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看待武志红提出「父母是孩子想象与现实世界中的过渡世界」这一观点,这对家庭教育带来啥启发( 四 )
特别是关于孩子权力的说法。
非非非非非非非非非非非非非非非常的赞同。
如果孩子在现实世界没有得到足够的关心和爱护,孩子的表现没有得到更多的反馈,在日常生活中没有得到更多的权力,那么就会促使孩子更加愿意待在自己的虚拟世界中,从游戏世界里寻求满足。
从而沉浸在游戏里面,渐渐地变成了一名他人眼中的网瘾少年。
说起网瘾,我应该非常有资格聊一聊。
我读书时期,正好是热血传奇血洗网吧的时期。
我当时玩的一个道士,玩到了45级,手握龙纹剑,带着一条狗,十分的嚣张。
为了把狗等级升上去,最高纪录一周都呆在网吧。将符纸放在F2的位置上,到城门口刷等级,拿一根牙签卡住。
通宵一晚上也只要5块钱8块钱。
那时候的游戏也没有什么防沉迷系统,网吧管的也不严。
好在我自己后面也算听话,被我妈胖揍一顿后就回归到学校读书。
我得感谢我吗,没有像新闻里一样,把我送到网瘾学校里去。
“给我一个网瘾少年,还你一个听话的孩子。”
没有接受磁暴步兵杨教授的精神洗礼。
前几年也看到过一篇新闻,说一名家长为了让儿子不再玩游戏,买神装组团到游戏里追杀儿子,使得儿子不敢出城。
关于武老师说的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权力的问题,玩过游戏的人都知道。
很多游戏会有各种帮派,你可以成立帮派,很多人都会管你叫老大,追捧你。
如果你装备很好,大家都会跟着你,邀请你一起做副本做任务。
很多小男孩为了装逼,都会假装女孩子去问别人要装备。
很多人玩游戏都非常享受在游戏里呼风唤雨一呼百应的氛围。
一些手机端的游戏,也会使得孩子沉迷其中。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很厉害,能过一关又一关。
当然,现在很多游戏都做了很多改变。
现在很多游戏都有防沉迷系统,不管是PC端还是手机端。
而且网吧也禁止未成年人进入,国家为了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出台了很多政策。
但是,依然有很多微端游戏和移动端的游戏,只需要你有一部手机,有网络,就可以随意玩,依然会让很多孩子沉迷其中。
也有一些孩子偷看到家长的支付密码,在玩游戏的时候大量充值,造成了财物损失。
例如现在很多小孩子喜欢玩我的世界。
很多朋友都跟我抱怨,就这个像素都不清楚的游戏,有什么好玩的?
拿个破锤子在里面抡来抡去。
很多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都是非常武断或者非常极端。
很少会采取柔和的态度去和孩子沟通。
甚至很多家长压根就不会去和孩子沟通,直接就是一刀切。我说不许玩就是不许玩。
很多孩子都会说家长是独裁,在家里没有自由。
而很多家长都会说孩子无法无天,不听话,叛逆。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这都是家长与孩子之间缺乏沟通,缺乏信任。在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之间,缺乏过度。
也是家长剥夺了孩子的权力。
游戏本身并没有错,适当的玩游戏还能陶冶情操培养感情。
我见过很多家长在给孩子喂饭的时候,就会用手机放动画片给孩子看。
孩子在家的时候,家长也是抱着手机不放。
不是玩游戏,就是刷抖音。
如果说孩子有网瘾的话,那么,家长的手机瘾比孩子还严重。
家长站在了孩子的对立面,形成了敌对状态,利用自己是家长的权力,剥夺了孩子的权力。
从而会使得孩子越来越依赖虚拟世界,沉迷在自己的世界,越发的疏远家长,不和家长沟通。
使得双方的关系越来越糟糕。
其实现在很多厂商也有做一些产品来帮助解决这个问题,比如之前芒果冰推荐鹅厂做的成长守护平台,可以很好的解决孩子与家长之间的矛盾。
比如绑定家长和孩子的账号(孩子同意就可以),让家长了解到孩子在玩什么游戏,这些游戏究竟是在说什么,甚至还提供一些沟通点,然后再去适当的管理孩子能玩多久,能消费多少,这样就可以去做孩子的好朋友,而不是敌人。
让孩子拥有更多的权力,可以自由支配自己时间的权力。
与孩子之间建立一个纽带,引导孩子走出虚拟世界,走进现实世界,多给孩子一点关系和爱护,多给他们一些自由和权力,我相信,也就没有什么网瘾不网瘾的说法了。
- 中天北城项目规划的教育资源怎样
- 小区恶邻不文明养狗,早上一大早将狗拴在楼门口,狗叫吵醒整栋楼,该怎样对待这样的邻居
- 怎样从零开始学习画插画
- 经常出差的人怎样找女朋友
- 怎样更好的简化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呢
- 怎样看待在大学里埋头苦学的一帮人
- 雅思口语怎样在一个月左右迅速提高?
- 怎样看待北京理工大学良乡校区肝糖元教师节晚上宿舍灯光阵型工作人员公器私用趁机表白
- 北京人怎样反驳「北京考生高考只要考400分就能上清华北大」的谣言
- 中国的四大直辖市在国外知名度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