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京|什么是辽上京? 地球知识局( 二 )


 上京|什么是辽上京? 地球知识局
文章插图
吞并渤海国之后,契丹完成了统一东北和蒙古高原的历史任务。而后辽太宗耶律德光从后晋手中拿到了幽云十六州,大辽帝国版图基本形成。为了加强对庞大国土的控制,耶律德光将原本的都城,位于西拉木伦河流域的皇都更名为上京临潢府,在今辽宁省辽阳市修建了东京辽阳府,把幽州(今北京)更名为南京析津府。辽从后晋手中获得燕云十六州影响巨大这之后,中原政权对东北政权便失去了地理屏障战略上长期被动挨打▼
 上京|什么是辽上京? 地球知识局
文章插图
澶渊之盟后辽宋关系趋于稳定,为了方便两国交往,也为了加强草原和汉地的联系,辽圣宗又建立了中京大定府(今内蒙古宁城县)作为上京的陪都。又为了防御北宋和西夏国,建造了军事防备功能为主的西京大同府。这也就有了开头说道的五京组合五京有各自的地域和分工这一制度颇适合辽这样“一国多制”的政权▼
 上京|什么是辽上京? 地球知识局
文章插图
从耶律阿保机建上京城,到西京大同府建立历时126年,辽五京的格局终于形成。五座京城加强了辽统治集团对于其管理范围内的影响力,契丹、汉、奚、沙陀、靺鞨、高句丽等各个民族在辽五京内交流、融合,形成了新的民族“辽人”。辽宁实现了一种以前未曾实现的融合+分治模式并在中原文化和佛教的影响下逐渐汉化(辽宁-义县-奉国寺)(图片来自:味素/图虫创意)▼
 上京|什么是辽上京? 地球知识局
文章插图
繁华的临潢府和其他游牧民族一样,契丹人也有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习性。在辽建国之后,契丹皇族就开始了他们独特的行为——四时捺钵。捺钵是四季狩猎场所的皇帝行营,皇帝按照不同的季节返行余不同的捺钵狩猎游牧,震慑四方。“宫廷”是一个巨大的可移动性城市,它由帐篷组成,并由一长列牛拉四轮车来驮载。当然,这种统治中心到处迁徙的模式并非辽人独有而是游牧民族政权的一种通行统治方式(图片:shutterstock@vkilikov)▼
 上京|什么是辽上京? 地球知识局
文章插图
然而捺钵之地并不能跟五京重合,皇帝更多的是在捺钵处理政务,这就使得五京拥有以留守为首自成一体的官员体系,相比于首都更像是设置在帝国各个方面的直辖市。辽都城的存在方式与宋就大为不同了宋是建立大量的交通管道将资源集中在单个首都辽是实际统治中心可到处移动再设“五京”作为各个关键区域的“直辖市”▼
 上京|什么是辽上京? 地球知识局
文章插图
这其中,上京是辽王朝第一座京城,也是五京之中唯一位于契丹民族兴起之地的都城,见证了整个辽朝乃至契丹民族的兴衰荣辱,也是后人观察这个游牧王朝逐渐适应定居生活的历史标本。辽上京位于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林东镇南,城址位于群山环抱的辽阔的冲积平原上,东南有白音戈洛河萦绕,是契丹王族迭剌部的领地。该地原为荒野之地,耶律阿保机曾经在此射箭选址建立龙眉宫。神册三年(918)辽太祖在龙眉宫之地建城,作为辽国初期统治中心,这是契丹族在中国北方草原民建的第一座都城。位于巴林左旗的辽上京遗址辽上京遗址南边这条河流是否为白音戈洛河我们暂不确认,河道可能有较大变动(图片;googlemap)▼
 上京|什么是辽上京? 地球知识局
文章插图
辽灭渤海之后,领土得到了极大地扩张,经济有了新的发展,相比之下皇都城规模较小,已经不能适应管理全部领土的需要。所以太宗天显元年(926)在皇都兴建宫室,扩展城郭,后更名为上京,设立临潢府。辽上京平面略呈“日”字形,分为南北两城,北城是阿保机最初所建皇城,契丹统治者和贵族居住于此。南城是汉城,是汉族聚居的地方,有着密集的房舍与集市,沙里河从两城之间穿过。在上京周边还有为回鹘商人提供的特殊贸易区域,以及为外国使臣居住的馆驿。北边方方正正的是皇城南边的汉城则相对不规则形状(图片;googlemap)▼直到11世纪,辽上京还是五座京城中惟一的一座永久性都城,繁华、多样而包容。那时的上京城是辽王朝乃至欧亚草原上璀璨的城市。而王朝更迭,彻底改变了这座城市的命运。金政权在蒙古草原上的弱势,导致从此这座草原都城再没有成为过帝国的中心,并逐渐衰落成为一个边疆小镇,最后被人们所遗忘。最后在蒙古帝国的征服战争中被踏平成为牧场和坟场,整座城市被黄沙所掩埋。辽上京遗址鸟瞰(横屏观看)(图片:《考古揽胜-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60年重大考古发现》,文物出版社,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