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细微但是高效有用的习惯
我是胖子邓,15岁时考入了北京大学,21岁的时候从南加州大学金融数学硕士毕业。今天我将分享一些我通过日常培养的三种思维习惯,这三种思维方式大大提高了日常生活中我与他人的沟通效率。我将它们提炼成三种可操作的思维方法:
左右手互搏偏向性陈述路标式思维之所以介绍这三种思维方式,是因为首先,它让我得以圆满地结束自己的第一场大型公开演讲。在面对上千人的大型演讲上,我通过给出有说服力的观点,大大增加了演讲的互动价值,让听众真正理解我表达的内容,得到了非常好的反响。
而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一面:三种思维模式能够被广泛地应用到日常工作中。我能很快说服对方接受我的观点,形成高效沟通,大大提高了工作质量和效率。
那么具体该如何训练以上三种思维方式呢?
(一)左右手互搏
所谓左右手互搏,就是自我博弈,类似于AlphaGo在围棋训练里所使用的自我训练的策略——当想要论证一个观点的时候,同时设想对立的观点可能给出的论点,把自己当成自己观点的假想敌。当重复多次这样的练习并习以为常的时候,所拥有的眼界、分析判断的能力会有相当大的提升。
在学术中,这种思维方式相当常见,因为一篇论文要经得起各种匿名审稿人的推敲,撰稿人自己必定要先推演很多遍,对可能出现的漏洞自圆其说,对改进和不足事先申明。
但在生活中,这种能力却往往被忽视,也就是说我们在陈述一个观点的时候,并没有考虑可能的反驳,以及对反驳的反驳可以给出的反驳,以及对反驳的反驳可以给出的反驳的反驳的反驳……(这个递归可以一直写下去)
比如一个简单的观点【1】:北京地铁价格应该下调。
对【1】的一个反驳【2】是:价格下调最终所需要的补贴也是由纳税人来承担,因此实际上,那些赶地铁的人并不能获得好处。
对【2】的一个反驳【3】是:地铁在北京是垄断的,因此其实际的定价使得它的边际收益高过了边际成本,强制性让地铁运营方降价并不一定需要额外的补贴。
对【3】的一个反驳【4】是:尽管这样看上去是好的,但是这可能会打击外资在公共设施建设方面的积极性,因此从这个小的方面看,地铁价格下降人们可以享受更便宜的票价,但另一方面,外资可能不再愿意继续建设新的轨线(因为收益不高),可能提供更差的服务。
对【4】的一个反驳【5】是:如果资本在其他地方有更高的收益率,那么自然资本就应该流向其他领域,而不是用于修建基础设施,而这一部分的工作,可以由政府来实施。
对【5】的一个反驳【6】是:政府在这类事务上往往效率极其低下,那么实际上,这一部分需要更多的税收收入支撑,而这是相当不划算的。
对【6】的一个反驳【7】是:税收收入的支撑用在公共领域,伴随的是财富再分配。而相对来讲,收入更低的人相对来讲更会使用公共交通出行,而较高的人则会选择私家车之类的交通工具,因此这类再分配虽然牺牲了效率,但是更有利于公平,仍然是有必要的。
……
在互搏过程中,可以发现越往深处所涉及到的变量越多,考虑到的信息和可能性也就越全面。通过这样的训练,你更有可能敏锐地发现自己的逻辑漏洞,而不必总是等到别人驳斥你的时候才想方设法回击。
当你在进行左右手互搏时,可能会发现一开始很难,不知道应该提出什么样的反驳意见,如果你处在这样的阶段,不妨从一些简单的问题出发,经由这些问题引导你思考:
1.一种观点、理论背后的假设是什么?这些假设是否可能存在漏洞或者不切实际的地方?
2.一种观点、理论是否对应着某种特定的意识形态或者主观立场?如果有,那处在意识形态另一方的人会如何思考这一问题?
3.经由某种观点、理论在极端情形下是否会得出十分荒谬的结论?如果是这样,那应该如何解释这种荒谬的结论?
4.一种观点、理论是否是基于特定学科、认知背景下得出的?是否可以从其他学科、其他知识视角来思考这一问题?
