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有了好生态,不信成果出不来(解码·研发投入如何( 二 )

  刘静还有自己的顾虑:很多项目申请周期太长 , 每年还要检查成果 , 预算内的钱不能不花掉 , 也不能多花一分 , 这些程序都要耗费不少精力 。

  人才也是问题 。 课题组引进一位博士后 , 每年少说得10多万元 。 刘静只好从本科生中选择苗子 , 一路培养到博士 。 紧张的还有场地 。 刘静所在的低温生物与医学实验室最初试验空间面积不足40平方米 , 摆满了瓶瓶罐罐和仪器设备 , 做起实验来连个舒服伸腿的地方都不好找 。

  即便精打细算 , 仍然捉襟见肘 。 刘静从自己的杰青基金中分出一部分经费 , 又和产业界合作做课题 , 来支撑实验室运转 。 有一段时间我也犹豫过 , 生怕做不出东西 , 还耽误学生成长 。 刘静坦言 。

  改变

  开设绿色通道 , 资助经费使用约束小

  耕耘多年 , 刘静团队的研究逐渐受到关注 。 2013年6月 , 刘静团队把液态金属做成墨水 , 首次研发出纸上直接生成电子电路的技术;1年后 , 团队又成功证实利用液态金属修复断裂神经的构想 。

  彼时 , 一些国际团队纷纷投入资源 , 进入液态金属研究这片处女地 , 不时有海外实验室在国外顶尖期刊上发表成果 。 我们起步非常早 , 但如果停滞不前 , 别人就会迎头赶上 , 不趁势把研究做深做透 , 实在太可惜 。 刘静说 。

  随着液态金属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 , 要研究的问题越来越多 , 需要的投入也随之增加 。 2015年3月 , 中科院经过调研 , 决定给刘静团队450万元的院长特别基金支持 , 解了团队的燃眉之急 。

  这是中科院院长特别基金首次启用 。 相比一般项目需要申请半年甚至更长时间 , 院长特别基金开设了绿色通道 , 几周后 , 第一笔资助就拨付到位 。 让刘静更高兴的是 , 团队对这笔钱的支配度高 , 用起来约束小 , 临时想到点子 , 要买个设备、出差交流 , 只要项目研究需要 , 我们就可以大胆放心用 , 不必担心说不清、报不了 。

  2017年1月 , 中科院启动了前沿科学重点研究计划 , 刘静又被红包砸中 , 获得连续5年共300万元的资助 , 完全鼓励自由探索 。 不仅去掉了频繁的科研人员答辩机制 , 项目人头费占比也由一般的10%左右 , 提升到最高可达30% 。 刘静可以用更多的钱补贴学生 , 招揽优秀人才 。

  当时我的人事关系在清华大学 , 也曾听说该计划一般资助院士牵头的项目 , 料想自己肯定没戏 , 没想到中科院不拘一格 , 给了很大支持 。 刘静说 。

  有了稳定、宽松的资助 , 刘静团队的研究不断突破:2015年 , 研发出全球首个自主运动的可变形液态金属机器;2016年 , 首次揭示液态金属的自激振荡效应 , 拓展了液态金属机器的想象空间;其后 , 更是畅想用液态金属构成计算的核心逻辑单元 , 革新传统计算机的可能性

  不逐热点 , 自由探索 , 刘静团队在液态金属研究领域不断开拓 。 液态金属称得上我国向世界输出的原创成果 。 刘静自豪地说 。

  效果

  敢做、能做原创研究的人才成长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