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人类不进化出让自己在学习时分泌多巴胺的机制( 二 )
我就差一个我能够爱上,喜欢上的知识,
能够让我不断分泌多巴胺,不断刺激我学习的了。
你找准了你所热爱的文化知识谱系的定位了吗?
■首先呢,我觉得有必要科普一下到底什么是“多巴胺”。
和大众想象的不一样,多巴胺并不是一种“快乐物质”,多巴胺的多寡和快乐与否没有本质联系。
我举个例子,比如说我们在病人休克时会使用一种药物叫做多巴胺,没错,就是你理解的那个多巴胺,它通过注射入血,产生的效果是升血压。
再比如,帕金森病患者会使用一种药物叫做多巴,这种物质是多巴胺的前体,在进入大脑之后会被代谢为多巴胺,起到改善帕金森病的作用。
为什么同一种药物能起到完全不同的数种作用?这是因为多巴胺的本质是一种神经递质,它与我们在高中生物时学到的乙酰胆碱是同一类的。
神经递质起到的效果就是传递信号,就像是一个暗号一样,我举个例子,比如说我们组团跳舞,我喊节拍1的时候我抬腿,你抬手,那么这个节拍1就是神经递质,它在不同的情况下会起到不同的信号作用,在你这里是抬手,在我这里就是抬腿。
多巴胺在外周血的作用机制较复杂,而且与本题无关,我这里就略过。
多巴胺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更复杂,我这里简单地介绍一下到底哪些神经通路中会使用到多巴胺。
1.中脑皮质通路
2.中脑边缘通路
3.黑质纹状体通路
4.结节漏斗通路
第三条通路与非椎体系运动有关,用于调节运动的精细度,这条通路多巴胺多了会导致亨廷顿舞蹈病,少了会导致帕金森病。
第四条通路是下丘脑通向神经垂体的通路,与内分泌系统有关。
中脑皮质通路和中脑边缘通路其实在作用和路径上都是相关的,它们都是起源于大量感觉与运动神经的“交通枢纽”—中脑,并分别终止于高级精神活动中枢—大脑皮质,和复杂情绪活动中枢—边缘系统。
而奖励机制就存在于这两条通路之中,多巴胺能神经元能能够以正反馈的形式强化行为,这就是奖励,也就是大家通常说的快感。
多巴胺在这其中仅仅只是个信号分子而已,真正起作用的是这两条神经通路。
值得一提的是,中脑边缘通路的多巴胺能神经元亢进会导致一个很可怕的后果——精神分裂症,现在使用的大多数抗精神病药都是在抑制多巴胺能神经元,但它们无法精确命中中脑边缘通路,所以往往会导致帕金森综合症样的副作用。
上面都是离题的,下面才是答案:
人类大脑对学习机制是存在有奖励机制的,也就是说,你学习的时候中脑皮质通路的多巴胺能神经元会兴奋。
也就是说,其实每个人都有热爱学习的本质属性,只不过看你有没有发掘出来而已。
只不过现在人类的知识太过于复杂高深,导致学习行为的反馈很差,这降低了学习触发奖励机制的效率。
我解释一下,举个例子,你玩游戏,打100只怪,升一级,很明确,这就是反馈。
而你刷一百道题,你能确定自己升级了嘛?升了多少?这都不确定,所以反馈在这个过程里失去了。
加强反馈,可以有效加强你对学习的热爱度。
■你要明白国内的教育制度是为了分配有限的教育资源,也就是选拔,也就是为了难而难。现阶段如果课程和考试设计的让每个人都喜欢学习,都能有学习欲望,都能拿高分,那就是设计失败了,得推倒重来。
■你们没搞清楚,本质矛盾不在于学书本上的东西让你们不快乐,本质问题在于,学起来快乐的东西人人都能学会,因而不具备市场价值,只有学起来很痛苦因而只有少部分人能学会的东西,才有稀缺性,才能帮助你找工作挣钱
■不,学习是能够分泌多巴胺,可惜的是,我们现在所谓“学习”,其实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与习”。
我们在学校里所做的行为与其说是学习,不如说是记忆。而真正的学习——能够获得多巴胺的学习,应当是在实验中学习、在实践练习中学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学会的东西时常去练习能够获得快乐。古人将学和习两个字结合成一个词,是有它的意义的。
