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收藏|翻开大运河流淌千年的诗篇


文物收藏|翻开大运河流淌千年的诗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舟楫千里——大运河文化展”现场杜建坡摄
文物收藏|翻开大运河流淌千年的诗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物收藏|翻开大运河流淌千年的诗篇】隋代鎏金铜铺首 , 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藏杜建坡摄
文物收藏|翻开大运河流淌千年的诗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清代军粮经纪密符扇 , 北京市通州区博物馆藏杜建坡摄
一条河 , 流淌数千年 , 绵延几千里 , 沟通南北 , 穿越古今 , 承载着无数繁华的盛景和动人的故事 。
它叫大运河 。
从春秋时期的邗沟开始 , 经过历代拓展、疏浚 , 全长2700公里的大运河 , 是世界上开凿时间最早、流经距离最长、规模最大的古代运河 。
日前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的“舟楫千里——大运河文化展” , 通过精心挑选的文物展品和匠心独运的展陈设计 , 生动讲述了大运河的前世今生和运河上流淌不息的故事 。
贯通南北的宏伟工程
走进展厅 , 巨幅屏幕上呈现着大运河通州段的古今风貌 。舟楫往来穿行 , 河岸商铺林立 , 古代运河的繁荣景象跃然眼前 。沿着蜿蜒的展线向前 , 大运河2500多年的历史缓缓流过 。
“大运河文化展由国家博物馆联合首都博物馆、天津博物馆和河北博物院共同举办 , 全面系统地展现了大运河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这是继甲骨文文化展、《红楼梦》文化展、孔子文化展之后 , 国家博物馆推出的又一重要文化展览 。”国家博物馆策展工作部副主任、大运河文化展策展人赵永说 。
展览分为“一河千载通南北”“货通南北利四方”“千艘并进万夫牵”“神工当惊世界殊”“因河而兴文化盛”五部分 , 展出170件/套展品 , 辅以多个数字影像和互动项目 , 系统展示大运河的开凿历史、通航功能、漕运管理、工程技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
“展厅设计围绕‘河’的主题 , 采用了大量曲线造型 , 并用玻璃板和灯光营造出波光粼粼的效果 , 让观众有沿着河岸行走的感觉 。”大运河文化展平面设计师上官天梦介绍 。
在展览的第一部分 , 一把镶嵌绿松石的吴王夫差剑诉说着大运河最初的故事 。吴王夫差为了北上伐齐 , 与晋争霸 , 一举灭掉邗国 , 在邗国原地筑城以备军需 , 并在城下凿沟以通长江与淮河 。吴国邗沟就是京杭大运河淮扬河段的前身 , 距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 。
隋代在中国运河建设史上具有重要作用 。隋炀帝时期 , 开凿了贯通南北的运河 , 以洛阳为中心 , 北起涿郡(今北京) , 南至余杭(今杭州) , 连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 。隋代大运河的开通 , 促进了南北方经济、文化的交流 , 为后来唐王朝盛世的出现打下了良好基础 。展厅里展示的江苏扬州隋炀帝墓出土的鎏金铜铺首和玉璋 , 令人怀想隋代开凿运河的浩大工程 。
元代在隋代南北大运河的基础上裁弯取直 , 相继开凿了济州河、会通河和通惠河 , 实现了江南漕船可直达大都(今北京)城内积水潭 。明清两朝维系了大运河这一基本格局 。
“这幅明代《运河全图》是国博馆藏的重要展品 , 描绘了运河及黄河的河道大势、水利工程和沿途城池 。”赵永介绍道 。该图色泽艳丽 , 黄河以黄色涂绘 , 其他河湖以碧绿上色 , 用各种符号表示山川、城池、乡镇、寺观、桥梁等 。
奔流不息的经济动脉
大运河开通后 , 承担了粮食、货物运输的重要职能 。明清时期 , 运河沿岸的8个省份每年要向北京提供300-400万石漕粮 , 供皇室亲贵、官员、百姓、兵丁等食用 。修建北京城所需的建筑材料和人力资源也通过大运河汇聚北京 , 故有“漂来的北京城”之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