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随玉指添春色,鸟逐金针长羽毛”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罗隐笔下,诗人用美妙曼丽的词句向我们展示了我国的一种传统手艺——刺绣。
刺绣不仅是一种实用的工艺,更是一种美和艺术的创造过程,在绣女的纤纤玉指和一根小巧的绣花针的配合之下,原本空无一物的绫罗开满了鲜花,飞来了黄莺,布满了祥云,天上人间最美的物象都能够被绣女的巧手慧心搬到绢上。
刺绣在我国不仅历史悠久,而且种类繁多,除了早就闻名遐迩的苏绣、湘绣和蜀绣等,在四川大地上还有着另外一种特色浓郁的传统刺绣手艺——藏羌刺绣。
顾名思义,藏羌刺绣就是融合了藏族和羌族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的一种刺绣工艺,这种刺绣工艺在长期的传承过程就像是开在偏僻山谷里的鲜花,虽然浓艳美丽,却很少为世所知。
文章插图
直到这项手艺遇到了一个叫做杨华珍的手艺人,在杨华珍的努力推动之下,藏羌刺绣不仅名声渐响,还走出了中国,走向了世界,甚至被世界知名奢侈品品牌爱马仕看中,花高价买走了两幅刺绣的版权。
那么一定能让古老的藏羌刺绣焕发出活力和光彩的杨华珍到底是何人呢?
一、天灾后的自强
杨华珍出生在四川阿坝州的一个小县城里,这座小县城一直以来就受到藏羌文化的滋润地熏陶,而且杨华珍家里世代都擅长刺绣,所以在长辈有意无意的教导之下,杨华珍从小就拥有了高超而熟练的刺绣手艺.
但是在自己人生的前半段历程中,杨华珍从来没有想过把刺绣当作自己的主业,直到她遇到了2008年的那场灾难。
把2008年和灾难两个词联系在一起,很多人脑海中浮现出来的第一次词语都是汶川地震,因为这场地震的确改写了太多人的人生,这其中就包括了杨华珍。
文章插图
当时的杨华珍在一家报社做采访人员,地震发生时她还在去采访的路上,在好容易才摆脱险境回到家乡后,杨华珍才发现自己的家乡同样在地震的侵袭下变得面目全非,满目苍痍。
原来的街道和房屋全部变成了废墟,原本满面笑容的乡亲此时正愁眉苦脸地坐在临时搭建的木板房里,一场地震几乎让他们失去了一切,将这一切看在眼里的杨华珍心里大不是滋味,她决定要用自己的绵薄之力为乡亲走出困境做一些事情。
在这时,杨华珍想到了自己掌握的传统手艺藏羌刺绣,她辞掉了报社的工作,又咬牙注册了公司,随后又东奔西走在家乡搜寻来了十多名绣工精湛的女子,就这样,杨华珍带领她的家乡姐妹正式开始了她的创业之路,而此时她刚好五十一岁,百年人生过了一半。
总之,如果没有天灾地震的刺激,杨华珍恐怕一辈子都不会产生带领姐妹们用刺绣手艺谋生的想法,但是,在灾难之后,她们没有别的办法,或许这群都不年轻的女子并不知道前途在哪里,她们当时想的仅仅是闯出去,拼尽全力,做一番事业。
文章插图
二、经营多困境
在杨华珍辞职创业之后,遭到家里人的强烈反对,因为在家里人看来,做采访人员几乎就是铁饭碗,丢掉铁饭碗而去搞什么公司,这显然是不明智的,但是杨华珍是个要强的人,家里人反对的生意越大,她就越下定决心已定要做出一番名堂来让家人认可她。
于是,杨华珍带领十多个姐妹离开了家乡,在成都城中租了一间大房子,十多人开始同吃同住的生活,一开始的时候,大家都干劲十足,买原料,讨论图案设计,大家聚在一起干得热火朝天。
但是这群没有经商经验的女人显然把做生意看成了一件太过简单的事情,她们刚来这里,找不到市场,也没有人知道她们,她们辛辛苦苦创造出来的绣品却无人问津.
甚至,在最开始的三个月里,她们一次张都没有开,无情的现实给她们迎头兜面地泼了一盆冷水,受挫之后,杨华珍一行人的热情明显降低了。
- 核心竞争力|从职场小透明到行业精英,逆风翻盘只需走好这2步
- 演成|5个不同版本的郭襄,她演成了经典,而她却被嘲郭大妈
- 楚汉|让汉献帝彻底失去翻盘机会之人,不是董卓不是曹操也不是曹丕
- 三国两晋南北朝|吕蒙白衣渡江后,关羽仍有一个翻盘机会,却被此人识破
- 三国两晋南北朝|如果诸葛亮不选择进攻曹魏,而是深耕蜀汉,能翻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