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高三,一轮复习我该咋做才能快速提分( 八 )
④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必然存在需要完成的逻辑,需要做到的过程,你做到了每一个过程,也就成事了。【认知刷新】
⑤这也意味着,你可以笃信自己:你能做到任何别人认为不可能的事情【不骗人的鸡汤】
Ok,看到这里,你对知识的理解已经基本没有问题
但是关于理解并不止于此
我们经常听学霸说:只要你把一个知识理解了,你也就不需要记忆它了。
我把这样的理解当成“深度理解”,是基于理解的更深层的理解程度
还是拿热力学第一定律举例,物体内能的增加等于物体吸收的热量和对物体所作的功的总和
你可以通过举例,来明白这句话真正的含义是什么,这可以称作理解。
但深层次的理解,是你明白这句话的内在逻辑。
只有你明白了内在逻辑,你才能依据逻辑和常识直接推理出来这个知识点,也就不需要记忆了。
那么内在逻辑如何理解?
很简单------问“为什么”
为什么内能增加=吸收热量+对物体作的功?
通常情况下,我们是用已有的其他知识/常识例子和逻辑来回答“为什么”
要解释上面的内容,我们需要引用到能量守恒的知识和一些常识例子
知识:吸收的热量会转换成内能,对物体作的功也会转变成内能,所以成立。
常识例子:你晒太阳会变热,这时候就是你吸收了热量,转换成了内能,所以成立
你跑完步会肚子饿,相当你对外界做功,外界对你作负功,你内能就减小了(小声PS:不严谨)
举例子有时候不需要特别严谨,你甚至可以用你自己独特奇葩的逻辑解释,只要能通即可。
因为我们的目的,只是能在做题的时候会用它,能用它做题得分,考试不会去考你这个定律这个知识,它为什么是这样子的话,你就不用搞得特别严谨,不然很费力费时。这就是应试的捷径之处。
(当然如果能够第一时间想到正确的逻辑当然是最好了)
其他知识也是如此,多去利用其他知识逻辑去解释“为什么”,这就是你的思考,也是你更深层次的理解,基本上经过这样的理解,那些个知识点都不需要去记忆。
所以,接下来面对一个知识点的时候,你知道怎么做了吧?
你仅仅只需要举出例子来达成理解,再问自己“为什么”,来达成深度理解,你基本高中的知识点很少需要真正花时间去记忆的。
在我高三明白了这点之后的时候,基本上上课的时候就是疯狂思考,在脑海中给在自己疯狂提问,老师说话的速度肯定慢过你的思考速度,并且还会有很多说话间隙等时间,你可以大量的思考,思考久了,你的思考能力也就会越来越快,那么学习起来的效率就会甩别人几条街了。
这样也有坏处,就是上课真的很累,下课就想睡觉,不过也挺好,在别人看来我就是一个上课听一听,下课睡觉就能不断进步考好的人。(听起来是不是很爽?)
第三阶段:运用:即知道这个知识点要如何运用。如:成立前提,使用对象,运用范围,知识联系,反向出题……
放到应试的层面上,还是问问题,因为我们最终高考都是以问题的形式让你回答,所以这个环节就是让你当个考官,围绕这个知识点,提前预想这个知识点可能存在什么地方可以考察。
从知识点的定义概念,到基础要点,到基本公式,到逻辑原理,到知识联系,基本就是从这些方面去考察一个知识点。
这个阶段的运用,不仅仅是提高分数的致命环节,更是让你拥有一个全新的出题人的视角-----上帝视角!
因为所有的问题,都只围绕一个方向---------这个知识点能怎么考?!
