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堂|东昌府书庄林立,古城书香延绵二百年


 文堂|东昌府书庄林立,古城书香延绵二百年
文章插图
提到古城的书,海源阁自不必说,20余万册的古籍秘藏使之声名远扬并铭刻青史。而古城内书香曾经延绵200多年,东昌府刻书印书的历史地位,甚至与北京的琉璃厂、上海的棋盘街齐名。
清末俚曲《逛东昌》中有如此唱词:“书铺开了几十处,刻版印书销四方。四大家名声通四海,贸易远达黑龙江。首屈一指书业德,宝兴、有益、善成堂……书店事业冠全省,各地书贩奔东昌。”这正是对清代图书印刷发行状况的真实描述。
书铺开了几十处
笔者统计,《聊城市志》、《聊城商业志》、《聊城文史资料》、《聊城地方史志》等书籍的相关记载中,仅见清代到民国年间的二十多家书庄字号。而通过广泛搜集,目前可知、且有实物图片证明的书庄字号已达60余家。但这仍然不是全部,东昌府书庄林立的盛况曾经将古城变成了“书城”。
东昌刻书业在明代中后期开始出现,康熙年间已有多家书庄作坊。到了乾隆年间,书业逐渐繁荣起来。从东昌府书庄遗留下来的乾隆年间少量雕版古籍来看,东郡二酉堂刻印过《应制体诗-幽风月令》、《唐诗灵通解初集》,东郡锦文堂刻印过《新镌对联锦囊》,文英堂刻印过《今诗合刻试律浅说易知集》,崇文堂刻印过《崇文字汇》,三友堂刻印过《增补四书左国辑要》等。
嘉庆、道光年间,东昌书业达到了鼎盛阶段。从存世图书看,嘉庆年间,聚文堂刻有《详校古文释义》,书业堂出过《周礼节训》,敬文堂出过《诗韵题解辨同合刻》,锦文堂出过《对联精选》等。道光年间,出书更多,如文蔚堂刻本《紫阳易经》,文筠堂版本《时艺阶》,书业成印有《周礼精华》、《古文释义新编》,叶氏书林有《墨谱》、《制艺简摩集》,宝书堂刻本《铜板五方元音大全》,经余堂出过《诗经体注图考大全》、《四书补注附考备旨》等。
咸丰、同治年间,受漕运一度停止的影响,运河漕运开始衰微,书业受到影响,销量锐减,印书相应减少。在东昌府做生意的黄金阶段此时已经过去,但是东昌府的很多书庄依然顽强生存下来。到了光绪年间,书业复兴,东昌重现书庄林立、竞相刻书的盛景。这时,以出版量大而名冠全国的善成堂,以书籍刻印精美绝伦闻名于世的书业德,凭借享誉全国的良好声誉雄居于东昌府书庄市场的龙头地位。宝兴堂、有益堂、文英堂、崇文堂等大中型书庄同时出版了大量图书,销往大江南北。这时期的中小型书庄也竞相刻书印书,如万育堂出过《增补寿世保元》、《小儿推拿广意》,书宝堂出过《九章算法》、《医林改错》,诚善堂出过《大圆觉真经》、《李翠莲转皇宫》,金善堂出过《论语》、《孙膑上寿》、《对联大全》,鲍乾元出过《四书五经音韵》等,民国初年的际云堂出过《增补二论典故最豁集》、岳恒德书局出过《带音山西杂字》等。三合堂的唱本更是品种多样,标新立异,如《纱灯记》、《新刻白绫记》、《响马三全镇》等。
坊刻印书冠江北
古城印书售书的兴旺阶段从康乾盛世到民国初期,足有二三百年之久。那时,楼东大街两侧尤其是东口到东门口之间,四大书庄(书业德、善成堂、有益堂、宝兴堂)乃至六大书庄(四大书庄加上文英堂、敬文堂)都集中在这里,其间夹杂着一些中小型书庄如聚锦堂、文奎堂、书宝堂、锦文堂等。东门瓮城内外并延伸到东关大街两侧,也有许多家中小型书庄,如万兴成、福成堂、义成堂等。每天有骡马大车、手推小车往码头或货栈运送打包的书籍,一派车水马龙的繁忙景色。
文堂|东昌府书庄林立,古城书香延绵二百年】东昌府书业在北方乃至全国都有较大影响。将聊城与北京、天津、济南等大城市相比,官刻、家刻不如它们,图书零售量不如它们,书店家数不如它们多。但是,东昌书庄立足于刻书印书,发挥运河通航优势,将图书大量批发给南北书商,使东昌府图书广销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