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清代皇权与士人的互动,怎样造就中国传统学术文化的顶峰?( 二 )


 中国|清代皇权与士人的互动,怎样造就中国传统学术文化的顶峰?
文章插图
(王阳明故居)
 中国|清代皇权与士人的互动,怎样造就中国传统学术文化的顶峰?
文章插图
(四库馆臣 纪晓岚)另一方面,他们注重让新入关的外族统治者接受传统的汉族文化,将其儒家化,以实现文化上“用夏变夷”。因此,在顺治、康熙朝,朝廷中极力提倡恢复经筵。经筵是传统汉族帝王接受儒家教育的日常典礼,提倡经筵体现着汉族士人致力于实现儒家“道统”向皇帝“治统”的渗透,对满族统治者在学术上进行引导、规范和塑造。同时,本居于东北一隅的满族统治者接手庞大的中华帝国,也得改变思路来寻找合适的统治方式,他们响应儒家士人的要求,提倡儒学、尊孔尊朱、表彰经学。尤其在康熙朝,开博学鸿词科,征兆一些鸿儒士人到朝廷做官。而且,清朝统治者也兴办大规模的学术工程,号召有文化的江南士子为朝廷服务,整合士林,《明史》、四库全书就是这样的浩大学术工程。在这种双向的互动下,正统的儒家学术得到朝廷的支持,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文史君说:当我们提起清代学术时,总是会给他扣一顶文字狱禁锢思想、清代学者沉迷于无用考据学的大帽子。但任何历史事件之间都不是单向的作用,历史因素之间都会有相互作用,共同推动历史的发展。满族入关后,在文化上采取高压政策,兴起一桩桩文字狱。在这种情况下,清代学术受政策影响有很大的转向。但是,清代学术也是清代学者集体反思的结果,是面对现实做出的抉择。从很大程度上来讲,带有极强的自觉性。而且不可忽视的是,清代学者虽然沉迷考据,但是他们的确做出了特别扎实的学问,清儒在文史方面做出巨大的贡献,时至今日,仍是一座我们无法超越的高峰。参考文献:陈祖武:《清代学术源流》,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刘仲华:《明清易代进程中的学术反思与统合》,《北京史学论丛》,2017年。杨林:《试析庄氏史案对清初私家修史的影响》,《清史研究》,1992年第2期。(作者:浩然文史·烂柯人)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说明外都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