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时代|荀子:读书治学,修身成人

_原标题:荀子:读书治学 , 修身成人
荀子 , 名况 , 是战国末年的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 , 世人尊称“荀卿” 。他继承并发展了儒家思想 , 同时融合了法家的思想 , 形成了独树一帜的理论成就 。其思想理论被后世编为《荀子》一书 。《劝学》是《荀子》一书的首篇 , 它论述了学习的必要性、方法、目的等 。荀子认为 , 人要通过终身学习去完善自身、善用自然的力量 , 最终达到“能定能应”的境界 。《劝学》提供的治学之道 , 值得我们品味和学习 。
先秦时代|荀子:读书治学,修身成人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先秦时代|荀子:读书治学,修身成人】终身学习的必要性
《劝学》开篇即提出明确的主张:“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将学习设置为全篇甚至全书的第一个问题 , 这与荀子的人性观紧密相关 。他认为 , 人的本性是“恶”的 , 必须通过学习来完善 。学习 , 也就成为人成就自己、利用自然界、造福于人的根本方法 。“学习 , 不可以停止” , 这是荀子治学之道的核心观点 。
荀子以一系列例子来说明持续学习的价值 。“青 , 取之于蓝 , 而青于蓝;冰 , 水为之 , 而寒于水 。”持续不断的学习 , 可以使一个资质普通的人突破原本的起点 。人们也从此便用“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比喻赞叹那些实现极大超越或比师长更优秀的人 。
“木直中绳 , 輮以为轮 , 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 , 不复挺者 , 輮使之然也 。”天然形态的木材 , 经过“輮”的加工 , 也可以成为形态合理、大有用处的工具 。同理 , 各种各样的人 , 经过学习 , 就可以真正进入和适应社会、发挥自身的潜能与才干 。荀子以比喻说明了学习对人的塑造作用 , 而后引出结论:“故木受绳则直 , 金就砺则利 ,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君子想要明智、清醒、行为没有过错 , 就要像木头、金属受到加工一样 , 广博地学习 , 并每天反思、觉察自己 。“终身学习”的主张 , 由此得到了明确的理由 。
以积累、聚焦为学习原则
“积土成山 , 风雨兴焉;积水成渊 , 蛟龙生焉;积善成德 , 而神明自得 , 圣心备焉 。”对荀子来说 , “积”是学习的根本原则 。“风雨”“蛟龙”“神明”“圣心” , 这些恢宏、瑰丽的意象与超越性的境界 , 都是从最平凡的“积”中得来的 。这里的学习其实已经超越了智识的增加 , 完善的是人的整体境界 。“故不积跬步 , 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 , 无以成江海 。”从“跬步”“小流”出发 , 人就可以达到千里之远的地方、成就江海的浩瀚与辽阔 。
积累固然是最重要的 , 但漫无目的会分散积累的力量 。只有用心专一 , 才能聚焦积累的力量 , 保障其方向 。所以 , 荀子提出学习的另一原则“用心一也” , 并以蚯蚓和螃蟹为例来说明该原则 。“蚓无爪牙之利 , 筋骨之强” , 却能“上食埃土 , 下饮黄泉” 。“蟹六跪而二螯” , 却“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 。蚯蚓与螃蟹虽然力量对比悬殊 , 但各自努力的成效却因“用心”而大不同 。哪怕再柔弱的人 , 聚焦自己的精神与力量 , 未必得不到好的结果 。用心专一 , 是每个学习者积累时必须注意的方向性原则 。
先秦时代|荀子:读书治学,修身成人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学习的具体环节和方式方法
那么具体而言 , 人应该如何学习呢?荀子给出了一系列答案 。
第一 , 研读经典 。学习最重要的内容便是研读经典 。在他看来 , 《诗》《书》等经典包含着天地间的学问、秩序与和谐 , 是天地大德最纯粹、最完全的显现 。在对经典的终身研读中 , 普通的士人自身也能渐渐转变为圣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