可能有同学会说,怎么考我不会啊,我不知道如何出题,好,接下来我就一步步教你。
思考的大致方向:
①对于概念定义,思考其适用情况和易错点。
这个如果不清晰的话,你很可能掉入一些坑,因为它跟运用的情况有很大关系,比如有些公式就是需要在特定(如垂直关系)的情况下才能用,下面会有例子
②对于公式,你要去思考怎么变换和联系
这不仅是启发自己去思考公式能够跟其他知识点的联系,更能够让自己在短时间熟悉和运用公式,我一般在新学到公式的时候,我就会在草稿纸上开始折腾它,这边换来那边换去的,折腾完就基本记住了。如果是有相关联系的公式的,比如天体运动的avwr,的公式,我会去思考他们之间有怎么样的关系。
③对于公式,还可以去思考,每个量会如何考察,这个后面会有例子
④思考相应的例子和问为什么,这就是上面的逻辑和例子来达到深度理解知识点,也减少需要去记忆和复习的时间,也算是一种思考方式。
⑤对大多数文字的知识点,都可以去思考对立面的考察
还是比如热力学第一定律,物体内能的增加等于物体吸收的热量和对物体所作的功的总和。对立面相关有:内能减小,释放热量,物体对外做功等,这虽然是一个非常小的简单的思考
但是不要小看这2秒钟,如果缺少这个逻辑,当出现物体释放热量,内能减小,物体对外做功的时候,你很可能在脑海中调用不到这个知识点,因为你只记得了吸收热量,内能增加这些字眼。
(这个方法对一些平常不怎么会思考的同学来说,是慢慢学会思考知识点的很好方式,毕竟很多时候出题,就是想着怎么跟原来的知识点有关系却不完全一样,那么这时候经常会从它的对立面考虑,特别在选择题当中,需要判断选项错误,如果我们提前预想了对立面,那么我们就不用经过中间的一个逻辑转换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那接下来就看看这几个提问的威力
举个公式的例子,如
F=IBL
I代表电流大小
B代表磁感应强度
L代表有效长度
F代表安培力(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的作用力)
知道了每个字母代表的意思之后,我们来思考如何运用
1.最简单的层面:公式运用,已知其中某三个物理量,求另一个物理量的大小,这是最简单的,比如I=F/BLB=F/ILL=F/IB等,这是最最基础的。
2.思考公式每个量如何考察,以及概念定义的易错点
比如L代表的是有效长度,如果你对L代表的定义不清楚,很有可能落入易错点:把通电导线的长度直接代入,那就错了。
那么有效长度还能怎么考呢?
①角度上:因为L是在与B垂直的方向上才是有效的,所以我们也有另外的一个公式:F=IBLsinα,这里又有人掉坑了,这是书上给的公式,如果你没弄清楚α是哪个角的话,有时候它给的是要用cos的那个角,你还是照样用sin,那就掉入了出题人设置的坑里去了。这个是有效长度的角度上的考察②长度上:无非是通电导线置身于磁场中多少长度的考察(因为置身于磁场中才算是有效的),它可能给的条件是磁场是边长为L的正方形,通电导线却给你1.5L,如果不清楚有效长度,你可能就直接用了1.5L作为它的有效长度了。以上的L的思考,其他的BIFα请再想一下可以怎么考
F是力,那就可以与受力分析相结合考察;F是矢量,那就可以考察它的方向;I是电流,那就可以与欧姆定律相联系来考察;B是磁感应强度,联系其他有关磁感应强度的公式和知识点,就可以与F=qVB相联系考察……
经过以上的思考,你在上课的45分钟期间,你对一个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将超过大多数同学。
不仅如此,再告诉你一个大脑的秘密:对于出现过一次的事物,即使是非常模糊的印象,第二次出现的时候都会对其有及极其深刻的印象。
所以当你做题的时候,你会发现很多题目都是你上面的角度思考过的,即使对这些思考都是非常模糊的方向,但这时候你做题的敏感程度将会比别人高很多
什么意思呢?