一切论证一定可以追溯到某个「源头」,在每一次你寻找源头的途中,你都在向真相迈进。左右手互搏,其实就是在思考的时候,放弃原有的立场,承认一切发生的事情都有某种原因:尽管这件事本身是你所厌恶的,但并不可否认他们也来自某种因果关系。通过这样的思考,你就能修正自己的观点,形成系统的思维。只有这样,你才能真正高效地分析和解决问题,在分析问题时不至于陷入偏执的状态而无法自查。
(二)偏向性陈述
在有了一定的互搏训练之后,自然就会注意到另一个事实:涉及到实践的一些论证,都不可避免地会触碰到一些「硬伤」,这些「硬伤」在论证过程会带来极大的劣势,因此在陈述相关事实的时候,必然需要避免将核心观点引致这些点上。
东野圭吾有一本小说叫《嫌疑犯X的献身》,里面的凶手用一具尸体换掉了真正的尸体,警察沿着线索顺利告破凶案,误认为已经抓住真凶了,实际上抓住的,只是另一起凶杀案的凶手——这种偷梁换柱的本领,就是偏向性陈述的关键。
好的引导性陈述并不是要使内容无懈可击,而恰好要留出一个鲜明的「漏洞」,使得对方会被诱导,从而针对这个看上去的「漏洞」提问,忽视掉真正的破绽。因此,偏向性陈述,绝对不是要避讳你的观点的漏洞,而是要通过偏向性陈述,将受众的注意力转移。
这和传播学中「部分真相」的概念有些类似:「部分真相」指的是媒体往往可能只通过陈述部分事实来引导受众去接受他们想接受的观点;虽然媒体给出的都是真相,但他们给出的只是「部分的真相」。
在提升说服力时,我们要做的跟「部分真相」有些类似:我们并不需要陈述所有的事实和观点,只需要陈述「我们想要陈述」的部分就够了;而和「部分真相」不同的是,媒体通过「部分真相」千方百计让人们把注意力聚焦到他们对真相的报道上,而「偏向性陈述」则是千方百计让听众把注意力从可能有逻辑漏洞的论述上移开。
在偏向性陈述中,我们需要增加故事、细节、某些和论述无关、但是能够吸引读者注意的内容,再根据我们的主观判断去影响受众对观点的吸收。
让我们举个例子来说就更清晰了:
如果我们想要说「读书越多,你越容易找到好工作、有高收入等等」时,直接抛出这个论点,可能会受到「读书无用论」的人的直接反驳——有很多读书多的人也没找到好工作/有很多读书不多的人也能收入颇高……
当你想要去劝服一个信奉「读书无用论」的人相信这一观点时,他很难直接接受;就算是你陈述一个正面的例子,他能举出一系列他身边的反例。
你可以给他加上限制条件的观点:「对于普通人,在不考虑运气、外貌等等因素的情况下,读书多普遍来说工作是更好找的……」但这样的观点实际上却很容易被听众排斥:既然有这么多限定条件,那条件不成立时怎么办?
而偏向性陈述是怎样的呢?
你可以这样说——「小张当年文凭也不高,靠白手起家飞黄腾达了,但后来呢,因为文化水平不高,看不懂合同,被合伙人在细节上又坑到破产。这就是读书少的坏处。」
你发现了偏向性陈述的重点了吗?
使用App查看完整内容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App中查看
??App内查看|学会休息,并且养成正确的休息习惯。这绝对是帮助我们获得更高效工作/学习效率的非常重要的一环。
我们几乎随处可以看到那些鼓励大家更多、更高效更持续工作与产出的话(甚至有一些公司的企业文化鼓励人们透支能量),但事实上,在“高效产出”的道路上,正确的休息与放松,恰恰是最不能被我们忽视的。
首先,你可以来感受下自己身体的“紧绷状态”。
现在的你可以先闭上眼感受一下,你的身体部位是不是感到僵硬、紧张?比如脖子和胸口发紧、头微微发胀或是疼等等;同时,你可能感觉情绪很烦躁、紧张,或者即使手头没有事情要做,却还是随时准备解决新任务,或是提防新的问题出现?如果你符合这些描述,说明你正处于紧绷的状态下。
对很多在学习或职场中每天需要“高速运转”的人来说,最可怕的一点恐怕就是长期的持续的紧绷状态,比如说,熬夜加班到脑力耗竭第二天继续投入到密集的工作,或者是好不容易等到周末休息,睡了两天却依旧还是处于紧绷状态。
事实上,长期紧绷的确会造成这种“紧绷的恶性循环”,它使得你越来越容易紧张。这是因为,每个人都有能量上限,一旦超出了上限(能量消耗过度)就会紧绷,而长期紧绷的状态会损伤你的身体和精神,最终降低你了的能量上限,就像一块金属反复掰揉后容易拗断一样。能量上限降低后,你会比过去更容易感到紧绷,紧绷状态更容易持续。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发自内心的希望提高工作效率,不断在工作中寻找高效的方法,却往往事与愿违的原因。
那么,我们能如何打破这种恶性循环呢?
