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诸葛亮的《前出师表》自说自话,没有考虑到后主刘禅的感受?

《前出师表》是从年轻时期就喜爱的作品,不仅反复读诵,还临写赵孟的行书帖,许多句子可以朗朗上口,故而对于作者诸葛亮的敬佩是出于至诚的。一句话可以概括,本人绝不是“亮黑”。
 诸葛亮|诸葛亮的《前出师表》自说自话,没有考虑到后主刘禅的感受?
文章插图
随着年龄的增长,在诵读作品的过程中逐渐会有一些思考,对这部著述于近两千年前的名作有了自己的一些分析和理解。
刘勰在《文心雕龙章表》里说:“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诸葛亮此表也是以“陈情”为主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他要表达的中心目的,行文甚或有抒情色彩,故千百年来感人至深。陆游曾诗赞道:“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文天祥的《正气歌》亦云:“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
如此来看,尽管作者是个好在树上挑虫的长嘴鸟,也似乎没有什么可以下嘴的理由和空间。但是,像诸葛亮这样的智者千虑,终有一失;像作者这样的愚者千虑,也终有一得,这也是作者斗胆发此小文的信心基础。
 诸葛亮|诸葛亮的《前出师表》自说自话,没有考虑到后主刘禅的感受?
文章插图
作者的考虑是,从诸葛亮的角度来说,上表皇帝,要表明北伐的必要性和自己亲自率军出征的赤胆忠心,事实上这部分他写得无可挑剔。但我们从现代人的角度来看,文章固然好得呱呱叫,只是“八字”的一撇,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是,这不是诗歌或散文,而是一篇有劝谏用意的公文,是要达到一定诉求的。就是说,皇帝看了这个表,是不是很受用很受启发,能不能愉快地接受您的谏议,体会到您披肝沥胆的忠心,是“八”字的一捺。
作者细读文章多遍,有一个不太乐观的判断,后主刘禅接到丞相诸葛亮的《出师表》,读完是会觉得很不舒服,很不痛快的,为什么这么说,这需要从三个方面来阐释:
一、提到先帝刘备的次数太多了,似乎在用爹压儿子?
首先需要给大家厘清一个事实,后主刘禅暗弱不假,但绝不像某些文学作品里描述的那样是个傻子,要是真傻,诸葛亮也没有必要点灯熬油地写这个《出师表》,反正他也看不懂,有什么话当面直说就是了。正史里的刘禅智力是正常的,至少也是个中人之资,比曹丕和孙权那样的人精当然是差点,但智商还是够用的。要不先帝刘备也不好意思夸赞他“气量甚大增修,过于所望”,诸葛亮也曾经赞扬后主“天资仁敏,爱德下士”,敢用一个“敏”字,也能说明,刘禅不是庸愚者辈。
 诸葛亮|诸葛亮的《前出师表》自说自话,没有考虑到后主刘禅的感受?
文章插图
进入正题。文章一开始就先把刘备抬了出来——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这开始部分对于刘禅来说,就有点硌得慌,他读后的直觉是,江山是爹打的,这些臣下也都是爹留下的,他们也都是看在爹的面子上才保卫他这个皇二代的,那他这个皇帝当得是不是有些无德无能呢?
 诸葛亮|诸葛亮的《前出师表》自说自话,没有考虑到后主刘禅的感受?
文章插图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话虽然说得委婉,但是很不中听,什么都是爹好儿子不好,“妄自菲薄,引喻失义,塞忠谏之路”,不是就直接说到“陛下”的脸上了吗?
接下来举了朝中的几个人,郭攸之、费祎、董允等,都是“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的,还有一位将军向宠,也是“先帝称之曰‘能’”的,似乎是不提“先帝”不说话,后文中也还在不断地提及,如:“以伤先帝之明”、“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以告先帝之灵”、“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诸葛亮|诸葛亮的《前出师表》自说自话,没有考虑到后主刘禅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