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恨此身非我有 , 何时忘却营营 。夜阑风静縠纹平 。小舟从此逝 , 江海寄余生 。
在这首词里 , 我们可喜地看到他和自己和解的证据 。“长恨此身非我有 , 何时忘却营营”一句 , 其实来自庄子 , 庄子说“汝身非汝有也”、“全汝形 , 抱汝生 , 无使汝思虑营营” 。我们的身体并非我们所有 , 而是天地的聚合与馈赠 , 生长于世 , 不妨保全身体 , 保住天性 , 不要使思绪纷扰烦忧 。苏轼词里虽说着“何时忘却营营” , 却已然接受了庄子“汝身非汝有也”的观念 , 所有人的人生都非己所有 , 自己并非特例 , 也无需时刻记挂痛苦 。
时间加上有益的思考是化解痛苦的最佳良药 。三年过去 , 那个一开始郁结难舒 , 关注疏桐和孤鸿的苏轼;到后来已然将身心放置于沧海、宇宙与时间长河 , 他的眼光和心境逐渐放大 , 相应的 , 自己逐渐变小 , 变成了“蜉蝣于天地 , 沧海之一粟” 。人都如此渺茫 , 痛苦当然更加微不足道 。而他同时也可以辨证地内观:倘若江水不竭 , 明月长圆 , 草木生长不息 , 春花秋荣不尽 , 那我们的生命又岂有尽处?
他在《前赤壁赋》中写下的“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一句 , 正是他来黄州三年后 , 于痛苦中体验出的生命真谛;也是在与自然的共生中 , 悟出的万物运行变化的奥秘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在黄州的五年 , 他形成了独属于苏轼的宇宙观与人生观 , 形成了我们称之为“旷达”的自洽逻辑 , 就是在平淡和苦涩中找到一点甜的能力 , 将打击和悲剧当作人生之旅的心态 。所以以后再落笔 , 随手就是“人间有味是清欢” , 就是“人生如逆旅 , 我亦是行人” 。
黄州 , 是把他人生分为两半的地方 , 前半段 , 他是兢兢业业、为民请命的一代好官苏轼;后半段 , 他慢慢变成那个流淌在往后千年国人血脉里的苏东坡 。
惠州、儋州:此心安处是吾乡
苏轼从黄州被召回京城后 , 见到好友王巩 , 当时王巩也刚从遥远的广西被召还京不久 , 两人久别重逢 , 曾巩的歌姬柔奴唱曲助兴 , 苏轼问她:“广西是不是很艰苦?”柔奴回答:“此心安处 , 便是吾乡 。”苏轼当时大为感动 , 为柔奴写了一首词 。而谁知 , 这句“试问岭南应不好?”竟一语成谶 , 时过境迁 , 几年后 , 年近六十的苏轼也被贬到传说中的岭南烟瘴之地 , 流落惠州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再遭谪逐 , 他已全无当初流落黄州的哀怨 , 同样是看到梅花 , 初到黄州时是”梅花断魂“的穷途失路 , 来惠州却是”酒醒梦觉起绕树 , 妙意有在终无言“的平和通透 。
【诗词歌赋|苏轼:问我平生功业?做个人吧】在惠州 , 他写信给苏辙 , 说自己虽没肉吃 , 却可以买条羊蝎子 , 剔肉下酒 , 能吃上一天 , 满足感不亚于吃螃蟹 。
有一天他在惠州山间散步 , 走累了想找地方歇脚 , 但是亭子却在很远处 , 他想了好久如何才能走过去 , 突然通了:“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 , 他”如挂钩之鱼 , 忽得解脱“ 。鱼的纠结 , 在于担心上钩;而挂钩一刻 , 真正生死有命 , 无论是脱钩回海抑或就此往生 , 都是命定 , 无谓挣扎 。故此也不必忧了 , 也不必怕了 , 这时 , 才是真的”透了“ 。苏轼在那一刻 , 活透了 。日后再有雷霆万钧、刀山火海 , 他也能岿然不动 。
可惜命运没有放过“挂钩”的苏轼 , 没过多久 , 他又再被贬 , 这次的目的地是中原人“十去九不还”的绝地 , 海南 。
- 诗词歌赋|朱熹所称道的两个才女一个是李清照,另一个才女是谁?
- 纪晓岚|苏轼写在名画上的诗,流传多年,为何被纪晓岚痛批成:市井恶少语
- 儿子|苏轼临终前留给儿子一首诗,首尾两句完全相同,却成了千古名作
- 破例|苏轼从不写墓志铭,打压他的上级去世后,却为之破例
- 诗词歌赋|“异域”角度看唐诗——初盛唐诗歌中的西域与岭南
- 诗词歌赋|观宋填词165|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语人无二三,出自方岳诗词
- 诗词歌赋|孟国栋 孙晓磊丨也说“衡阳雁”
- 诗词歌赋|“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永用雨霖铃写尽成年人离别之苦
- 诗词歌赋|元稹大雪节气诗解读:积阴成大雪,依依惜暮晖
- 诗词歌赋|汉代无名氏的冬日相思:前日风雪里,故人从此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