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让你相见恨晚的记笔记方法( 四 )


思维导图作为一类常用的总结笔记,通常不会在讲座当时使用,而多在单元或主题讲座结束后整理笔记要点时出现。
一般来说,思维导图的制作需要记录者对笔记内容的整体把握较强,而且明确每个要点之间的逻辑,有时甚至出现多个核心,所以会花比较多心思。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组织性强的思维导图通常是横向的,如果整理完笔记后仍旧是竖向的话,说明讲座笔记可以线性记录,不需要重新整理为思维导图。
讲座的特点在于线性。我们且这样理解它4。讲座的内容只受到单变量——也就是时间——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是单调递增的——也即随着时间的推移,讲座也在往前进行,讲座内容逐项排列。另一方面,即使讲座内容不是线性的,讲座的输出一定是线性的;比如,当报告人提到并列内容时,他的提示词也会是「……以下几点:一,……;二,……;……」。
观察以上笔记模版并结合经验,我们可以发现当堂笔记要求的是记录效率高。它通常包括两部分要求,一是输入的速度快(高输入率),二是有效的信息多(高信息率)。无论如何,完全誊抄讲座内容是错误的,应该永远只挑有用的记。如果讲座的内容真的重要到一个字都不能漏掉的话,拷贝报告人的演示文件、录制报告的音视频或者把幻灯片拍下来都是行之有效的办法,不应该把时间浪费在抄写上。
高输入率是针对我们的输入速度可能跟不上口头报告速度的问题提出的,我们需要相应的提高速度,创建缩写和符号系统。高信息率则通常要求记录者粗略处理信息,再大块分区记录内容,此时仍旧以线性记录为主。当我们意识到线性的输入实际上是其他逻辑结构时,我们自然在消化和理解讲座了。按照经验来说,根据报告人的提示词联系要点间的逻辑是常见的组织方法,实时组织要点比较困难。
更一般地,分区通常也是线性的5,而笔记结束后还有更复杂的逻辑结构等待进一步处理。在这里,我们就可以有选择性地决定是否进一步处理信息,处理到什么程度,才能高效利用归档和检索系统。紧接着,笔记的结构决定了当我们回看笔记的时候,多大程度地复现所有的重点,能否呈现出比讲座本身更好的组织性,以及能否通过已有的笔记获得新的创意和理解。这就是更新和批注的重要性,也就是保持笔记常用常新的长期有效作用所在。
还有一个问题也是我通常被问到的,笔记应该选择纸质还是电子?电子当然也区分手写和键入,但是作为一个偏好硬笔在纸上的磨砂感的人来说,我的首要选择还是纸质笔记。另一方面,朴素的纸笔必然带来了检索效率的失落,因此纸质笔记也要配上合适的检索标签和有效的分类归档才能像电子笔记一样高输出。在这件事上,尽管有一些差异,但根据输入效率和输出效率来权衡一般都能够找到合适自己的方式。
另外,关于笔记本的分类,我的方法是系列课程(通常在30节以内)使用单独的笔记本,其他感兴趣的作为「其他」不再细分。而关于笔记本,(国誉)方格纸或notability是不错的选择。
在进行这一节之前,我还是想强调一下做笔记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听完了没听懂,讲过了记不住,抄完了找不到的问题,所以下面要介绍的是经过实践后常用且有效的技巧。
一目了然的颜色指标尽管颜色指标这件小事被提出过很多次,它仍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具体来说,颜色指标起到的两个作用:分类和统一。
建立方法很简单:
同一性质的要点使用同一颜色性质和颜色的对应要明确和统一颜色使用不应超过四种我个人的经验是:记录笔记使用黑色硬笔,批注思索使用蓝色硬笔;高亮使用黄色表示重点、橘色表示疑难、蓝色表示引起思考。



