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字画|一个被误解的“蛐蛐皇帝”,玩物不丧志,才华堪比宋徽宗】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讲述了一个题为《促织》的故事 。“促织”即我们常说的蟋蟀、蛐蛐 。故事大致讲了明朝宣德年间 , 皇帝痴迷斗蛐蛐 , 朝廷每年向民间催征蛐蛐 。一年 , 有个农家小孩不小心将全家视若珍宝的蛐蛐弄死了 , 出于惊恐自责 , 跳井自尽 , 而后竟化身为一只蛐蛐 , 帮家里度过一劫 。
之所以提到这个故事 , 是因为我们今天的主角就是故事中那个不务正业、祸国殃民的“蛐蛐皇帝”——明宣宗朱瞻基 。
我们想告诉大家 , 历史上真实的朱瞻基 , 其实是一位颇有作为的守成之君 。他是朱棣眼中的“好圣孙” , 是大臣眼中的“真英主” , 是史家笔下的“太平天子” , 他不仅有“仁宣之治”的政治成就 , 而且玩物不丧志 , 文艺才华堪比宋徽宗!
朱瞻基是明朝历史上的第五任皇帝 。当政十年 , 他延续了父亲“不折腾”的治国思路 , 将明朝发展推向了又一个高峰 。
朱瞻基在位期间推行了一系列民生措施 , 如减免税粮、复业流民、赈灾救荒等 。他甚至曾在田间地头亲自劳作 , 不消片刻就汗流浃背 , 于是感叹:“朕小试农具 , 即汗流浃背 , 民常年如此 , 何苦若何!”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当然 , 朱瞻基也有一些决策颇具争议 。比如撤销交趾布政使司 , 放弃了不少具有战略意义的要塞 。
当时很多人认为明成祖朱棣辛辛苦苦开拓的疆域 , 不应当如此轻易地放弃 。但现实情况是 , 很多边防要塞明朝一直未能实现有效统治 , 同时还要消耗大量兵力、粮饷 , 为了缓解财政压力 , 朱瞻基决定收缩防御战线 , 休养生息 。
宣德时代名臣、名将、名家辈出 , 一时间堪称“异才博起 , 俊彦云屯 , 焜耀简编” 。
文臣方面 , 宣德年间最为著名的就是内阁“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 。时人称杨士奇有学行 , 杨荣有才识 , 杨溥有雅操 。“三杨”之下 , 则是被称为“蹇、夏”的两位名臣——吏部尚书蹇义、户部尚书夏原吉 。这两人掌握着六部中最重要的人事权和财政权 , 蹇义为人质朴正直 , 拔擢人才不拘偏见;夏原吉从永乐时代开始就是明朝廷的大管家和“钱袋子” , 他善于理财 , 在永乐帝大肆花销之时还能够尽力维持收支平衡 , 朱瞻基对他也非常倚重 , 正是这两人的通力合作 , 使得宣德一朝言路通畅、国库充盈 。
在“三杨”、“蹇夏”之外 , 黄淮、金幼孜等人也都堪称干臣 , 一时间宣德朝“众正盈朝” , 盛况空前 。地方上 , 朱瞻基又提拔了于谦、周忱、况钟等一大批贤臣 , 这些地方官勤政爱民 , 清廉务实 , 引领了良好的官场风气 。
军事上 , 朱瞻基继续重用永乐帝留下的名将张辅 , 同时提拔了兵部尚书王骥 , 后来在正统年间征讨麓川的战役中 , 王骥也立下了大功 , 成为了明代第一个以文臣而封侯者……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因此 , 宣德一朝 , 被后世公认为是明朝历史上君臣关系最为融洽的一个时期 。
通过一个小故事 , 我们便能感受到朱瞻基与臣子的关系——
1431年的一天晚上 , 朱瞻基突然想要找杨士奇商量事情 , 但又不忍心让年迈的杨士奇深夜入宫觐见 , 于是自己着便装、带着四个随从亲自去杨士奇家中拜访 。当时夜已深 , 杨士奇听说皇帝亲自登门 , 连忙穿着朝服出门迎接 , 据记载 , “但见仪从塞屋 , 香气氤氲 , 不知上所在 , 惟向北拜不已 , 上方倚阑看月 , 笑而呼曰:‘士奇 , 朕在此 。’”杨士奇连忙“顿首曰:‘陛下奈何以宗庙社稷之身自轻?’上曰:‘朕欲与卿一言 , 故来耳 。’”这几句对话 , 把朱瞻基和杨士奇融洽、亲切的君臣关系展现无遗 。
- 书法字画|任城非遗:传拓技艺
- 书法字画|好书法都是随便写的,不信你看!
- 梁山|林冲一身本事,为何在梁山没有一个朋友?揭秘背后不为人知的关系
- 少校|国民闺女获高考状元,扑进冷面少校怀中:老公,终于和你一个军校
- 诗词歌赋|朱熹所称道的两个才女一个是李清照,另一个才女是谁?
- 没钱|在古代,若是没钱为自己的“官途”打点,有一个办法可以一试
- 取经|如来安排取经团队,有一个致命缺陷,才被观音换成猪八戒和沙僧
- 隋唐|唐伯虎:人这一生,有一个知心爱人,足矣
- 无人|清末六大名著,其中五个都被翻拍,为何剩一个无人敢碰,不是聊斋
- 水浒传|《水浒》有三个同名同姓的女人,一个改变宋江,一个改变武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