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锦城一中“机器人总动员”掀起一场科技“风暴”( 二 )


这一突发情况考验的可不只是操作问题 。 但参赛的女选手非常沉着地与评委沟通 , 提出机器失灵非主观造成 , 打开程序也是裁判示意可以进行的操作 , 一中没有违反任何规则 , 应当允许导入最新程序 。
最后裁判认可了选手的申诉 , 程序重新导入了 。 虽然因机器人属于精密机器 , 仍有个别LED灯失灵 , 影响了操作 , 比赛结果不理想 。 但郎建良对选手的临场表现很满意 , “学生说话不卑不亢 , 据理力争 , 有风格 。 ”他认为结果不是最重要的 , 教育是教书也是育人 , 学生的成长才是真正的目的 。
【学生|锦城一中“机器人总动员”掀起一场科技“风暴”】源于共同的努力和坚持
在教学上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 学生因为喜欢机器人而入门 , 那么郎建良因何入行 , 因何一干12年?
锦城一中校长严科君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 对郎建良来说也是一样 。 ”郎建良乐于在教学上应用前沿科技 , 因此早在2008年出现机器人竞赛时 , 他就在当时的老校长的支持下 , 成立了机器人社团 。
和学生一样 , 因兴趣而投入只是暂时的 , 技术的积累需要时间的沉淀 , 反复的实操其实是个枯燥的过程 。 在这中间 , 有学生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中途离开了社团 , 能留下来的都是耐得往寂寞的 。
从初一开始加入AI社团、得到华东地区选拔赛一等奖(第二名)的学生贺思童说 , 这是个有魔力的社团 , 他在这里收获了友谊、自信、荣耀 。 “奖项不单单属于我和队友 , 也属于郎老师 , 属于这个有魔力的社团 。 ”
“耐得往寂寞”这几个字也可以用来形容郎建良 , 直到今天 , 考虑到学生参加周六社团有安全问题 , 他便自己开车接送 , 这股多年不变的教学热忱 , 源于兴趣 , 贵在持恒 。
贵在持恒的还有一中这个大家庭 , 从2008年至今 , 历任校领导都重视搭建学生特长平台 。 2016年 , 锦城一中的机器人教学从20多人的社团教学扩面 , 成为普修课程 , 每个班级每周都安排一节课 , 更多学生有机会参与其中 。 今年 , 锦城一中进入首批55所杭州市公办初中提质强校试点名单 。 “学生不仅仅要学文化课 , 还要多元并驱 。 ”严科君说 , 未来五年就是要在办学质量、办学特色上有提升和突破 , 在次基础上 , 让锦城一中AI社团走得更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