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孩子的成长,都始于伤害自己最在意的人

【每个孩子的成长,都始于伤害自己最在意的人】
1
在不同年龄去读同样的一本书 , 真的是很奇妙的一件事儿 。
昨天抽空又翻了一遍《追风筝的人》 , 第一次看这本书的时候我十八岁 , 因为哈桑的际遇伤心 , 第二次看是大学毕业 , 对哈米尔的懦弱充满鄙夷 。
可奇怪的是 , 这一遍看完 , 却没了任何激烈的情绪 。 看到最后的最后 , 哈米尔为了救出哈桑的儿子险些丧命 , 赎罪似的说出那句哈桑曾经对他说过的“为你 , 千千万万遍” 。 居然只剩下了淡淡的惋惜 。
谁在年少不懂事的时候 , 没有伤害过自己最在意的人呢?也只有借由这残忍 , 才会懂得成长的重量 。
我把这句话敲在微信跟一个人的对话框里 , 但犹豫了很久 , 还是一个字一个字的删掉了它 。
她是我初中最好的朋友 , 或许如今提起应该加上一句“曾经” 。
住得近 , 聊得来 , 又是同桌 , 我们很快好的像是一个人 , 就连周末也要粘在一起 , 只要能找到我 , 也就找到了她 。
我们分享了几乎所有的秘密 , 她知道我喜欢的男孩是谁 , 知道我期中考试的时候给谁传了纸条 。 我知道她的妈妈在外地上班 , 她是跟奶奶 , 还有患有精神病的父亲生活在一起 。
这本是她严防死守的秘密 , 却因为在一次家长会上 , 她妈妈用巨大的嗓门跟老师诉苦而搞得众人皆知 。
我是负责接待家长的班干部 , 当她妈妈说完:
“我真的是不容易 , 老公精神不正常 , 每年都得住院 , 一家几口的开销都在我身上 , 平时也没时间管孩子 , 老师您多担待了”之后 。 我清楚的看到好几个家长脸上闪过一丝嫌弃 , 转过头去偷偷打听这个孩子是谁 。
2
那个时候的孩子 , 压根没有什么心理健康的概念 , “精神病“这三个字更像是一种调侃 , 被同龄人以最天真但也最残忍的恶意 , 冠在了她的头上 。
我也还记得那个下午 , 我推门进教室的时候 , 看到她孤零零的站在教室的一边 , 头发乱蓬蓬的 , 满脸的倔强 , 另一边是一大群同学 , 见我进来就七嘴八舌的告状:
“班长 , 你来评评理 , 我不就是说了一句精神病嘛 , 又没有指名道姓她就打人 , 你看 , 把我衣服都扯坏了 。 “
“你再说一句我还打你” , 她像只小豹子一样扑出来 , 想捍卫自己摇摇欲坠的尊严 。
“哎呦呦 , 精神病发神经了”,有调皮的男生夸张的模仿着她的动作 , “班长你还记得吧 , 她爸有精神病又不是我说的 , 是她妈亲口说的 , 对吧 , 谁知道会不会遗传 。 ”
许是为了息事宁人 , 许是因为那男孩的动作太搞笑 , 许是潜意识里 , 我也想在这种难堪的对峙中跟她划清界限 , 我居然也笑着点了点头 。
在我点头的那一瞬间 , 她的眼里分明有什么东西碎了 。
她并没有跟我绝交 , 但再跟我讲话的时候 , 眼里再也没有了闪闪亮亮的笑意与信任 , 取而代之的 , 是黑沉沉的失望 。
我试过很多法子 , 想重新点亮她眼里的小火苗 , 可直到我们考上不同的高中也没能如愿 。
因此我也永远无法忘记 , 她在看到我点头那一刻时的神情 。
原来我没有自己以为的那么无所谓 , 原来不是所有事都可以用打个哈哈 , 喂颗糖来抹平 , 原来失去一个朋友 , 是真的会疼 。
后来的后来 , 我们在一次同学聚会上重新碰了面 , 我向她道歉 , 而她用最官方的那种笑容宽慰我:
“一点小事儿 , 我都忘了 , 你也别介意” 。
她真的忘了吗?那眼底分明的距离和防备 , 清清楚楚的写着没有 。
没有 , 而且无法原谅 。
3
我跟另一位朋友聊起过类似的事 , 他的成长是因为一只猫 。
那只猫在他出生之前就已经是家庭成员之一 , 大概是因为“看着他长大”的缘故 , 那只猫对其他人都是一副高冷的样子 , 唯独对他异常温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