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成为聪明的人

提高认知能力是变得更聪明的途径之一。千万不要用「智商」,更不要用智商测试的结果来衡量自己是否聪明来衡量自己是否聪明。在现代社会中,你是否聪明,你与他人之间的差别,是认知能力的偏差带来的。
认知是人类认识事物的过程,对外界事物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视觉,是人类生理上的信息输入,而认知则是大脑对输入进行加工后的高级处理。
所以,提高认知能力就能让你成为聪明的人。
拿职场举例:
人在职场的升级之路通常是这样:员工——\u0026gt;中层管理——\u0026gt;高管——\u0026gt;VP级——\u0026gt;创业成功CEO——\u0026gt;投资人。投资人的认知能力算是顶层,因为投资人需要有足够的能力去对行业趋势进行预判,知道未来的方向,从而去发掘有潜力(成功概率高)的公司进行投资。
每一层的认知能力都有不同,越高层次认知能力越强。有的人可以跳跃式上升,有的人仍然卡在某个阶段难以上升。那么你在哪个层次?是否有思考过如何改变现状?
下面简单介绍认知升级的几个典型要素:
1.对自我的批判从「我知道自己是对的」升级为「我怎么知道自己是对的」。
这是两种思维方式。
「我知道自己是对的」,是大多数人的下意识反应,在做决策的时候,会主观意识层面认定自己是对的,源于自我无条件的信任自己。
「我怎么知道自己是对的」,是批判性思维的典型表现。
在主观意识作出判断后,先不急着下定论,而是对结论进行怀疑,我一定就是对的吗,我是如何确定自己是对的。在判断的过程中,我判断的依据是什么,我的信息来源是否准确,还有没有遗漏。
前者是「快思考」,后者是「慢思考」。
快思考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适应生存而演化出来的一种能力,表现为看见风吹草动就要跑,可能里面藏着老虎,在古时候,那些不跑的都被野兽吃掉了。别人和自己的观点不一致,会下意识的反驳。
被人冒犯了,会立刻愤怒,进入战斗状态。就好像智人在部落时代,别的部落的智人进入你的领地,对你造成了威胁。
快思考在人类没有解决基本的安全问题的时候非常有用。但在现代社会,人类的生存、安全问题也已基本解决,大街上、办公室也不可能会出现野兽。所以这种快思考在面对复杂问题的时候就会力不从心,无法适应。
慢思考在现代快节奏的信息时代中则更为有用,多问几个为什么,而不是立刻根据直觉做决定。直觉可能是对的,也可能是错的。用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就能得出更为可靠的结论。当我逐渐让自己不要依靠直觉来判断的时候,我发现许都事情没有表面上这样简单,而且还能控制自己的情绪。
不要把解决方法当作是问题本身。
这句话的意思,一旦遇上问题,不要立刻去寻找解决方法。而是先思考,这个问题是不是表面上的问题,是否还存在更深层次的问题。假如一个创业公司在研发新产品的时候,需要抓紧时间研发完成,但你发现你的员工开始准时下班的时候,不再努力工作的时候,你可能会觉得问题是出在员工身上,如果你仔细思考一下,为什么员工会准时下班,而不是努力把工作做得更好,在公司加班创造更大的价值。有可能是员工家里有事,也有可能是员工并没有理解清楚公司为什么要赶时间。或者是其他什么原因。
2.跳出思维局限性理解人类在进化过程中,由于大脑进化跟不上技术爆炸导致的思维局限性。
众多事实表明,环境变化太快,而自然选择(大脑的进化)却没有及时跟上脚步。
现代人类的大脑在20万年前进化成功。
然而,我们的脑容量在20万年前开始就不再增长。那么,为什么人类的大脑没有变得更大呢?这可能是因为脑容量的增加会增加新生儿出生时的危险。另外,我们的大脑是一个耗能大户,它要消耗身体近20%的能量,如果再增加脑容量,人类可能无法负担大脑的能量需求。
科幻小说《三体》中提到「技术爆炸」。人类在三百年前进入工业革命,在几十年前进入信息革命(第四次工业革命),近几年则到了人工智能时代,在20万年这个尺度上,无论是几百年还是几十年,如果按照比例算,连一瞬间都谈不上,所以才有技术爆炸这个说法。
前面提到「快思考」是一种进化导致的思维局限性。
认知科学家梅西耶和斯珀伯写道:「理性是人类进化而来的一种适应性特征,是为了帮助个人能够适应高度社会化的群体生活。」
人类进化出理性并不是为了解决抽象、逻辑问题,也不是为了帮助我们从杂乱的数据中获取结论,而是解决在群体协作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如果人类早期要合作的群体都是一群非理性的人存在,那么这个群体的命运最终难逃内讧而解散。想象一下这种场景,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最聪明那个,并且非常情绪化,认为别人都是弱智,那么群体在一起商量事情的时候,基本上都是以吵架开始,群架结束。
如果理性是为了解决抽象问题、逻辑问题,那么人类大脑就不会存在那么多的认知偏差(直觉和偏差),例如「光环效应」、「锚定效应」、「幸存者偏差」等。
3.批判性思维能够独立思考,不人云亦云。
首先是会质疑。
对方的观点是否有利益关系,基于什么样的出发点和目的会这么想。
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有多少,背后可能藏着哪些可能的真相。
书中的作者是在什么时代什么背景下得出这样的结论。
我们所掌握的信息是不是一面之词。
我认同对方的观点是不是因为对方和我的观点一致。
......