打破紧绷的恶性循环的关键,不是在经过长期紧绷后度假,因为在这时,长期紧绷很有可能已经造成不可逆的损伤。人们需要做的是,当自己陷入紧绷状态时,就要及时地放松。(Jacobson,1976)
有些人误以为“放松就是在浪费时间”,他们由于不了解放松的好处而不重视放松。实际上,放松对我们的生活与工作有至关重要的帮助。研究人类表现的作者BradStulberg提出了一个公式:“紧绷+放松=成长”。他认为,如果缺乏放松,人们就更难以自我提升(Stulberg\u0026amp;Magness,2017)。
而他这里所说的“放松”,指的是“既不激动也没有不安的状态”。放松状态下,人们处于低紧张水平,没有愤怒、恐惧和焦虑造成的唤起(arousal);与此相反,人们往往有种平静的欣悦感(Jacobson,1976)。
接下来,在介绍“如何正确及时的放松”之前,我们先来澄清几个关于放松的误区。很多错误的放松方式不仅无法缓解你的紧绷状态,反而让你持续处于紧绷中(Jacobson,1976;Stulberg\u0026amp;Magness,2017),而很明显,我身边那些向我抱怨“周末也主动放松了,可是依旧觉得很疲惫跟焦虑”的朋友,就陷入了错误放松的误区:
误区1:以为娱乐(entertainment)就等于放松
澄清:娱乐可以给我们带来快乐,但娱乐未必让你放松,它依然在消耗你的能量。比如当你看电影或是刷社交网络时,你仍然兴奋地等待抓取信息,或是不断对信息进行分析。所以,有些人在娱乐结束后,反而感到更疲倦,甚至头疼。
误区2:以为运动就等于放松
澄清:如今人们越来越提倡要运动。适当运动确实能增强体质、缓解僵坐带来的肌肉酸痛。但过强的运动反而会进一步消耗能量。举个例子,下班散步可以让你在舒适中放空大脑,但无氧快跑赶车则让人精疲力尽。而每个人适宜的运动量是不同的,同样是慢跑,健康人会感到放松,但是体质较差的人会感到耗竭。运动专家SteveMagness建议:不要一味地遵从书本、网络给出的运动建议,人们要观察自己运动时的状态,根据自己的感受,灵活地选择和调整自己的运动方式。
误区3:以为和他人聊天就等于放松
澄清:有些人累了后会去找他人聊聊天,想借此休息。但不是所有的聊天都能让你放松。特别对于社交焦虑者而言,与人交流意味着要承担社交可能带来的风险,他们容易在聊天过程中怀疑自己是不是说错话、有没有给他人留下不好的印象。于是更加疲倦。
既然娱乐、运动和聊天都未必能让人放松,我们又该怎么办呢?我们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见缝插针地获得真正的放松。
1.放松的核心是日常良好的能量管理
Jacobson(1976)教授建议人们像管理预算一样管理自己的能量,注意“节流”,避免能量的过度使用。我们可以规划自己的放松,时间比如列一个“活动-能量”单,写下对我们而言,哪些活动会消耗大量能量,而那些活动耗能较少。选择那些能给你带来快乐、且耗能较少的活动,可能是看小说啊、发呆啊等等。在做日常工作规划时,也要将这些小能量活动放到日程计划里。
此外,要好好利用周末来放松。尽量不要在周末加班。这要求人们平时要做好时间管理,避免拖延,把工作日应该完成的事情放到周末去做。
2.工作间隙的小睡(nap)
研究建议人们可以在工作期间进行15~30分钟的小睡,可以有效地提升记忆力,并且能清空大脑、为之后接触新的信息作准备。但小睡时间不宜过长,如果超过30分钟,人们负责决策的脑区活动会开始减弱,等醒来后,人们需要更多时间让它恢复到工作时期应有的兴奋水平。
3.买个自然风景的海报/相册放在手边
研究表明,自然环境能帮助人们舒缓他们的压力,脱离紧张状态。而且,我们不必专门去公园工作,只要能看见有自然景色的图片就行。建议可以买国家地理的杂志,感觉脖子僵硬、身体发紧时可以翻着看看,或者在工位旁贴一个有自然风光的海报等等。
4.社交放松(socialrecovery)
先前提到,不是所有的社交都能让人放松。你需要选择你社交的对象。建议放松时,找自己最信任、熟悉的朋友们,和他们聚在一起。有时你们不必一直聊天,即使呆在一个空间里也会有放松和安抚的效果。如果你们想要聊天,注意不要谈论工作等会让你紧张的内容(所以说下班后和同事去喝酒聊工作并不是一种放松)。
- 有哪些高中生才懂的梗
- 北京有哪些有趣的地方
- 电视剧《偷心画师》有哪些细思极恐的细节?
- 哪些动画和漫画内含大量知识
- 有哪些值得推荐的学习网站
- 在北京装修,你有哪些心得和建议仅限北京地区客户回答。
- 有哪些才艺可以在短期内学会,且易于展示
- 每天花费八小时或以上,在 15 - 20 天内能学会或完成的事有哪些
- 首次创业者必须知道哪些基本常识
- 有哪些瞬间你觉得突然被治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