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卫平和他的辣条帝国


刘卫平和他的辣条帝国文章插图
?投稿来源:市值观察
1978年 , 刘卫平出生在湖南省一个名叫“平江县”的小县城 , 这里闻名遐迩的酱干便是辣条的前身 。 对平江人民来说 , 卖酱干是他们养家糊口的必备手艺 , 刘卫平也不例外 。
他从小跟着母亲做酱干 , 从大豆筛选、浸泡、磨浆、滤浆 , 到最后的卤制 , 刘卫平熟悉做酱干的每一个环节 。 那时 , 他经常走十几里山路 , 挑着担子 , 一路吆喝 , 与当地的作坊师傅一起卖酱干 。
1997年 , 刘卫平南下打工 , 看到流水线的工厂运作 , 人力被机器替代 , 生产效率大幅提升 , 工厂成本也降了下来 。 那是刘卫平第一次看到现代食品加工厂的生产模式 , 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1998年 , 平江县发生特大洪水 , 大豆价格疯涨 , 从7毛飙升至1块5 , 酱干的小生意不好做了 。 为了降下成本 , 作坊的老师傅们开始用小麦替代大豆 , 面筋替代豆干 , 做出了味道与酱干相似的辣条 , 但价格却更实惠 。 而且 , 便宜好吃的辣条反而更受市场欢迎 。
北上去
此后 , 平江县99%的酱干作坊都开始转向做辣条 , 刘卫平也发现了其中的商机 。
那时 , 主产大米的平江并没有足够的小麦来支撑辣条制作需要的面粉 , 平江人民便有了北上的计划 。 他们沿着京广线 , 信阳、郑州、驻马店、开封……盛产小麦的中原地区开始成为平江人民创业的第二故乡 。
刘卫平也开始研究 , 他找来一幅地图 , 仔细思考 , 老乡们几乎都往西安和洛阳走 , 但是地理位置都比较偏僻 , 不属于主干线 , 刘卫平在地图上沿着主干线划了一下 , 最终圈定了漯河 。 当时漯河最大的食品企业是双汇 , 在当地有很大的名气 , 刘卫平想去看看好的企业是怎么做的 , 带着少有的积蓄 , 他坐上了去往漯河的火车 。
走出山门天地宽 。
一开始 , 刘卫平也是从小作坊做起 , 他发现 , 辣条的口味在漯河竟然颇受欢迎 , 这让他受到了很大的鼓舞 。 当时 , 刘卫平既是老板也是伙计 , 采购、制作、送货 , 样样都是自己动手 。 每天早上天不亮就去进货 , 晚上12点以后收工 , 哪怕是在零下十几度的冬天 , 也能在大街上看见刘卫平推着三轮车 , 卖辣条的身影 。
早期吃过的苦 , 都为刘卫平在后来的创业中埋下伏笔 。
2002年 , 刘卫平用辛苦攒来的积蓄买来设备 , 开始批量生产用牛筋面做的辣条 , 一经推出 , 便受到了市场的欢迎 。 2003年 , 刘卫平注册了“卫龙Weilong”商标 , “卫龙辣条”正式成立 。
笨功夫
产品要始终围绕消费者 , 在卫龙发展之初 , 刘卫平就恪守这个道理 。 他看到 , 爱买辣条的都是年轻人和中小学生居多 , 刘卫平便经常出现在各大中小学门口 , 给学生们免费品尝不同口味的辣条 , 掌握他们的喜好和口味 。 靠着这样的“笨功夫” , 卫龙的消费者画像分析、市场把控能力越来越强 。
4个月后 , 卫龙连续推出了面制品、豆制品、海产肉类等12种口味的辣条 。 包装细节上 , 刘卫平也要求将原本12厘米的大包装改小一号 , 方便学生可以随时放进衣服口袋 。 同时 , 他十分重视品牌及商标保护 , 旗下产品注册商标将近60个 。
营销方面 , 刘卫平懂得接地气 。 发广告、写软文、开讲座……各种方法层出不穷 , 他卖力地给漯河的十里八乡推广辣条 , 甚至雇佣了大批农民搞地推 。 以漯河为中心 , 辐射周边200公里 , 家乐福、沃尔玛、学校、社区……一时间 , 关于卫龙辣条的海报、挂旗出现在漯河的大街小巷 。
不过 , 论投入 , 刘卫平在生产车间的花费还是最多的 。 刘卫平回忆 , 他做过最大胆、最正确的决定便是投入几百万 , 将欧洲一条先进的生产线买了下来 。 他把包装机从半自动改为全自动 , 同时还在内部建立起产品技术标准体系、质量管理控制体系 , 还专门设立质量管理机构 , 聘请了一批拥有专业团队的质检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