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一封银信抵万金,追溯跨越山海的家国情思( 二 )


侨批里有家乡 也有国家
在江门市博物馆的银信展柜里,整齐陈列了一封封侨批(银信)。黄志强指着其中一排正面中间画有红标的侨批(银信)说道,“这种叫红标封,是标准的银信,封面写着地址、汇款多少钱,里面放入家书和汇票。家乡亲人收到侨批(银信)后,就能取出里面的汇票到对应的银号或者商号兑换钱。”
江门本土银信收藏家罗达全展示他收集的“银信”。
“许多侨批(银信)写的内容不是很多,但从字里行间却能感受到其对家乡亲人们的思念”,江门市本土银信收藏家罗达全拿着新会籍华侨陈端寄给家乡的兄长陈寅立的侨批(银信)念道,“(家乡)有天然的高山,绿悠悠的田野,可爱的村庄,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图画……”
除寄托思乡之情,还有不少侨批(银信)记录了海外华侨华人的爱国情怀。1931年11月,美国华侨关崇初给弟弟写信说,“要送孩子阿炯到美国政府主办的飞行学校学习驾驶技术,他希望阿炯能够“专心学习,将来得以成功回国最大用之事业也”。1937年10月,华侨刘炳良写信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华侨分子更应踊跃,缘平素受制于人之苛例下,实指不胜屈,岂非我国积弱之故耶!凡我侨胞,既不能前方杀敌,亦当勉输财力,誓为后盾,方不负七尺之躯也。钱财如粪土,国破家何在?”
此外,刘进还介绍了一封美国华侨的侨批(银信),“这位华侨认为在餐馆打工永远没有前途,若改行去学机械和电学,不仅自己可以致富,而且对国家富强也很有作用。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进步则国进步,我觉得这就是华侨精神。”
“侨批档案”入选世界记忆遗产名录
经过100多年来的变化,侨批(银信)这种民间档案遗产日益珍贵。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民间的集邮和文物爱好者着手收藏。20世纪80年代起,政府逐渐重视对这种民间档案的保护,投资进行征集、保管。
江门市博物馆馆长黄志强给南都采访人员讲述“银信”的故事,当时的信柜。
黄志强介绍,银信档案作为江门地区重要的华侨文物资料,历年文物征集工作始终将银信作为文物藏品征集的方向之一,在征集工作中做到“逢银信、必征集”,尽可能多地将银信资料纳入馆藏体系。截至目前,市博物馆馆藏银信档案资料约2.6万件(套),其中华侨书信约6000件(套),金融票据2万多件(套);台山市银信博物馆展出389件展品,包括330件原件;开平市博物馆目前收藏银信1214件(套),包括书信、票据、记账簿、年结簿等。
江门本土银信收藏家罗达全收集的支票。
2013年,“侨批档案”入选世界记忆遗产名录,五邑银信是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国第一侨都,江门拥有着数量多质量高的银信。据广东侨乡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刘进介绍,约15万份侨批列入侨批申遗文本,其中江门就有约4万份。
江门本土银信收藏家罗达全收集的“银信”。
近年来,江门通过办展览、举办侨文化活动等方式,邀请民间力量共同参与到银信的保护活化当中,越来越多民间收藏家有了平台向公众展示其收藏的银信。罗达全表示,其收藏的银信,有5件被选入“侨批档案——海外华侨银信”世界记忆类遗产文本。2019年,“少年中国说”——月是故乡明2019华侨书信朗诵会在开平碉楼举行,江港澳青少年学生,美国、澳大利亚、委内瑞拉籍华人华侨代表,国内朗诵名家用朗读华侨家书的方式与华侨先辈作跨越时空的深情对话。现场不少诵读的华侨书信都来自罗达全等民间收藏家,这给银信保护活化不断注入新的力量。
统筹:田霜月 潘劲松
采写:南都采访人员 罗忠明
摄影/视频:南都采访人员 陈辉 许燕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