动的复杂性描写,对于国民性、武侠亚文化进一步反思。03 对师父实施暗算的最后一个模式,起因是帮派内斗,借助“讨教武艺”剔除竞争对手。以白羽创作垂范的梁羽生,早期《龙虎斗京华》第十回进一步展演了教训的惨烈。说太极名家柳剑吟来京,义和团首领王虎子待如贵宾,头目们经常缠他指点一二。而谨守太极丁“武林团结”师训的柳剑吟,不吝传授,不料有几个头目称久仰太极掌,求他比试。第三人自称五行拳武师桑镜桐弟子:“求老师父将架式特别放慢,以便弟子得窥奥妙。”至第二十二式“斜飞势”,中路门户大开,那家伙装得凝神静听:忽然说道:“果真这样厉害?不见得!”猛地右掌下沉疾如星火地就朝柳剑吟的胸膛猛击!随即急脚尖点地,使个“金鲤穿波”,倒窜出一丈开外。要奔出房子!这人哪里是什么五行拳弟子?他竟是专门练就的铁砂掌功夫,十几年来就专学一技,功夫甚深,已到骈掌能洞穿牛腹的地步。但若在平时。柳剑吟绝不能叫他击中,就是击中,有了防备,也无大害,偏偏柳剑吟以为这是“合手”,毫不警戒,就这样地给他重重击了一掌!”柳剑吟内脏被铁砂掌震伤,他仍捏敌脉门将其头颅击碎。了结几个凶徒,厉声留下遗言:暗害的凶徒是自己人。你可得提醒原来是团伙内“扶清派”唆使。柳剑吟的一厢情愿,被证明是导致受害的主因。一个严峻的问题被提出:柳剑吟的师训,是否合理?是否值得遵循?白羽笔下“二叔”的遭遇构成一个悖论:要么违背师训,要么冒着生命危险给不明底细的人传艺,这令人想起明清小说常见的“麝因香死”。身怀绝技的武林高手、前辈甚至有露在明处的风险,为高尚的“利他主义者”名望而牺牲。似乎其武技高深也必须具备更高的“武德”,在被不明身份晚辈求教的“道德高台”上随时敞开门户,受暗算几率再高也难设定保护他们的江湖规矩。民国武侠小说书写出与世俗社会结构相似的武林利益集团,为建立新秩序的惊险历程。因此,这使得“暗算师父”行为陷入两难处置境地,是违犯江湖与社会伦理的犯法,还是违犯社会道德暗算师父?可以说,暗算是在以非道德手段瓦解江湖中门派林立态势。04 武侠世界中师徒关系,显示出强烈的武侠文化悖论。一者,拜师学艺是江湖武学的传承之路,既有现实生存的需求,也有形而上的生命追求。二者,江湖汇聚了万千俗世,形成既自成体系又开放包容的复杂共同体。但师徒关系的伦理却制约着共同体中每一成员,使不良之徒的无耻与不道德,用“求教师父”冠冕堂皇来遮掩,并组成了师徒共同体生成的情感纽带、道德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