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明朝末期,动荡苦难的时代,革命的烽火在熊熊燃烧

文 | 小董
来源 | 史学嘉
天启时 , 黄河多次决堤 , 黄淮地区经常泛滥成灾 。据相关历史记载 , 崇祯元年(1628年)陕西灾区延安府大旱 , 许多人吃山间蓬草度命 , 蓬草吃尽吃树皮 , 树皮剥尽捆吃观音土 , 不几日腹胀下坠身疾而亡 。安塞县城 , 亦婴遍地 , 呱呱而啼 , 今日弃明日死 , 后日复有人弃 。崇祯二年(1629年) , 兵科左给事中刘燃建议 , 裁减部分驿站 , 将每年裁驿节省下的经费 , 充当军饷 。
明朝|明朝末期,动荡苦难的时代,革命的烽火在熊熊燃烧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崇祯十二年(1639年) , 兵部尚书杨嗣昌建议 , 在原征“辽饷”、“剿饷”之外 , 再加征“练饷" 。陕西省州县官 , 为催通钱粮及各种“加派” , 牌催差守 , 三令五申” , 逼得各地“人逃地荒" , “民穷彻骨” , “千里荒山 , 寂无人烟” , “满目荆榛 , 瓦砾四野” , 到处都呈现出一派荒凉图景 。明末大规模农民起义 , 早在天启初年就已正式拉开序幕 。
明朝|明朝末期,动荡苦难的时代,革命的烽火在熊熊燃烧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明政府派兵镇压 , 起义虽在半年内即遭失败 , 但白莲教群众一直坚持秘密斗争 , “一呼响应 , 百万成群” , 从未停止过反抗 。明统治者害怕运河再次被切断 , 特别在漕运咽喉之地一兖州 , 驻兵防守;护漕官兵 , 在所谓“伏莽窃发 , 岁岁见告”的情况下 , 提心吊胆 , 时刻处于紧张戒备状态 。庆阳、淳化、绥德、洛川延川等府 , 州、县 , 到处都有农民军兴起 。
明朝|明朝末期,动荡苦难的时代,革命的烽火在熊熊燃烧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崇祯二年(1629年)春 , 王二、王大梁分别在黄龙山区和略阳、汉阴跟明军作战 , 牺牲;王二的余部退进黄龙山苜蓿沟 , 王大梁的余部退往四川 , 以后都加入了别部农民军 。这时 , 陕西的农民革命斗争浪潮 , 滚滚向前 。一开始 , 农民军不仅拥有全副武装的精锐步兵 , 而且还拥有控弦带甲的精锐骑兵;起义的队伍打到哪里 , 就受到哪里的人民群众热烈欢迎 。各地的饥民 , 争先恐后参加革命 , 有的甚而连家带口 , 以米脂县为例 , 全县几乎十分之七的人都加入了农民军 。陕西地方高级官员 , 都被眼前这种天翻地覆的局势吓得惊慌失措 , 束手无策 。陕西巡抚胡廷宴和延绥巡抚岳和声彼此攻讦 , 互相推卸责任 。武之望忧惧成疾 , 惶恐自杀而死 。
明朝|明朝末期,动荡苦难的时代,革命的烽火在熊熊燃烧
明朝|明朝末期,动荡苦难的时代,革命的烽火在熊熊燃烧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消息哄传京师 , 举朝震惊 , 议论纷纭 。明政府派遣杨鹤继任三边总督 , 前来陕西 , 负责镇压农民军 。杨鹤到任后 , 采取“剿、抚并用 , 以剿行抚”的狡猾策略 , 对农民军软硬兼施 。所谓“剿、抚并用” , 用他自己的话讲 , 即“服则舍之 , 解散安插” , “聚则歼之 , 扫荡廓清”;所谓“以剿行抚” , 即“剿一处”、“抚一处”、“安插一处” , “善后之后 , 仍不废防剿” , 此之谓“真荡平” 。明统治者对付农民军的手段 , 自 始至终 , 总不外“剿、抚、困三法相机并用”
, 其最终目的无非为了“真荡平” , 彻底消灭农民军 。
明朝|明朝末期,动荡苦难的时代,革命的烽火在熊熊燃烧
文章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