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一封银信抵万金,追溯跨越山海的家国情思


 追溯|一封银信抵万金,追溯跨越山海的家国情思
文章插图
“试观泰西(旧泛指西方国家)各国无不藉机械发明而至富国也,惟我中国机械人才尤为欠缺,他日学业完成,裨益定然无限”,“倘我辈少年个个能具此心理奋勇向前”,“不难国家一跃而之富强”“方能与列强并驾者,岂不美哉……”这是一封侨批中的豪言壮语,收藏在五邑大学广东侨乡文化研究中心。
 追溯|一封银信抵万金,追溯跨越山海的家国情思
文章插图
一封收藏在广东侨乡文化研究中心的银信,信中描述了少年想通过学习机械以致富强国的抱负。
广东五邑侨批整理、研究专家刘进教授每次读起,都会被其中的华侨精神深深感动,他说,“什么是华侨精神?吃苦、进取、孝敬老人,爱国家、爱家乡、爱家人,我认为这就是华侨精神,华侨精神就蕴含在这一封封的侨批里头。”
 追溯|一封银信抵万金,追溯跨越山海的家国情思
文章插图
广东侨乡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刘进正在阅读银信,他研究“银信”,注重书信的内容。
侨批即华侨书信、汇银
什么是“侨批”?“侨”即华侨,“批”为广东潮汕侨乡方言中“书信”的意思。简单来说,“侨批”就是华侨与家乡亲人往来的书信。而在江门五邑地区,“侨批”有一个更广为人知的名字——“银信”。
江门市博物馆馆长黄志强告诉南都采访人员,侨批其实是一个方言,潮汕地区叫“侨批”,江门地区叫“银信”,其实两者是一种东西。“银信”既是“汇银、侨汇”,也是给家乡亲人的家书。
江门本土银信收藏家罗达全收集的“银信”。
据资料记载,在公元8世纪,中国广东、福建就有民众出洋到东南亚谋生。1840年以后随着中国国门被打开,海外移民形成潮流,广东、福建成为中国最大的国际移民迁出地,华侨也逐渐由东南亚扩散到美洲和大洋洲。海外华侨华人肩负着改善家人生活境遇的重任,他们通过源源不断地汇寄血汗钱和书信,与亲人和家乡保持着密切的经济、情感和信息联系。形成“侨批”(银信)这种独特的书信与侨批(银)合一的国际移民文献。
五邑大学广东侨乡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广东五邑侨批整理、研究专家刘进表示,侨批最初出现于19世纪30年代,到1979年侨批业务归口中国银行管理退出历史舞台,历时近一个半世纪。据统计,20世纪50年代仅广东省每月的侨批数量就达30余万封,目前尚有大量侨批流转于民间。
五邑银信可以做很多大事
江门市博物馆馆长黄志强给南都采访人员讲述“银信”的故事。
虽然说侨批和银信是同样的事物,但却有着很多不同的特点。
追溯|一封银信抵万金,追溯跨越山海的家国情思】黄志强说,潮汕侨批和五邑银信有一个很大区别,五邑银信除了可以解决家里的问题,还可以办很多大的事情,比如买田买地,可以建碉楼、可以建楼房。
究其原因,刘进介绍道,江门五邑地区的华侨移民方向主要是北美、澳洲等发达国家,这些地方的华侨收入相对较高,而且由于距离较远,每次寄钱的数额会比南洋的华侨多。刘进说,“侨汇多了以后,家乡侨眷会做一些投资,买田买地,建房建工厂,进而推动侨乡从农业社会向工商业社会转变,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五邑地区出现了诸如梅家大院、赤坎等几百个因侨资而兴起的侨墟。”
刘进介绍道,海外华侨华人还通过侨批(银信)给家乡捐钱,办学校、办医院、办侨刊,不少华侨为了让子女接受比较好的教育,十多岁便送到国外留学,这也是为什么江门有这么多院士,港澳地区有这么多江门籍名人的原因之一。
“国家有难时,海外华侨心系祖国,通过侨批(银信)救国”,刘进介绍道,在辛亥革命时期,有的华侨把工厂卖了,把家里值钱的东西卖了,把卖来的钱通过侨批(银信)捐给革命;在抗日战争时期,海外华侨侨领号召给国家捐款买飞机,买医疗物资,“让我感动的是,看过这么多捐款的侨批(银信),没有一个人抱怨,而且他们都会写到一句话——‘天下兴亡,匹夫有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