值得注意的是,这套统一的颜色体系我使用了近10年,已经烂若披掌。这样的直接结果,就是在任何一个系统进行检索时,纸质笔记可以视觉过滤,而电子笔记可以标签过滤,搜索效率都很高。进一步的结果是,当我野心勃勃地想要建立个人知识体系的时候,这10年内的知识都可以被串联起来装进去,建构的损失就少了很多。
性质和颜色的对应关系,在我还没有联络和统一各笔记本时,会被写在笔记本扉页(目录页);一段时间熟悉了以后,就可以跳过这个步骤了。
实际上,在文件分类时,对颜色的数量限制并没有这么低。在做纸质笔记时,我强调使用不超过四种颜色,是由于颜色指标作为视觉区分的表现形式,会因为数量过多而降低过滤速度和正确率;如果是统一使用电子笔记的标签系统,可以根据文件分类的原则来使用颜色标记,不必受四种颜色的限制。
烂熟于心的缩写和符号系统在这里,我们把有条理、有组织、不零散、不临时的固定组成称为系统。和颜色标签一样,我们需要的是一组常用的习惯符号。不过,缩写有这样的尴尬情况:当时知道是什么意思,过后再看就不记得了;如果都同时写下本意和缩写,那么就没有缩写的意义了。针对这些问题,一些可用的方案是:
使用其他系统常用的可查询的缩写和符号,比如数学语言中的任意、存在、使得、无穷、等价于等,都可以成为普通讲座所用。使用英文缩写,或者其他你熟悉的语言。英文短语简写成首字母,长单词只留下辅音;汉语缩句,只写重要的句子成分。比如withrespectto写成wrt,colloquium写成cqm。画图和使用箭头。表示关系时画图比长句的可视化效果更好,而箭头对于表示影响和推移都有很清楚的作用。使用临时的缩写,在讲座的间隙补充含义。有的时候的确会在一堂课上听到很长的一个词重复多次,比如「homeomorphism」或「单参微分同胚群」,这时候可以在页眉或CornellNotes的queue栏写下缩写和含义。总而言之,只要保证缩写之后还能看得懂,同时又提高了输入效率的话,一套缩写系统就是行之有效的。



便于回溯的归档和检索体系不知道大家是否有突然需要翻找笔记本里一段话的经历,如果字迹太潦草,或笔记太散乱,就会失去翻找的冲动和复习的欲望。
我是一个草稿纸也要写标题和日期的人,所以两年前兴会神到的灵感现在还能找得到——这显示出资料归档的重要性。根据我们前面的原则,笔记要看得懂又要找得到,我们就需要一组显性的映射,指哪打哪。因此,我们引入结构指标:
扉页包含目录、索引、缩写和符号含义。目录页和标题行要突出表示。建立其他重要索引,如图表和表达式。使用缩进与标号而不是花括号来表示分总和总分结构。同系列讲座放在同一类型的笔记本处,如同色系封面。


电子笔记可以自动生成目录,而对于纸质笔记,我通常会给第一页(目录页)留白,以方便整理笔记时标记索引、备注缩写或者添加序言。为了突出标题,我通常会让它横跨两个自然行;讲座题目或者第一级标题放在页眉位置,余后各级标题依次缩进。利用方格纸的「标尺」,各级标题能够得到清楚的展现,因此笔记更整齐,结构更强。在前面我提到过,讲座的多是线性纵向的,当我们需要表示结构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利用横向缩进,来表现标题的层级。另外,除了页码,其他需要检索使用的内容,比如图表和公式,都可以酌情添加索引(所谓酌情指的是需要再使用的内容),这样在讲座过程中的回顾能够迅速找到位置,提升记录效率。关于高亮和索引是在讲座过程中随手进行还是整理笔记时再进行,我的建议是:如果讲座特别复杂,知识密度又很高,导致听众很难回想的话,就在讲座过程中加上;否则还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听和理解更有效一些,高亮和索引可以留待整理阶段。
更新和批注的空白要保证笔记本具有长久的生命力,我们就需要时不时给它打点鸡血。在我初中的时候,我偶然在某处学到了笔记本不要写满,要给两旁留白的技巧。由于知识的输入是线性的,所以我们的知识都是逐渐增长的,拿着积累的知识再回过头看之前的笔记,常常会得到更新。我多会用笔在旁边记录下这种碰巧的恍然大悟。又或者,当报告者发现自己所作内容稍有纰漏的时候,空白就提供了更正的余地。实际上,页旁的留白不需太多,毕竟笔记主体仍然是基础部分。如果需要更新的内容太多,纸质笔记可以使用便利贴,电子笔记可以使用超链接。



