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睿|80后作家肖睿:慢下来,自在地写作( 二 )


“成为星河 成为沉默”
“为何十年间没再产出小说?”
“这十年所有的经历、想法、力量都准确反映在了《生生不息》这本小说里。”肖睿擅长写青春小说,说说俏皮话谈恋爱,加上青春小说题材热,不愁赚钱。然而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思考,而立之年,他想做更有意义的事。
“十六七岁时特别爱说话,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一直抒发自己的声音,有点自私。现在,我想写身边的人,我爱的人,希望听到更多的声音,所以一直在酝酿,直到《生生不息》小说的完成。”一如他在小说后记中写到:这部小说原本的野心,是用笔让这座沙漠、这个家庭中的每个人都发声。这些声音将组成生命的合唱,以此来印证这六十多年来我们究竟付出了多么大的代价,才让沙漠变成了绿洲。
肖睿|80后作家肖睿:慢下来,自在地写作
 肖睿|80后作家肖睿:慢下来,自在地写作
文章插图
年少成名的他,从16岁起便开始写小说,18岁便出版了中国第一部校园另类小说《一路嚎叫》,著名作家余华为之作序,莫言、张守仁等联合推荐,受到文学界关注。之后又出版了《猎云记》《我考》等,在文学道路上越走越宽,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快到何种程度?见面约谈,汽车没熄火,就跑进咖啡馆与人交谈两句便赶赴下一场约会。在餐馆催菜,会着急地跑到大师傅旁边看他炒菜,因为他要赶时间。“后来我慢下来,也是从这些治沙英雄身上感受到最宝贵的东西。你之所以快,是因为你想尽快得到一个结果,但沙漠不可能立即变成绿洲,你可能要经历无数次的失败,无数年的坚守与付出。”
现在,肖睿的生活极其规律,每天上午写1500字,下午写1500字,晚上跑10公里,每天工作8小时,雷打不动。从几千字到几万字,再到20万字,三到四个月,《生生不息》创作了出来。除了工作,他有家庭要兼顾,再加上创作遇瓶颈的痛苦,有时整夜失眠、掉头发。为了获得灵感,他经常用跑步来放空自己,或听摇滚乐、古典乐写作。对他来说就是找到自在的书写方式,认识自己,找到自己,以平衡生活与写作。
 肖睿|80后作家肖睿:慢下来,自在地写作
文章插图
“认识自己”是一件难事。“30岁时,我曾花了一年时间走遍长江以南的城市去寻找‘自己’。因为喜欢以贾樟柯为代表的第六代电影导演们,而这些导演在讲述他们不熟悉的地方,这促使他思考写作是否更换题材。去成都10元左右的饭馆吃饭,‘偷听’当地人摆龙门阵,到老街旧巷看人生百态,在重庆更遭遇过从四五十层楼的电梯下坠后的惊魂脱险……”肖睿说,走完一圈,他急切地想书写这种“善良”与“美好”,不久后便遇到了“宝日勒岱”“殷玉珍”“乌都”……她们为治沙默默打造了一座座绿色丰碑。“只有美好和善良的人性才能把这片沙漠变成绿洲。”
“成为星河 成为沉默”。这是肖睿的微信名,前半句表达他的态度,无论你以怎样的身份过着怎样的生活,最终所有人的归宿都将成为大自然的一部分,所以保持平常心,用平实的态度去写作。后半句表达的是他的写作观,如果能不说,就尽量不说,多写多看少说。“下一步我想倾听更多别人的声音,在文学中创作一个绿洲,创作《生生不息》三部曲。”肖睿透露,他下一本书是关于库布其沙漠的故事。
 肖睿|80后作家肖睿:慢下来,自在地写作
文章插图
温馨提示:转载请注明稿件来源于“鄂尔多斯日报·都市版”,谢谢配合!
来源:鄂尔多斯日报·都市版
作者:鄂尔多斯日报社全媒体采访人员 刘海瑞
编辑:包裕婷
审核:冯晓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