也就是说,当别人做题毫无头绪的时候,你就像在做已经做过的题目一样,你的思路会很快走到正确的方向,这种状态是很恐怖的。
因为你做起题来的速度会因此快很多,速度上去,用时变短了,错误变少了,你会多出很多额外的时间来做其他事情。
这就是为什么学霸都是学得轻松而学渣越学越累。
所以,在上课,不是让你来单单记笔记的,和大家一模一样的笔记,只会让你和大多数人一样。
上课,是让你来理解记忆思考运用知识的,当别人只有把知识挪到笔记本上的时候,你却把它们深刻地印在脑海中,这才是你之所以成为学霸的原因。
【进入高三,一轮复习我该咋做才能快速提分】这是我给你的第三个认知:
①对于概念定义,思考其适用情况和易错点。②对于公式,你要去思考怎么变换和联系③对于公式,还可以去思考,每个量会如何考察④思考相应的例子和问为什么,这就是上面的逻辑和例子来达到深度理解知识点⑤对大多数文字的知识点,都可以去思考对立面的考察当然不是每个都需要问,也不是每个都问得出来答案,但是你要知道,一个知识点,90%以上的题都是从以上的问题中出的,你提前问了这些问题,就像是你预知了试卷一样,你做题的速度就会比你同个level的同学快得多(更准确的说,应该是你做题的方向更精确,思路更快靠近正确的思路)
第四阶段:融会贯通融会贯通,在我看来的定义就是:建立知识间的联系和体系。
1知识的联系,一部分就是上面部分提及的,知识点的每个部分能与其他知识点如何联系起来,F=IBL与I=U/R由I连接了FBL与UR的关系,就像是你认识一个朋友,她把她朋友介绍给你,然后你们仨一块玩耍;
另一部分是一个知识点内部的联系,比如天体运动中,VWa它们的表达式分别是怎样的,VWa之间又有什么联系,如何记忆能更好的一下记住它们全部的公式?或者由一个公式快速想出其他两个公式。
2知识的体系,意思是知识与知识间的所属关系及知识的联系。我们经常说要构建好知识体系,意思就是,你要知道这个章节包含了哪些内容,每个内容又包含哪些知识点,每个知识点又包含哪些考点等。
方法:
章节→大考点→小考点→细分考点易错点重点+知识点内部联系
章节→大知识点→小知识点→细分知识点+知识点内部联系
相信很多人都看过的回答都说要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作用则不言而喻了,有了完整的知识体系,你就不容易漏分,丢不该丢的分,比如问细胞膜的三个作用,如果你的知识点是零散的,你可能只能想起一个或两个点
但!如果你建立了知识体系,你探索了这三个作用能够怎么联系起来(甚至是你臆想出来的扯上某种关系也可以),你就能够拿下完整的分数。
体系有大至包含了一本书的体系,也有小至仅对某一章节甚至有一个知识点的体系
因为在上课过程中已经基本把课上所讲的全部的知识点都消化了,所以我一般是学完一节课之后,就把今天讲的这一章节的相关体系画出来。
在边画的时候,还可以边回忆,也是多加一遍复习了,这样每节课下来,脑袋里满满的都是知识和问题,有些自己提的问题可能你自己想不明白,那下课就有问题可以问老师了。
总之,上课是重中之重,是谈其他一切东西的基础,也就是一轮之后为什么有些人突飞猛进,有些人原地踏步的致命原因。
以上,就是我对学习的定义及如何学习的阐述,如果你认真地看了,应该感受得到这篇文章与其他的口水文的不同之处,一步一步的逻辑,真实可实操的方法,易于理解的例子,经过这样的学习,你也对学习这件事情慢慢有了不一样的理解。
最后在强调一下,知道学习的四个阶段及其方法有什么用?
上课的时候,很多同学面对知识点,面对老师的讲课,都是被动式的接收得到的信息,给了ppt就看就抄,老师讲课就听,但是最致命的是缺少思考,你想一下,一节课下来,为什么学霸已经把知识点掌握得差不多还能有一些问题问老师,而你却只是坐在那里45分钟,除了多出的笔记之外一无所得,甚至连问题都没有?
因为你缺少了思考,没有思考,就没有输出,没有输出,就没有把输入的知识消化为自己所得,没有提问,就无法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差距,都是在看不见的地方被拉开的”大家都坐在教室里看着黑板和白板,听着老师讲课,看起来大家都一个样,实则你隔壁的学霸脑海里满是对知识点的提问和自答,而你的大脑却一片空白。
明白了之后,就去做吧,你也能做到,任何学霸做到的事情。
-------------上篇完结分割线-----------------
下篇:200000+人受用的做题思维系统写在这个回答里了,需要的小伙伴,双击屏幕试一试,看完下面的再过去看吧~
高三有哪些相见恨晚的刷题技巧?
码字不易,感谢你的阅读和点赞,如果对你有帮助,请大力的双击屏幕,让更多的高三生能够把学习变成一件简单可视化的事情。
- 总觉得人们过于强调高三,在高三这一年,外界施加的压力突然特别多,这是一件正常的事吗?
- 学长学姐们有啥建议给即将进入高一的同学们吗?
- 真的有高三玩手机还能考上一本或985,211的人吗
- 促使你高三拼命学习的动力是啥
- 可以送给18岁读高三的我一句话吗,希望可以终生受益,感激不尽
- 怎样进入外企的面试
- 你在高三用了啥方法从而大幅度提高成绩
- 马上要上高三,在学校学习不好,家里比较困难,我还不要继续上?
- 咋骂醒一个高三不想学习的人
- 有哪些对于高三学生来说堪称神器的文具和生活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