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他的这份判决,共473页52万字


宁波|他的这份判决,共473页52万字
文章图片
宁波|他的这份判决,共473页52万字
文章图片
宁波|他的这份判决,共473页52万字

  • “我们办的不止是案件 , 更影响着别人的人生 。 ”这是河南省济源市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庭长范红海对年轻同事们最常讲的一句话 。
  • 兼顾“天理国法人情” , 最大程度实现公平正义 , 这是范红海作为一名基层法院刑事法官的朴素追求 。 在多年的刑事审判职业生涯中 , 他主审了济源市涉黑恶犯罪第一案、公安部挂牌督办案件等多起重大疑难案件 , 并摸索整理出了一整套重大刑事案件工作机制和庭审经验 , 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人民法官对公平正义的孜孜追求 。

2019年2月 , 济源市检察院的同志开来了一个大面包车 , 车里装满了大整理箱 。 整理箱里装的是什么呢?是一个案子的两百多份卷宗材料 。 这个案子就是被称为河南扫黑除恶第一案的李含富等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 。 当时 , 范红海动员了刑庭所有同志 , 借了七八个小推车 , 一车车地把卷宗拉回了办公室 。
有同志开玩笑地讲 , 检察院这次可是送了个大礼包:这个案子涉案总计43人 , 查扣财产5.28亿 , 全国扫黑办挂牌督办 , 河南省一号案件……济源法院建院以来 , 还没有承办过人数如此之多、案件如此复杂的案件 , 办案人员经验不足、办案经费短缺、支持保障空前复杂 , 济源市人民法院甚至没有一个足够大的审判庭 , 让公诉人、辩护人能够同台参与诉讼 。
这样一个全省乃至全国关注的重大案件 , 谁来办?能办好吗?这不仅仅是对济源法院人办案能力的一次考试 , 更是对济源法院人顾不顾大局、敢不敢担当的一次政治大考 。 没有推诿、没有迟疑 , 院长韩轩、庭长范红海、青年法官王浩杰站了出来 , 这3名共产党员组成了该案最强合议庭 。 后来 , 院庭长担任重大黑恶案件审判长参与案件办理的做法 , 还被河南高院作为一条重要的办案经验予以推广 。
越是办大要案 , 范红海越是能沉下心来 , 就待在办公室里 , 一宿一宿地看卷宗、查资料 , 庭里的年轻人都熬不过他 。 “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人 , 如何恰如其分地定罪量刑 , 让罪大恶极之人受到严厉惩处 , 让心有悔改之人有改过自新的机会 , 这是很考验一个刑事法官的司法能力和社会经验的” 。 范红海始终坚持的原则就是依法裁判、不枉不纵 , 坚决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 。
这样的理念也一直贯穿李含富案办理全程 。 范红海和合议庭成员一起 , 量身定制庭审方案 , 坚持审判执行一体化工作理念 , 连续开庭18天 , 查明事实真相 , 最终汇成一本饱含着心血汗水的473页、52万字的判决书 。 考虑到执行需要 , 合议庭专门就涉案财产进行了庭审调查 , 在判决时用附表形式对涉案财产进行了明确 , 制作的财产清单长达20页 。 此案最终执行到位“黑财”近6亿元 , 真正做到了打财断血 , 一举彻底铲除了这一盘踞在当地20余年的黑恶势力 。 该案被全国扫黑办作为首批4起扫黑除恶典型案件之一向社会公开发布 , 刑庭被最高人民法院评为“全国法院先进集体” , 范红海本人被评为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先进工作者 。
参加审判工作的19年里 , 范红海总是冲在大案要案的审判一线 。 经统计 , 他累计主审了近1800件刑事案件 , 像老愚公一样 , 一步一个脚印地搬掉了大大小小1800座山 , 十年如一日地守护着一方平安 。
审理案件执行的是国家法律 , 但打交道的是一个个具体的人 。 因为涉及人身自由、刑轻刑重 , 范红海的刑事审判生涯中也曾经面临许多个“惊险一刻” 。 最严重的一次 , 是多年前范红海主审省院指定管辖的一件开设赌场案时发生的 。 在准备对该案被告人宣告判处实刑前 , 范红海接到了一个神秘来电 , 先是提出拿5万元钱换取被告人缓刑 , 被范红海直接拒绝 。 利诱不成 , 其又打电话暗示知晓范红海家庭住址和孩子上学的学校 , 以此进行恐吓 , 范红海仍未退让 。
几天后的一个晚上 , 范红海加完班准备回家时 , 看到自己停在路边的汽车玻璃上夹着一个信封 , 打开一看 , 里面装着一颗子弹的弹壳 。 “要说当时心里没有压力是不可能的 。 然而 , 我是一名法官 , 代表国家和人民的意志来行使司法职权 , 没有一丝一毫可以向犯罪分子妥协退让的余地 。 ”将相关情况向组织汇报后 , 范红海按照既定计划依法进行了判决 。 多年后回想此事 , 范红海一脸坚毅:“再面临这样的情况 , 我依然不会退缩 , 保有一身正气 , 便不怕诸邪加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