其次是收集信息。
和对方利益冲突的另一方有什么信息。
和作者观点不同的其他人是怎么说的
有哪些利益相关者,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样的,如何交易的。
......
接着综合分析。
整个事件中收益最大的是哪一方。
这件事情对我有什么影响。
我需要如何应对。
这样就完成了一次独立思考的过程。
4.知道自己要什么使用App查看完整内容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App中查看
??App内查看|关于什么是「聪明」,之前写过这么两段话:1.「什么是聪明:一是信息量的问题,足够多的量很重要;二是从信息点跳跃到邻近多个信息点的能力(越远越好);三是抽象能力,能把事物具象化解后抽离本质(和第二点有重叠);最后的聪明是「智慧」,可能是世界观的一种达练。」2.「任何『门槛』都可以归结为两类:「硬天赋」(指类似智力、身体条件,甚至家庭环境、金钱这种非自身决定可否拥有的素质),以及,无差别的人类必要劳动时间。」关于这个话题,后来想了几次,也和朋友闲聊过。总觉得说出了些内容,但没完全触及本质。加上我总被人吐槽sapiosexual,所以,就试试看能否把这件事一次说个清楚。什么是智力人类对聪明,或者说「智力」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过程。目前主流的智力模型,是以研究该领域的三位科学家命名的Cattell–Horn–CarrollTheory(简称CHC理论,注)。1963年,Cattell和Horn两人提出了Gf-Gc理论(「流体-晶体」智力理论);三十年后的1993年,JohnCarroll在《人类认知能力:一项因素分析研究》一书中提出了认知能力的「三层次」理论;到了2000年,KevinMcGrew提出了整合两者的理论,并且在2005-2012年这段时间又和其他几位学者延伸了这个框架,形成了目前最主流的CHC理论模型。流体智力与晶体智力1963年CH二人提出的「流体-晶体智力理论」很有意思(注)。它把人具有的智力分为两种:流体智力(fluidintelligence)和晶体智力(crystallizedintelligence)。「流体智力」是一个人生来就能进行智力活动的能力,它依赖于先天的禀赋,不受过往知识所限,是学习和解决基本问题的能力。数理计算、归纳演绎、知觉记忆、图形识别等等能力都属于这一类的能力。而「晶体智力」受后天的影响较大,主要表现为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技能去吸收新知识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流体智力一般在二十几岁达到巅峰,然后就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减退;而晶体智力在人的一生中一直在发展,它与教育、文化有关,并不因年龄增长而明显降低,只是当有一天,你学习的速度已经赶不上遗忘的速度时,它才会开始衰退。另外,两者当然并非毫无关联——流体智力高的人,也会能以更快的速度来增长自己的晶体智力。这个过程,就叫「认知」。智力的维度CHC理论把智力分成了九个维度,分别是:理解-知识能力(Compreension-Knowledge):包括一个人获得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沟通这些知识的能力,以及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推理的能力;流体推理能力(FluidReasoning):包括利用不熟悉的信息和流程,来推理事物、行成概念、解决问题的能力;数量知识(QuantativeKnowledge):理解数量概念和关系,运用数量符号的能力;阅读与写作能力(Reading\u0026amp;WritingAbility):包括基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短期记忆能力(Short-TermMemory):是即刻理解和掌握信息,并在秒级的范围内使用它们的能力;长期记忆和检索能力(Long-TermStorageandRetrieval):是存储信息,并在之后思考的过程中顺畅地检索、取回的能力;视觉处理能力(VisualProcessing):是以视觉的方式感知、分析、合成、思考的能力;包括存储和取回视觉信息的能力;听觉处理能力(AuditoryProcessing):是分析、合成、分辨听觉刺激的能力;包括在非理想环境内处理声音的能力;处理速度(ProcessingSpeed):是自动执行认知任务的能力,特别是在压力下保持注意力集中的能力。