而现如今最接近这个“学习”概念的事物,是游戏。
这并不意外,因为游戏在远古时期就是被作为教育工具发明出来的,柏拉图对游戏的定义是——一切幼子为了能力提升需要而产生的模拟活动,可见游戏本身就是为了能力提升而被设计出来的。虽然我对“一切幼子”有歧义,不知道是不是翻译问题,我并不认为其他动物具备“游戏”行为,其他动物的行为应被定义为“玩耍”,因为其不具备逻辑规则,而游戏的一条重要定义就是其逻辑性。
我对游戏的定义是——有逻辑性且淡化代价的互动规则。去掉模拟性是因为我认为现如今的游戏已脱离教育性质,所以不必再对现实进行模拟。
是的,现如今的游戏已经不再作为教育工具存在了,而变成了“让人们体验学习所带来的那种快乐的娱乐工具”。
但是我并不觉得现如今的教育脱离游戏所代表的实践性学习法是错误的,虽然游戏这种实践性学习可以带来快乐,但它也有弊端,那就是低效。如果你每学一个知识点都需要去做实验,那自然比直接背公式慢的多。而我们人类的知识总量一直在不断增加,和当初的情况已是天壤之别,人类已经必须抛弃快乐而选择效率了。
所以游戏就让它作为古代教育的遗产,成为娱乐工具就可以了,在教育领域它已经退出历史舞台了。
【为啥人类不进化出让自己在学习时分泌多巴胺的机制】所以这也就是每当有人问我游戏产业会不会没落时,我都会呵呵一笑的原因,一个陪伴了人类几千年的行为会在你我这一代消亡?可能吗?假如人类没有了游戏,还能从哪里体验“学习的快乐”呢?
■你错了,人类为学习分泌多巴胺的机制进化的很成功。不信你看为啥这么多人喜欢玩电子游戏?
电子游戏,甚至扩大至桌面游戏(棋,牌)和大部分体育比赛。本质上都是学习,或者训练(重复学习)。
绝大部分哺乳动物都有“学习快乐”这个机制,比如猫玩线团,追激光笔,就是反复的学习训练捕捉活动物体。这就让它玩的很开心。这对于猫来说就是游戏,也就是学习。游戏的本质是“低难度和典型化的模拟现实”,它的运作机制是“认知特定信息并执行相应行为来应对模拟现实”。所以游戏即学习。
问题出在现存教育体系是个简单粗暴又过度功利化的东西。它只是塞给你一大堆信息让你试图记住,理解,并掌握它们。实际上没有大量研究人是如何接受信息的机制。早期很多科学知识的发现,都是有钱有闲的精英行为,比如研究炼金术什么的建立了化学的基础,很多出于好奇,就和玩游戏探索地下城一样。教育体系最大功劳是吧知识系统给理顺了。要说教育机制的设计,它还远未够班。
2000年左右有本畅销书叫《学习的革命》,该书认为互联网会带来学习的革命,因为互联网是个去中心化的平台,教育和学习的门槛变低了,信息资源变得极其丰富。至今为止的事实证明该书错了,庞杂无比的信息,人类无从下口,过度冗余和无用的信息占据了大量空间和通路。看看今天的就是例子。
电子游戏才是学习的革命,当然它的未来还太远,而且成功概率未知。今天的游戏只有个别少数有优秀的学习模式,比如《异星工厂》,可以学到程序化和工程师思维。其他即使是优秀的游戏,也还是在重复做文学绘画电影一类的东西。
而且游戏诞生的时代是资本主义强势时代,它过于商业化,这影响了它的发展。
■人类进化出了非常优秀的学习奖励机制,但是教育成功的把学习变成了惩罚机制,而广告娱乐游戏成功的把学习变成了上瘾机制。当然,这里的学习包括不限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
1、学习的全流程图解我之前在专栏里面写过关于学习进化论的系列文章,其中一篇就是学习过程的图解。这里就简单说明一下,想详细了解的可以去看专栏。混到大叔:大脑学习全过程图解
学习行为简单的说就是一种条件反射。
它对生物生存具有很强的积极意义,“一次学习,终生受益”就是它的最大源动力。
在上面这个图里面,大脑多巴胺的奖励主要集中在两个阶段。
(1)新刺激引起大脑注意的时候
这是因为收集足够多的新刺激,有利于生物快速适应环境。
(2)利用模型产生积极反馈的时候
这是因为学习知识建立模型,获得了有利的结果,对生存是有长期好处的。
想详细了解作用机制的,建议阅读相关脑科学书籍,如《重塑大脑重塑人生》2、不爱学习的负反馈既然,大脑明明有这么完善的奖励机制,为什么我们很多人却不爱学习?