学有余力的再整理在我刚刚结束只在书上做笔记和批注的时候,我犯过一个很严重的错误。我会把所有内容重新排版,都按照整齐的结构抄到新的笔记本上。甚至在初用notability的时候,由于移动笔记方便了很多,我又重新沉迷于这种浪费时间的排版工作。但是由于这种工作太劳心费力,我一度放弃了整理笔记本的计划。整齐的笔记虽然讨人喜欢,但并不是最好的笔记。我们应该明确的是,整理笔记指的是进一步处理信息。尽管重新排版也意味着处理,但是排版起的效果是使知识要点的结构性更强。如果消耗太多时间,导致结构过多或层级过多,都会影响知识的消化速度。而回到我们本文的最初,考虑笔记的目的,如果笔记是为自己使用的,就应该利用最少的时间压榨出最多的使用价值。
解决笔记中模糊不清的内容,比如含义不明的缩写、逻辑不清的箭头或是高亮标注的疑难。改善记录时的组织结构,使其达到高效查询的目的。将笔记初整理持续贯穿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在记录笔记时养成良好的记录习惯,在阶段或单元或间歇结束时稍作整理,而非一口气整理完所有笔记。不只局限于讲座本身,结束阶段性的学习之后,可以联络各单元要点,或将本主题与其他课程的知识结合。另外,尽管卸除无效信息能够提升有效信息率,但完全剥离知识点也不能使知识的利用率达到最高,也就是说突如其来的纯知识会使人丧失学习的乐趣。有这样的实例,一本记录所有物理常数的小册子,或是一页记录本章所有定理的cheatsheet。由于它们的作用类似于字典,它们更适合成为附录而不是笔记本身。讲座的例子工具都搞到手了,就该赶快试试。针对不同的讲座,笔记也应该对应调整。
在线公开课在线公开课时长多为45分钟一节,两节一个主题。它是我们在学校课堂外获得专业知识最直接有效多途径,因此重要性很高,相应的笔记内容也是几种类型中最多的。不仅如此,在线公开课可以反复查看,来回播放,因此也不存在因时间过紧而错过内容的担心。常见获取在线公开课的渠道包括:网易公开课、Coursera、edX或者MOOC、MITOCW以及其他高校的opencourse、哔哩哔哩或Youtube等。实际上根据我的经验,对于专业课程,源不需要太多,但质量要很高。系列课程听完需要花很多精力,有条件的人最多可以把一学期(也就是三到四个月)的课程压缩到两个月,我压缩到最短的时间也需要足足一个月。因此如果对于没有质量保证的课,听完试听课后发现不适用于自己的当前知识储备导致跟不上进度、讲解不够细致或是音视频不够清晰等问题再挑选其他网站的话,通常会浪费比较多时间。根据授课学校来挑课程,通常会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一般来说使用国内公开课网站能够保证字幕是中文的,适应大多数人的语言习惯和知识基础。经过一段时间对英文专业词汇的适应后,就可以进一步投入到世界高校的公开课程学习中(当然国内也不乏讲解细致形象的课程,比如梁灿彬老师的课,质量贼高,人又可爱,小学生听了都说好)。在线公开课实际上是一种很省时间的课程,它资源开放,时间灵活,对于我们无穷的好奇心总能够在短期内牵萝补屋。针对在线公开课,我们的笔记也可以相应调整:
先找到讲义。大多数课程都有老师派发的讲义或根据的教科书,在这些基础上我们不需要直接抄写重点,只需要勾画标记,减少许多工作。除了校方资源或教授的个人主页,还有一些学生自建的讲义收集网站可供查询。图表增加批注。很多时候,教授的板书都是讲义上的重点,但是一堂45分钟的课他却会花十几分钟来讲解一张图。一般来说,图像的可视化优势使它比文字的笔记更能够增强理解,因此针对图表的说明更应该记录。强调复习板块。正是由于时间灵活,听到忘乎所以,可能一口气连着四节课。按照正常的课程安排,四节课是两个星期的内容,很容易导致学生听了后面的忘了前面的。在每节课前,有的教授会先进行上节课的回顾,这类复习应该作为特殊板块标记,它们通常包含着上节课的所有重点。标记练习和作业。在线公开课的另一个特点就是,没人逼着你写作业(即使使用Coursera这种标记了作业死线的网站,不写作业也不会产生外部压力)。除了通过自律处理以外,解决一些上课时遇到的问题或许比直接写作业是个更好的切入点(毕竟你是在解决自己的问题,而不是别人的)。使用交叉引用。教授通常会提到之前的某个重点,来延伸或补充内容。无论是纸质还是电子,只要做好了索引,交叉引用都能够帮助你在短时间内联系上文,提供背景。电子笔记使用超链接进行交叉引用,纸质笔记不能自动跳转,但我们仍然能够通过索引迅速找到锚点。学术报告学术报告一类指的是针对学科动态或研究成果做的报告。其时长多为90分钟或120分钟,知识密度高,而且不具有可重复性。很少有人莽撞地扎进专业不相干的领域深水区。一般来说,我们会遇到的讲座都是报告自己感兴趣的主题,或是报告人名声在外,前来做一个有趣的科普介绍。这类讲座需要提前做好准备,不然只能「朝圣丁肇中」6了。由于学术报告只有一次,我们应该给它创造可重复性。利用notability来录制音频,能够帮助我们把精力从不必要的抄写转移到理解讲座本身上。除此之外,学术报告的笔记还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