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新一轮信息技术剧变,我们该如何保卫隐私?

无处不在的大数据个人信息搜集、日益增多的人脸识别应用场景 , 还有无孔不入的购物广告精准推送……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都能更轻松地获取信息 , 但也比前人面临更多的隐私泄露风险 , 因为“你的手机比你还了解自己” 。
照此下去 , 未来人类隐私是否终将消亡?越来越多人对此感到担忧 , 英国公开大学历史系教授大卫·文森特却在研究了隐私历史后 , 予以明确否定 。
“从造纸术出现到电话、电报技术发明 , 再到如今的AI、人脸识别 , 隐私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话题和存在 , 不会因为某个新技术出现而消亡 。 ”译者梁余音强调 。 而当前人类之所以对隐私问题特别焦虑 , 是因为恰好身处新一轮信息技术剧变的时代旋涡之中 , 但却还在找寻个人信息和隐私保护之间的平衡新边界 。
说到隐私 , 可能很多人的第一反应 , 就是街头巷尾热衷闲谈的“八卦” 。 确实 , 隐私和“八卦”很像一对孪生姊妹 , 作家王安忆在《长恨歌》中就对市井流言有段很长、很细腻、很精妙的描写 。 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在《人类简史》中却为“八卦”正名 , 说它能其实是人类认知革命带来的一种能力 , “正是通过‘八卦’ , 人类才能充分了解自己部落中的关系状态 , 知道谁是可信可靠的 , 才能扩大规模 , 发展更紧密和复杂的合作方式” 。
大卫·文森特再《隐私简史》中仔细梳理了西方世界中世纪以来保存的文献记录 , 发现自古以来 , 人类就在为避免被人“八卦”而做各种努力 。 中世纪时 , 伦敦的中产阶级寡妇因为皮革商和鱼贩邻居能看到她家中的情况 , 而将对方诉诸法庭;在沃尔顿庄园 , 管家和佣人老喜欢背地里八卦爵士和夫人之间的矛盾 , “家中佣人和帮工的好奇心永远会对家庭造成威胁” 。 17世纪 , 英国乡间住宅开始修建走廊 , 仆人们不管来了多久 , 都要住在给下等人专门预备的地方 , 通过黑暗的楼梯进出 , “财富水平就成为对个人信息保护能力的先决条件 , 形成了隐私的硬约束” 。
互联网在21世纪快速兴起和发展后 , 以往人类为保护隐私采取的诸多办法似乎变得无效 。 隐私很容易被搬上网络 , 借助众多网友参与的“人肉搜索” , 会将其放大 , 甚至跨国界传播 。 陈冠希轰动一时的“艳照门”等事件多次发生后 , 公众普遍对隐私泄露产生警惕和恐慌 。
对此 , 大卫·文森特却非常淡定 。 他以一份研究美国青少年社交媒体用户焦虑来源等级的报告 , 指出如果青少年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的内容被泄露 , 他们最大的担忧不是来自国家机关或者跨国公司 , 而是来自妈妈 , 紧随其后的是老师和潜在雇主 。 “也就是说 , 隐私泄露是有指向性的 , 更在意泄露的内容被谁看到 。 ”梁余音进一步解释 。
她还提醒 , 现代社会隐私概念和对隐私权的捍卫虽然深入人心 , 但很多人也容易对隐私产生误解 , 尤其是隐私和个人信息两者有很多交叉 , 很容易混为一谈 。 “比如你的姓名、住址、性别、电话号码 , 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并不介意和别人共享 , 这些单体也不一定构成隐私 。 但民众普遍对这些个人信息泄露比较介意和敏感 , 主要是恐惧这些个人信息汇聚起来后被恶意利用 , 形成外界对你的详细了解 , 所以国家在这方面做了相关立法规定 , 明确个人隐私绝对受法律保护 。 ”
不过放眼历史上的隐私问题 , 其实这种情况在过往社会也一直存在 。 “前工业时代 , 人们无法到处迁徙 , 处于熟人社会 , 祖祖辈辈什么状况身边人难道不知道吗?当时如果有隐私泄露 , 程度不一定比现在轻 。 ”
如果说“人肉搜索”是隐私的被动泄露 ,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人脸识别等新技术的兴起 , 越来越多的商家开始主动出击 , 热衷于获取“用户画像” , 也就是借助新技术和计算手段 , 通过客户在互联网上留下的消费记录和个人信息 , 更加精准地捕捉用户的购买习惯 , 从而进行精准营销 。 知乎上就有网友发了个著名吐槽 , 说自己有一次因不满意某淘宝店家服务而给对方寄去殡葬用品泄愤 , 结果此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 , 每次他打开淘宝APP , 首页自动显示的全是各种殡葬用品推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