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时代|春秋时期,自诩为礼乐之国的鲁国,何以屡屡出现家臣叛乱?

一、春秋时期鲁国家臣叛乱的特点
春秋时期鲁国家臣叛乱有着显著特点 。
首先,发动叛乱的家臣主要是家宰与邑宰,表明家宰与邑宰自身实力是家臣叛乱不可忽视的因素 。
其次,从家臣叛乱所涉及的人物关系来看,主要是三桓与家臣之间,体现家臣叛乱与春秋后期鲁政下逮、卿权强大也有关联 。
再次,从地点上看,主要发生在鲁国,揭示出家臣叛乱与鲁国自身的社会政治特点密切相关 。
最后,从时间上看,主要集中于鲁国昭、定、哀时期,尤其是昭公到定公不到二十年的时间就发生了五次,表明这段时期鲁国政治与家臣叛乱也有因果关系 。
二、春秋时期鲁国家臣叛乱的原因
首先,春秋后期鲁国家宰与邑宰屡叛,进而执国命,与三桓专鲁尤其是季氏专政有密切的关系 。
先秦时代|春秋时期,自诩为礼乐之国的鲁国,何以屡屡出现家臣叛乱?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公元前609 年,鲁文公薨,东门襄仲杀嫡立庶,于是鲁公失国,大夫专政,“鲁由此公室卑,三桓强 。”《汉书·食货志》对鲁政下移亦有类似之记载,所谓“鲁自文公以后,禄去公室,政在大夫”是也 。
三桓强盛、公室卑弱的政局,导致早在鲁宣公时就已对三桓不满,东门襄仲与鲁宣公就曾密谋“去三桓,以张公室” 。恰值宣公薨,未能实施,襄仲反遭季文子驱逐 。《左传·成公十六年》记:“鲁之有季孟,犹晋之有栾、范也,政令于是乎成 。”到了鲁昭公二十五年准备驱逐季氏时,时人直接预言昭公必败,其理由是“政在季氏三世矣,鲁君丧政四公矣 。……靖以待命犹可,动必忧 。”
孔子亦曾言“禄之去公室五世矣,政逮于大夫四世矣 。”就是说鲁君自宣公以来,历成、襄、昭诸君丧失了执政之权 。故昭公出奔薨于乾侯,鲁人服季氏不怀君,晋国史墨评论曰:
天生季氏,以贰鲁侯,为日久矣 。民之服焉,不亦宜乎! 鲁君世从其失,季氏世修其勤,民忘其君矣 。……季友有大功于鲁,受费为上卿 。至于文子、武子,世增其业 。鲁文公薨,而东门裹仲杀嫡立庶,鲁君于是乎失国政,政在季氏,于此君也四公矣 。
以季氏为主的三桓世掌鲁政,为了抗衡鲁公室,不断扩充自身实力,季氏夺公邑卞就是见于史书记载的一例 。同时,三家也纷纷为自己采邑筑城 。公元前 566 年,季氏就开始大规模为费筑城 。
先秦时代|春秋时期,自诩为礼乐之国的鲁国,何以屡屡出现家臣叛乱?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左传》记:
先秦时代|春秋时期,自诩为礼乐之国的鲁国,何以屡屡出现家臣叛乱?】南遗为费宰 。叔仲昭伯为隧正,欲善季氏,而求媚于南遗 。谓遗:“请城费,吾多与而役 。”故季氏城费 。公元前 558 年,齐国攻打成,季孙宿、叔孙豹城成 。三桓虽为抗公室城采邑,形成“大都耦国”的局面,却客观上为邑宰据以反叛创造了条件 。
故三都之宰叛乱时,三家往往不能立即攻下,甚至费人围鲁定公与三桓于季氏之宫,情形危急不可谓不仓皇;郈宰侯犯叛乱,叔孙氏久攻郈邑不下发出了“郈非叔孙氏之忧,社稷之患也,将若之何”的感慨 。
要之,由于卿大夫执国政,其家宰与邑宰分别作为卿大夫全家事务总管和采邑事务的管理者,本应管理家族事务的家宰、邑宰们却凭借控制卿大夫家政的机会、插手国家事务,所谓“阳虎专季氏,季氏专鲁国”、大夫专国,士专邑”是也 。
故孔子总结说:“陪臣执国命,采长数叛者 。坐邑有城池之固,家有甲兵之藏故也 。”
其次,家臣自身政治经济实力的提高是其得以叛乱和执国命的重要原因 。
自鲁宣公失政、三桓执政以来,三桓多忙于家际、邦国之间的事务,对自身家族事务则很少过问,其家宰、邑宰俨然成了“主君” 。公元前535 年,孟僖子随同昭公使楚,晋人要求鲁归还所占杞田 。季武子准备将孟氏采邑成割给晋,为孟氏守邑的成宰谢息以守臣不敢丧邑为由,拒绝季武子的命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