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毒友谊”,比起早恋,前者更加可怕( 二 )
我们的目标不是让孩子承认这是一个坏朋友 , 而是要让他对这段关系进行深思熟虑的分析 。
咱们千万不要以为孩子小 , 就不会自己分析和判断问题 。
不贴标签的聊天方式 , 不容易造成孩子的抵触和反感 , 容易让孩子打开心扉 , 让他们把真实的想法告诉我们 。
● 了解孩子的内心诉求
在和孩子谈论这件事的过程中 , 我们也需要留心 , 从言谈话语间 , 了解孩子的心理诉求 。
文章插图
例如 , 我们来看这段对话:
妈妈:“大家都不喜欢他 , 你为什么喜欢跟他玩呢?”
孩子:“跟他玩我能遇到很多有趣的事情 , 平时我都遇不到 。 ”
看得出来 , 孩子在对方身上 , 是有所需求的 。
类似这样的信息 , 足以让我们反思 , 平时在教育的过程中 , 是不是遗漏了什么?比如 , 是不是平时对孩子的限制太多 , 导致他无法遇到很多“有趣的事情”?
在这个过程中 , 孩子既能吐露心声 , 我们也能发现家庭教育中的一些问题 。
当把孩子心理需求的“漏洞”补上时 , 他就不会再向外界索取了 。
他们在和朋友交往的时候 , 就会更加在乎平等、尊重、互爱 , “毒友谊”自然也会渐渐远离 。
● 帮助孩子制定“撤离”计划
【孩子的“毒友谊”,比起早恋,前者更加可怕】最后 , 一旦孩子已经决定要离开这个朋友时 , 这件事最困难的部分已经完成了 。
接下来 , 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个“撤离”计划 , 帮助孩子顺利离开毒友谊的控制 。
比如可以用渐进的方式 , 进行冷处理 , 通过逐渐减少在一起的时间 , 来慢慢淡化友谊的浓度 , 让有毒的友谊自生自灭 。
帮孩子结交真正的朋友 , 摆脱了毒友谊 , 我们还需要帮助孩子更好地结交朋友 , 别成为被默默放弃的”毒朋友“ 。
只有了解孩子各阶段友谊的变化 , 才能更好地对孩子进行引导 。
文章插图
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育与发展教授罗伯特·塞尔曼(Robert Selman)对250多名3~45岁的人进行了访谈和研究 。
他发现 , 在我们的一生 , 对友谊的认识和理解是变化的 , 大致可以分为相互重叠的5个阶段 。
初中生正好处于友谊的相互阶段 , 共享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
在他们眼里 , 友谊是一种持续的、亲密的、忠诚的关系 , 不仅包括为彼此做事情 , 朋友之间还会产生占有欲和排他性 。
所以 , 他们会说 , “他是我最亲密的朋友 , 当我发现他还和别人交朋友时 , 我真的非常难过” 。
这时候的友谊 , 对他们来说也是相互依赖的关系 。
孩子信任、支持朋友 , 在他需要的时候提供帮助 , 同时开始学会尊重朋友的自主性 , 懂得给予对方自由 。
这个阶段的孩子会说:
“他是我的朋友 , 我会坚定地支持他、帮助他 。 但我不会强制要求他 , 他有自己的想法和选择 。 作为朋友 , 我会尊重他的自由 。 ”
建立友谊的同时 , 让孩子和朋友学会分享和承担责任 。
懂得分享 , 才能赢得更多信任;学会承担 , 才能不依附于人 , 更加独立 。 这些 , 都能让友谊维护得更长久 。
- 越穷越生?25岁宝妈生四胎“无人理”,孩子喝凉水充饥
- 这6种会让饭菜含“致癌物”的习惯,你占了几个?为了孩子赶紧改
- 接连发生孩子误吞异物事件,家长该怎么办?
- 看看学霸的“草稿纸”,懂得自律的孩子,人生就像开了挂
- 色彩心理学提醒你:孩子如果钟爱这种颜色,可能是“抑郁质”人格
- 非遗展演各显神通,东城中心幼儿园的孩子们玩嗨啦
- 红薯和紫薯的好吃做法,外酥里糯,营养甜香,孩子爱吃的育儿美食
- 茄子搭配五花肉一起炒,鲜香味美,营养解馋,家中孩子特喜欢
- “我不管,我就要”,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家长该进行束缚
- “没挨过打”和“经常挨打”的孩子,长大后差距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