需要说明的是,这9类能力并不完全独立,而是存在相互作用的。它们很大程度上由大脑中不同「神经回路」所控制,于是它们也就代表了人类最基础的「聪明」与否。生活中可见的「聪明」由于工作原因和个人偏好使然,我周围很多人都可以算作广义的聪明。他们也以大学终身教授、创业/企业家、媒体记者、金融交易员、舞蹈表演者、基金投资人、画商和艺术家、甚至家庭主妇等各样的形态存在着。如果想想上面的定义,再结合他们身上的一些特点,我觉得「聪明人」身上往往能见到的品质有:1)「硬」智力:不管是数量运算能力、视觉识别能力、听觉识别能力、阅读和语言能力,他们都在至少一个维度上比较擅长。夸张的例子可能来自我的高中,当年班里坐在我右前方的同学,总是在数学考试我刚完成填空题的时候,就基本可以交卷了。并且,他经常受到老师的特殊对待,可以不在试卷上写明每步运算过程——他的大部分计算是在脑中直接完成的;2)知识节点间的跃迁能力:这是「聪明」另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和聪明人交谈时,你总能觉得当你说出一句话的时候,他们会在脑中进行几轮的运算,然后给出一个答案。这个过程往往就是在不同的知识节点和行业领域中跳跃的过程。做到这样需要两个基础:一、脑中的知识节点要足够多(量的积累);二、将它们联系起来的能力要足够强——知识节点变成了网状结构;3)归纳与演绎能力:归纳和演绎几乎是我们认识事物和理解世界最核心的能力。归纳是由「个别」抽象到「一般」的过程,而演绎则相反。生活中我所见过的最聪明的人,往往能通过对一两件事情的深入研究,而掌握这个世界运行的基本规律,并将这种规律平移到其他领域里,很快地又能建立起对新事物的理解。于是你可以看到一类非常聪明的人,在看似截然不同的领域里都能做出很好的成绩。ElonMusk曾说过一个「firstprinciplevs.analogy」的原则,就和这个有些关系;4)综合判断和理解能力:有了前三点之后,人自然会形成一种综合的判断理解力。在我看来,拥有这种能力的人有一个最大的特点,那就是他们知道·:这个世界是复杂的,不是简单联系的,是由多个因素决定的。这种思维的反义词,是「一因论」:他们总倾向于总结出「A导致了B」、「C的成因是D」这样简单的结论,而无法认识到事情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力。这和我们大脑的运作方式非常相关——人类是非常喜欢「因果」的,因为这是能耗最少的理解事物的方式。这就是基础逻辑学里correlation和causation的概念。能看透这点并在生活中践行的人,往往是对世界有着综合理解的。上有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叫,「聪明和智慧的区别是什么?」,在里面@东东枪老师答道:「据我看,聪明往往是方法论层面的机巧,智慧则往往是世界观的高超」。的确,到了这个层面,「聪明」的含义已经延伸到智力之外了。检验一个人对一件事是否有综合全面的理解还有一个方法,那就是看TA是否能给别人讲清楚这个话题。想想你是否能给一个11岁的孩子解释清楚「什么是火?」——这不是我拍脑袋的思想实验,而真的是一个已经举办四届了的科普活动「TheAlanAldaCenterforCommunicatingScience」(注)。他们每年都会选择一个主题,例如「什么是火?」或者「什么是声音?」,要求参赛者以11岁孩子能理解的语言解释这个问题,然后由几千个五六年级的小学生来评选谁解释的最好;5)高运算速度:好了,终于看到最好理解的一条。上面提到的各种硬智力门槛与认知过程,有的人做不到,有的人能做到,有的人能快速而轻易地做到。嗯,生活就是这么残酷。约翰·纳什、徐皓峰与AlexHonnold事实上,上面所述的各种概念,都是局限在「智力」这个层面的。但我们都知道,「智力高」和「人生成就高」的相关性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强,而生活中的「聪明」往往含义更广。生活中,我佩服的聪明人有三类:第一类我把他们称之为「约翰·纳什」类的人。对大师无不敬的意思,这里我只是想强调,生活中有一类人是「硬智力」很高,而其他方面有颇多不完美之处。不过我一向认为,无论是简单的「智商-情商」二元论,还是普通人常说的贬语「书呆子」,都不过是为了寻求一种内心平衡感的说辞罢了。对于天才,本就不该用世俗的标准去对待。有时我们对这类人的仰视,就如人类喜欢天然的美女/男一样,是一种对造物主的隐性崇拜。