答案也在学习全过程图解中。
那就是,我们的教育教会了我们“学习=失败、痛苦”的模型。
(1)机械的重复
重复刺激是大脑形成长期记忆不可或缺的手段。
但是,你如果一直重复一件已经做过成百上千次的事情,你的大脑就会消极怠工。
你的注意力会没法集中,你会开始犯错,你会神游物外。
最后,你会很容易疲倦,甚至感到无聊、痛苦、折磨。
大脑渴望的是新刺激,而不是重复刺激,相同刺激效果会不断衰减。
(2)利用模型产生负反馈
考试、分数、排名,学习逃不过的三个梦魇。
考试制度是一个有利于批量化生产的高效制度,却是一个对个人毫无弹性的僵化制度。
考八九十分算不算学得好?
正常来说,当然算学得好。
可是,我们有排名啊,一百分更好,一百分以上,好上加好。
只要还存在可以比较的对象,你就会有无穷的比较级。
现实中的比较还没完,想象中的“别人家的孩子”又在向你招手。
所以,在我们的教育制度里,学习就等同于“无穷无尽的重复刺激、无穷无尽的比较、无穷无尽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无穷无尽的挫败感”。
面对如此系统化的挫败感模型建立系统——教育系统,多巴胺又有什么用?
3、上瘾——学习奖励机制的大赢家你多久看一次手机?
你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是多少?
据统计,79%的智能手机用户会在早晨起床后的15分钟内翻看手机。
更离谱的是,有1/3的美国人声称,他们宁肯放弃性生活,也不愿丢掉自己的手机。
是的,毫无疑问的,我们很多人都对手机上瘾了。
我们不是天生就会使用手机,我们都是手机的学习者。
可我们没有或者几乎没有对手机感到“使用手机=失败、痛苦”。
在《上瘾》这本书中,作者把上瘾模式分为四个阶段:
触发→行动→多变的酬赏→投入触发:就是指促使你做出某种举动的诱因。触发分外部触发和内部触发。
行动:意即在对某种回拨心怀期待的情况下做出的举动。为了提高人们某种行为的发生频率,产品设计者重复利用了人类行为的两个基本动因:一是该行为简便易行,而是行为主体有这个主观意愿。
多变的酬赏:奖励的变数越大,大脑分泌的多巴胺就越丰富,人会因此进入一种专注状态,大脑中负责理性与判断力的部分被抑制,而负责需要与欲望的部分被激活。
投入:当用户为某个产品提供他们的个人数据和社会资本,付出他们的时间、精力和金钱时,投入即已发生。
这里面最重要的就是“多变的酬赏”!
刷抖音、刷、刷微博、刷朋友圈,这些上瘾行为,都是“多变的酬赏”的真实写照。
比如刷抖音,这个视频有意思,这个视频没意思,这个视频有点搞笑,这个视频有点神经病。
每一次,你点击下拉,就是一个完全无法预料的全新的刺激。
每一次,你都控制不住的点击下一次。
这就是充分利用我们大脑学习奖励机制的大赢家。
4、我们应该用游戏的方式去看待学习(1)让每次学习都有新的东西吸引你;
(2)让学习从易到难,把大目标分解成可执行的小目标;
(3)每次学习小目标的达成给予“多变的酬赏”奖励自己;
(4)减少比较对象、比较范围,增强成就感、获得感的正反馈;
虽然我想说不要和别人比较,和自己比较才是唯一有效的。(5)把学习和实践相结合,实践的成果才是学习最大的奖赏。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生命就是学习的产物,学习就是我们的本能。
如果你不爱学习,那么不是大脑的错,而是你学习的模型出了问题。
- 为啥女票特别爱玩手机?
- 为啥我接触手机后成绩就一落千丈(本人初二)?
- 为啥很多外地人在北京的地界混,却又歧视我北京人,这是啥心态
- 为啥人运气好的时候总是一直好
- 我报名了北京恩合教育 为啥签合同时候就是北京鹰视嘉言了?
- 年初总听说外贸是今年最难的行业,为啥现在反而总看到出口爆发的新闻
- 为啥越深入的学习法律,越觉得法律的漏洞越多
- 为啥部分学生宁愿花时间研究复杂的王者荣耀游戏机制,也不愿花时间学习正课
- 为啥要感谢老师老师这个职业是特殊的么
- 咋样反驳「女生为啥要学习要学历」这种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