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1|【不止游戏】耗时数天!我们还原了游戏中的散兵坑!( 二 )

过 , 可谓是居家旅行必备之物 。
那么我们的施工项目部搭的差不多了 , 现在就开始进行散兵坑的挖掘 。
散兵坑主要分为三种类型:卧射掩体 , 跪姿掩体与站姿掩体 。 在讲在三种类型的散兵坑前 , 我们从《使命召唤:先锋》中 , 参考游戏角色 , 把时间调回1943年的东线战场 。 结合真实战况给大家演示 。
【t1|【不止游戏】耗时数天!我们还原了游戏中的散兵坑!】
卧式散兵坑是在敌方火力射击下 , 或地形 , 地质等不适合构筑其他散兵坑时 , 应急构建的 。 需要顶着敌人的火力去挖掘 , 具体的做法是士兵尽量利用地形 , 地物作为屏障 , 避开敌军的火力 , 同时保证自己的射角 , 然后趴在地上开始就地挖掘散兵坑 。 挖掘时要确保步枪在自己伸手可及的范围内 , 然后掏出工兵铲 , 侧身挖掘 , 同时手臂不能扬肘 , 不然很有可能被不知道哪飞来的子弹打中手臂 , 从而失去战斗力 。 如果恰好你装备比较齐全 , 有几颗手榴弹的话 , 可以把手榴弹放在强手侧 , 以便随时取用 。
挖掘的顺序是要先从右肩的地方开始 , 从右到左挖 , 铲出的泥土可以堆积到坑前形成胸墙 , 胸墙的厚度没有规定 , 但一定要使得敌军子弹无法穿透才行 。 等到足够深时 , 就可以把肩膀躲进去 , 然后手脚并用挖掘后方的位置 。 利用这样的顺序 , 继续扩展你的可活动空间 , 最终形成一个卧姿散兵坑 。 以二战美军的操作规范 , 最后的散兵坑成品应该是一个长约2米 , 宽60厘米 , 深大约45厘米的方形土坑 。
而二战苏军的就相对要方便一些 , 深度大约只要30厘米 , 铲出的土也是只需要堆积到散兵坑 , 前方90度的伞面内即可 。 并且苏军会在胸口的位置预留一个小台子 , 用于卧姿射击时的肘部支撑 。 我们现在挖掘的这个就是苏军使用的散兵坑 , 等挖好以后再胸墙上 , 开一个用于射击的凹槽就能进行作战了 。 这种散兵坑可以大幅度减低中弹概率 , 起到高效率的防护效果 , 有时候还可以干脆躲在坑里不出来 , 然后根据周围情况 , 再伺机而动或是放冷枪 。
这时候我们再弄出游戏中另一个苏军的角色 。 来给大家展示多人散兵坑 。
多人散兵坑在游戏中较为常见 。 例如在《使命召唤14》中有一关 , 让你给队友送饭就能看到这种多人散兵坑 。 多人散兵坑也分跪姿和站姿 。
跪姿散兵坑的造型又跟卧姿散兵坑不太一样 , 挖掘的要点是上下要挖成倒梯形 , 这样能避免你挖到一半 , 哦豁塌方了 , 那就只能重新挖了 。 同时如果是提前构筑卧姿掩体的话 , 能够在胸墙中添加一些石块的话 , 也能为自己提供更好的防护能力 。
而站姿散兵坑就更有讲究了 。 首先站姿散兵坑的坑底需要挖成台阶状 ,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在下雨天坑内不会导致积水 。 不然一下雨跟游戏中一样泥泞会非常难受 。 接着布置手肘台 , 这样在作战时就能进行有依托射击 , 提高自己的命中精度 。 手肘台也能用于放置多余的弹药 , 以及手雷 , 同时注意挖掘时要隐藏好浮土 。 由于站姿散兵坑比较深 , 万一要发起冲锋或者撤退时 , 搞不好自己半天还爬不出来 。 因此这类型散兵坑需要挖掘踏脚洞或者踏脚台 。 踏脚台在美剧《兄弟连》中就能看到这个细节 。
踏脚洞一般布置2个 , 一个在背面一个在正面 , 背面的踏脚洞高度略低于膝盖 , 正面的踏脚洞高度约为大腿根 。 这样如果要冲锋时 , 能够极快的通过踏脚洞跳出掩体进行攻击 。 当然如果你比较惜命 , 散兵坑挖的比较深的话 , 可以多挖两个踏脚洞嘛 。 另外这种比较深的散兵坑 , 是可以再去额外修一个枪座的 , 也就是说在掩体前方再挖掘一个较浅的坑 , 需要开火的时候站上去只露个头打 , 以获得更少的暴露面积 。
站姿散兵坑有个好处是 , 上面可以加个盖弄点树枝树叶方便隐藏 。 二战日军在太平洋的海岛就最爱这样干 。 等到美军经过的时候 , 突然探头出来放冷枪 , 搞得美军不胜其烦 。
双人散兵坑的话也是战场上用的比较多的一种方式 , 一般有W型 , V型 , 以及U型 。 双人散兵坑的优势在于能够两人交替开火 , 做到不间断的火力输出 , 同时两个人负责的扇面也能更大一点 。
那么这类散兵坑为什么做成这种形状呢 , 原因很简单 , 这些UVW型的散兵坑 , 主要是为了防止手榴弹丢进来爆炸把坑里的人一锅端了 。 采用这些形状至少能降低受损区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