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看水浒为何宋江三次上梁山,最后一次才下定决心落草为寇( 二 )


 水浒|看水浒为何宋江三次上梁山,最后一次才下定决心落草为寇
文章插图
宋江三次有机会上梁山而不愿落草,是因为他还没有下定决心,还想在大宋王朝的体制下谋个一官半职。事情还没有到生死攸关的时候,还没有被逼到悬崖的边缘。可是自从他在浔阳楼上题反诗之后,被黄文炳揭发关进死囚牢,这下连小命都保不住了,晁盖等人劫了法场,宋江不得不上梁山。这一次,他终于死心塌地留在了梁山,并且派人把父亲宋太公、弟弟宋清也接到了梁山。宋江上梁山的根本原因,是浔阳楼题反诗。宋江被黄文炳检举揭发,很快被抓获归案。蔡九知府等人审判宋江,并没有提及杀死阎婆惜的罪行。从题反诗这一节来讲,宋江是“因言获罪”,是遭遇了“文字狱”。也就是说,对于大宋王朝来讲,宋江的思想问题比杀掉一个阎婆惜要严重很多。宋江杀了阎婆惜,只是关系到一个小老百姓的人身安全;而宋江浔阳楼题反诗,就威胁到了大宋王朝的统治地位。且看宋江所写的反诗《西江月》: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还有一首七绝诗: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单从字面上看,宋江的这两首诗无非是一个有些才华和抱负的小吏,在遭遇人生打击之时发泄满腹的牢骚和怨恨。宋江的诗中,有对这个社会的不满,也有对他所效忠的赵宋王朝的不满,但是并没有构成什么实质性的犯罪。在一个言论相对宽松的社会背景下,宋江罪不至死。但是很不幸,在宋朝末年这两首发泄不满的诗,却招来了杀身之祸。
 水浒|看水浒为何宋江三次上梁山,最后一次才下定决心落草为寇
文章插图
按照黄文炳的解读,宋江这个人抱负不浅,不是个本分的人,没有什么高尚的志向,因为犯事成了阶下囚。一个“贼配军,做得甚用”,却要“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宋江真正该死的是那首诗,前两句尤自可恕,“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这一句,却是要谋反!黄巢在唐朝末期发动农民起义,曾写下诗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黄巢自比为青帝,宋江未必要效仿黄巢,只不过酒后胡言。但是黄文炳不这么想,宋江有学习黄巢的志愿,就是要造反。无论是行动上的造反,还是思想上的造反,都是死罪。王朝鼓励“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而黄文炳等人要立功升迁,所以千方百计地寻找百姓谋反的种种迹象。很不幸,宋江撞在了枪口上。同样是在宋朝,苏东坡也曾经因言获罪,“乌台诗案”成了宋朝最有名的“文字狱”。元丰二年,苏东坡对王安石发动的变法不满,被贬湖州,按照当时的规矩他要向皇帝上表称谢,其中有“知其生不逢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可牧养小民”等句,被御史李定等人诬告讥讽朝廷,抓捕关进御史台。乌台诗案的结果,苏东坡在经历牢狱之灾后,终于免去一死,被贬黄州。但是像宋江这样的小吏,自然没有人为他说话,而黄文炳们则欲除之而后快。所以宋江被押赴刑场,所幸晁盖等人下山劫法场救了宋江的性命。宋江题反诗的罪过,要比杀人放火严重得多。既然犯了死罪,宋江也就没有了退路,他所幻想的仕途,最终成为泡影。无奈之下,宋江只得上了梁山落草为寇。且看宋江如何言说:如此犯下大罪,闹了两座州城,必然申奏去了。今日不由宋江不上梁山泊投托哥哥去,未知众位意下若何?宋江上了梁山,凭借其手段和心术不断招揽人心,最终架空晁盖。在晁盖身死之后成为梁山之主;而他的心中那个关于仕途的幻想,又慢慢复活了……
 水浒|看水浒为何宋江三次上梁山,最后一次才下定决心落草为寇
文章插图
END.我是博书君,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我的账号:博书。看完文章,记得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