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歌赋|伏俊琏丨中古音学著述与文学诵读

_原标题:伏俊琏丨中古音学著述与文学诵读
中国文学 , 是伴随着声音生成而传播的 , 并通过美妙的声音感染人心 。《诗经》中的部分诗 , 在纳入礼乐制度之前 , 以唱诵的形式流传着;音韵和谐 , 节奏铿锵 , 后人总结有句中双声、叠韵和句末押韵等多种规律 。诗进入礼乐制度中 , 则成了乐教的重要组成部分 , 而以洪钟雅音呈现出来 。“楚辞”本来就是唱诵的 , 与楚歌关系密切 。屈原的《离骚》与祭祖诵诗有关 , 《九歌》更是对民间祭词的改造 , 《九章》是行吟泽畔的悲歌 , 《天问》是愤懑时的呵问 。西汉朱买臣 , 因为他“行且诵书”、“歌讴道中”(《汉书》)、善歌楚辞 , 而官至中大夫 。汉代人认为 , 赋就是“不歌而诵”(《汉志》)的文种 , 声音是第一位的 , 只不过保存至今的汉大赋主要是由语言文字学家创作的 , 他们是把赋当字书 , 当类书(《三国志·国渊传》记国渊语曰:“《二京赋》 , 博物之书也 。”汉代赋家 , 往往是小学家 , 如司马相如有《凡将篇》 , 扬雄有《训纂篇》 , 班固有《大甲篇》《在昔篇》) , 才造成了《文心雕龙》所讲的“铺采摛文 , 体物写志” 。
不仅是诗赋这类文学作品是有声的 , 散文也是有声的 。甲骨卜辞 , 由其组成的序词、命词、占词、验词四部分 , 本身就含有一种神秘的人神交接的有声仪式 。金文更是在钟鼎的洪鸣、颂祷之声 , 歌舞乐声 , 祭品热气腾腾的交融中传递给上帝和祖先 。而由“史”“祝”等创作的早期典籍 , 多是为了国家盛典而作 。《尚书》六辞典、谟、训、诰、命、誓 , 都是在国家大典上呈现的有声雄文:《典》中的“粤若稽古” , 是史官讲诵的口气 , 如同佛经中的“如是我闻”;“诰”“训”“誓”“命”名称本身就是讲诵的动词 。《左氏春秋》一类的叙事文 , 大约是瞽史讲诵的底本(徐中舒、赵逵夫说) 。读《公羊》《穀梁》 , 经师讲经的声气如在耳边回响 。
诗词歌赋|伏俊琏丨中古音学著述与文学诵读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诗经集传 》书影 资料图片
汉末以来 , 学人开始有意识地探讨音理 , 这种对音理探求的标志就是韵书的产生 。现知最早是东汉人服虔“始反音” , 即懂得了反切 , 认识到一个音节单位可以分割为声母和韵母两部分 , 并用两个字相切而成音。三国时的李登 , 著有《声类》十卷 , 其书已佚 , 但唐人记载其“以五声命字 , 不立诸部”(封演《闻见录》) 。“不立诸部” , 就是不用部首(何九盈说) ,“五声命字”就是用唇、舌、齿、牙、喉五声为汉字分类 , 按发音部位分类汉字 , 这是就反切上字来讲的 。用“五声命字”的书 , 此后传者甚少 , 更多的是按照反切下字 , 即按韵的分类而成的书 。除了综合性的像吕静《韵集》、周严《声韵》、段弘《韵集》等外 , 专门为某部书编辑的音义类书出现了很多 。相传最早的音义著作是东汉末年孙炎所作的《尔雅音义》 , 三国时又有韦昭所著的《汉书音义》 。从此以后 , 音义类或音类著作蓬勃而出 , 如徐广《史记音义》、沈重《毛诗音义》等 , 而文学作品的读音也为学人关注 , 如诸诠之《百赋音》、陈国武《司马相如赋音》、李轨《二京赋音》、萧该《文选音》、释道骞《楚辞音》等 。齐梁时期的周颙、沈约等人发现了平、上、去、入“四声” , 认识到一个音节有平上去入不同的声调 , 并有意识地调整文学诵读的声韵和声调 , 以形成更为抑扬顿挫的效果 。于是出现了沈约《四声》、夏侯咏《四声韵略》一类的著作 。
到了隋代 , 陆德明著《经典释文》 , 汇集了汉魏以来的音类著述 , 分类归纳 , 为14部经典作了音义 , 所采汉魏六朝音切凡二百六十余家 。陆氏认为 , 经典的读音至为重要:“夫筌蹄所寄 , 唯在文言 , 差若毫厘 , 谬便千里 。”(《经典释文叙录》)他所说的“文言” , 就是指世代通行的书面语 , 如何让今人对这些经典义的理解和音的宣读切合古圣贤之本心 , 要兼顾历史的因素和方言习惯 , 不能以今音今义随便曲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