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北京在贸易,上海在抢人,广深在修桥,成渝在建圈( 二 )


文章插图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示意图
▌Part 2
以上便是中国四大引擎地区的新变局 , 背后其实反映出一个共同信息:值此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 北京、上海不得不暂时放弃“瘦身计划” , 继续做“加法”;广深、成渝更要往前冲 , 告别瑜亮情结、放下门户之见 , 抱团发展、形成合力 。
一言以蔽之 , 中国最顶级的城市 , 仍将继续膨胀 , 然而这并不容易 。 大家知道 , 城市在规模上是有极限半径的 , 一旦突破这个半径 , 就会变得“规模不经济” , 城市也就无法继续膨胀了 。
马车时代 , 城市的通勤半径一般不超过5公里 。 所以 , 只有87平方公里的唐长安城就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
到汽车时代 , 城市的半径被拉伸到30公里 , 大家注意到没 , 很多中心城市的绕城高速 , 实际上就是一个半径约30公里的圆 。
然而 , 广深市区的距离达到100公里 , 成渝市区的距离更是超过200公里 , 像这种情况如何整合到一个都市圈呢?
要知道 , 城市的供水、供电、交通、污水处理、消防应对都存在规模上限 , 超过一定的阀值之后 , 城市将不能有序运转甚至崩溃 , 想一想唐代的长安城为什么只有100万人口?纽约、伦敦的城市规模为什么在几十年前就停滞不前?
根本的原因就是城市规模受到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的限制 。
北京|北京在贸易,上海在抢人,广深在修桥,成渝在建圈
文章插图
广州珠江新城
▌Part 3
所以 , 广深同城、成渝建圈这样的超级工程 , 靠马车、汽车肯定是不行的 , 必须依赖新的技术手段和管理工具 。
我认为是“轨道交通+互联网” , 前者解决的是长距离通勤问题 , 后者解决的城市的供给能力与智能化水平 。
例如 , 时速达到160公里的高速地铁已经在广州、深圳等大城市大规模建设了 , 这意味着大都市圈的极限半径有望拉升至50到100公里 , 广深同城化完全成为可能 。
再比如 , 杭州的“ET城市大脑” , 这个由阿里巴巴研发的智能化平台 , 在杭州“接管”了数千个路口的信号灯 , 大大降低了城市的交通拥堵 , 这是城市智能化管理的一个典型应用 。
另一个典型的应用场景是天猫超市 , 它虽然没有城市大脑那么高科技 , 但其对城市本地“消费半径”的拉升是非常显著的 。
举个例子 , 像名百果园这样的零售店 , 最多也就服务周边一公里的社区居民 , 但如果它进驻了天猫超市 , 就可以服务周边5公里的社区 , 为啥?通过天猫超市“小时达”服务 , 百果园周边五公里内的居民可享一小时配送服务 , 这可能比居民自己到店消费还要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