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水浒传》的创作过程曾几度浮沉,施耐庵与刘基还有如此渊源


 创作|《水浒传》的创作过程曾几度浮沉,施耐庵与刘基还有如此渊源
文章插图
《水浒传》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相信大家都并不陌生。故事讲的是北宋徽宗年间,以宋江为首的三十六天罡和七十二地煞齐聚梁山泊,发动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最后被朝廷招安为大宋所用的故事。其中刻画的人物形象个性鲜明、呼之欲出,如正面人物:忠诚不二的李逵、见义勇为的鲁智深、正直英勇的武松、不甘屈辱的林冲、刚烈的杨志、机敏的阮小二、骁勇的花荣等,反面的形象有奸险的高俅、荒淫的高衙内等等。
 创作|《水浒传》的创作过程曾几度浮沉,施耐庵与刘基还有如此渊源
文章插图
宋江剧照
要想说明白长篇巨著《水浒传》的创作背景,还得从其作者的情况说起。关于《水浒传》的作者,史学界也有不同的认知,一说是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另一说是施耐庵编辑,他的学生罗贯中续写的。不管怎么说,施耐庵定是作者之一,我们去熟悉一下施耐庵的基本情况,对《水浒传》的创造背景一定会有很多的了解。
 创作|《水浒传》的创作过程曾几度浮沉,施耐庵与刘基还有如此渊源
文章插图
晁盖和林冲剧照
相传施耐庵生于元贞二年(1296年),去世于洪武三年(1370年),正处于元朝灭亡、明朝建立的动荡时期。施耐庵生于船家,从小对河湖港湾的水上生活就非常熟悉,这些经历正是《水浒传》中水泊梁山最基本的地理环境。他十三岁入私塾,十九岁中秀才,二十九岁中举人,三十五岁中进士,可以说顺利地走完了古代文人求学之路。“学而优则仕”,施耐庵接下来就在杭州做了两年的官吏,可是因为秉性耿直、不愿同流合污,于是就弃官而去,从此过起了闲云野鹤般的生活。期间与同样在江浙地区为官的刘基就有了交集,二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创作|《水浒传》的创作过程曾几度浮沉,施耐庵与刘基还有如此渊源
文章插图
扈三娘剧照
自古苏、杭地区就是文化盛地,各地艺人都会聚集于此来讨生活,自然会有许多生动的传说流传于街头巷陌。这其中有关宋宣和年间宋江起义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施耐庵。于是他决定以白话文的形式将这个故事记录下来,一方面便于这个故事的流传,更主要的是想以此来履行文人的使命,揭露统治者的罪恶和当时社会的黑暗。施耐庵搜集了大量民间的各种艺术素材,再参阅了许多历史文献资料,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再创造。
 创作|《水浒传》的创作过程曾几度浮沉,施耐庵与刘基还有如此渊源
文章插图
武松剧照
施耐庵先是将民间流传的智取生辰纲、杨志卖刀、宋江私放晁盖、宋江杀阎婆惜等故事情节进一步的铺垫衍生,然后再将史书典籍中关于宋江起义的记载加以文学提炼,进而创造出一百零八将的姓名和绰号,成功塑造出林冲、鲁智深、武松、宋江、李逵等一批替天行道的英雄形象。就在《水浒传》的初稿完成的时候,施耐庵所在的苏州爆发了规模宏大的反元斗争。反元起义的领导人张士诚听闻施耐庵的才华和名气,就派部将卞元亨去请施耐庵作为自己的幕僚,从此《水浒传》初稿的修改就告一段落了。
 创作|《水浒传》的创作过程曾几度浮沉,施耐庵与刘基还有如此渊源
文章插图
杨志剧照
随着元末几大起义军的态势发展,施耐庵越来越发现张士诚是个胸无大志之人,根本不可能成就一番大业,于是就以照顾老母为理由,辞职回家继续进行《水浒传》初稿的修改和完善。施耐庵在作品中渗透了平等、民主、自由的思想,将笔下的“强盗”变成了一个个为正义献身的英雄。相反那些在封建社会光彩夺目的王侯将相们,在这些正直、义气的农民英雄面前,显得特别卑鄙和丑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