第二类,是「徐皓峰」这类的人。如果你不知道他是谁(很可能),他是一个很好的编剧、导演、作家和老师。徐老师注定不是陶哲轩那样智商200+的天才(这个说法其实不完全准确,关于智商这个话题我们留到最后再说),但他由于自身的经历、努力和际遇,发展出了非常独特而迷人的知识体系和世界观。在生活中,和这种人聊天或交际,往往收获是最大的,毕竟陶哲轩或者尹希这种人和我们没什么聊的(不信你看的采访)。在漫长的岁月里发展出深刻的知识结构或技能体系,其实是我们普通人最可能(或者说唯一能)走通的路。如果你的「硬智力」不差(平均值以上就好),那么你能建立的所有竞争优势,基本都会来自于「无差别的劳动时间」。这虽然有点鸡汤,但也是最符合逻辑的。只要贡献足够多的时间,你的底线就是一个极致的匠人——虽然成不了一代宗师,但人类千年的历史里,能称之为宗师的又有几个呢。第三类,则是前两类的集合。传播负能量的时候终于到了——如果聪明人下苦功夫再加上一些好运气,他们所达到的成就是常人不可想象的。我已不想举什么FacebookCEOMarkZuckerberg或是理论天才+金融大鳄JamesSimons和D.E.Shaw这样的例子了,google一下AlexHonnold这个名字(或者看注的链接),你就能看到一个罕见的天才,用科学的方法、刻苦的训练、极度的热情、天赐的运气,达到了什么样的高度。聪明人的窘境歌颂了半天「聪明」是多么伟大,来说说它的副作用。事实上,聪明是有很多坏处的。科学研究表明(注),儿童时期(10岁)的高IQ跟成人(30之后)的成瘾性药物滥用有显著相关性。此外,极聪明极富有创造力的人得躁郁症的可能性也更大。聪明人对日常事务也有更多的担忧,以及对过去失败或者窘迫的场景念念不忘。他们过多担忧这些小的问题,使得自己的焦虑感远超常人。就像海明威说的:「聪明人的幸福感,是我所知道的最罕见的东西」(注)。抛开这些问题。我周围「聪明」的朋友里,有两种现象是非常常见的:1)心理学里有一个现象叫做「冒充者综合症」(impostersyndrome,注)。意思是,那些被社会定义为成功人士的人常常有一种状态是:虽然被外界认同,但内心总觉得自己配不上别人的赞美,容易低估自己的成就,将成就归功于运气等客观因素,总觉得自己是「骗子」或者「冒充者」。他们常常担心被「识破」,或者「假面具」被撕下;2)而并存的是,他们会陷入「自我中心偏见」(MysideBias)里。正因为这类人天资聪慧又取得了不少成就,于是每次成功都加深了TA对自身方法论的自信。这类人容易固执己见,或者陷入自己的认知框架里不能自拔。聪明人也更容易陷入到「赌徒谬误」里(Gambler’sFallacy)——一种觉得如果一枚硬币被掷10次都是正面朝上,那么第11次反面朝上的几率就变得很大的心理状态。但这实际上是错误的。然而聪明人对自己的判断过于自信,所以也更容易走到这样的陷阱里。这也是我和朋友们常聊的:不依赖聪明做事是很难的;突破自己的框架是很难的;承认自己的弱点也是很难的。写在最后写到这里,已经尽我所能地把「聪明」这件事讲得清楚了。还有一些事情,写在最后:首先,智商与智力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实际上,我们生活中使用「智商」的时候,往往都是错误的。智商本来就分为「离差智商」和「比率智商」两种。此外,谈离差智商的时候一定要附带说明标准差是多少,否则数字毫无意义。关于这点不想多说,注的链接有更多的解释。然后要再次强调,「聪明」和「成就」的正相关性是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高。只要智力在平均水平,通过其他形式的努力是完全可以做出影响力足够大的事情的。第三,文章混用了很多次「知识」、「技能」与「经验」这三个概念。他们直接有什么区别和联系?也许可以作为读完文章的额外思考。最后,就像AmazonCEOJeffBezos那个人尽皆知的故事所说的:善良比聪明更重要。请谨记这一点。当然,这句话可能只有聪明的人才有资格说吧。参考文章:https://en.wikipedia.org/wiki/Cattell–Horn–Carroll_theoryFluidandcrystallizedintelligence如何辨认身边的聪明人?-谢熊猫君的回答哈佛最年轻华人教授:少年班给了更多选择,弥补中国教育短板有哪些人堪称「神人」,却不为大众所知?-ifeegoo的回答太聪明有什么坏处?-社会心理学你不知道的“高智商的坏处”|聪明也是一种负担http://dwz.cn/2IAcdx通过离差智商的定义笑看那些神话般的IQ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