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评价戚薇主演的《北京女子图鉴》( 二 )
办好信用卡的女主,决定去分期刷一只LV我知道有很多这样的妹子,省吃俭用,信用卡分期去刷一个几千块钱的包;工作餐吃土也要去网红店拔草拍照发微博;穷游借贷也要去外国旅游,拍照修图发朋友圈定位;如果手头宽裕点,能住个有落地窗的酒店,那一定是要站在落地窗前拍照片的。
我觉得她们活得很累,因为平常的日子真的不好过。但她们觉得很开心,因为朋友圈和微博总有很多点赞,还有留言说“白富美”、“女神”。
她们的快乐来源于异性的追捧和同性的嫉妒。
住地下室的王佳佳,表面上是风光无限的时尚女郎现在你明白了吗?
陈可一脸自信地把chanel包放在朋友的位子旁边,伸出手展示自己的卡地亚手表。这个时候的她,或许觉得,那些在KTV包间里的“被使唤”、“被陪酒”都是值得的。
而当她收到300块钱包邮的假LV睡裙,坐在难得奢侈的自助餐厅里,充满嫉妒地看着邻桌女人的LV包。那个时候的她,忘记了坐在自行车后面的笑脸,忘记了男朋友精心装饰的生日气球,她觉得自己是这样的寒酸,这样的不幸。
女主向朋友炫耀男友送的卡地亚手表嗯,女主是个三观很歪的人。
她相信婚姻是女人的第二次投胎,她相信爱你的男人一定愿意为你花钱,她办信用卡只为买一个LV,她找了个有钱的男朋友就开始四处炫富,她各种暗示让男朋友养她帮她买房,她小肚鸡肠斤斤计较下属八卦她相亲,还非要找一个看起来很高大上的理由把人家开除,加上一番连她自己都不信的说教。
但是,这种人存不存在?
不说那些何不食肉靡的话,这种人肯定是存在的,而且,绝对不少,只是她们的观念在不可能被推崇,所以逛久了,总有一种,这样的女人压根不存在的错觉。
王佳佳向女主安利高仿包但是,但是。这就是这个电视剧的问题了。
它把这种女人的真实思想拍了出来,它却没有告诉你,这种女人,她们“绝大多数”的结局是什么。
为了推动剧情的发展,女主一路顺顺利利,居然还在事业上顺风顺水,租了个让人羡慕的大公寓。
这就是这部片子“玛丽苏”、“三观不正”的地方了。因为大多数“捞女”的结局,都是王佳佳和梅梅那样的,甚至还不如她们。
给个三星,无聊的话可以去看看。我更推荐《东京女子图鉴》,可惜那日剧的立意太高了,我能领悟到一点,却表达不出来。
后排求个优酷会员账号?我之前为了追剧开了爱奇艺和腾讯的,怎么优酷还要会员,烦死了,再这样下去能不能看电视了,是不是乐视土豆B站全都要开一套?
■
《东京女子图鉴——我要更独立》
VS
《北京女子图鉴——我要换男人》
【怎样评价戚薇主演的《北京女子图鉴》】
心被扎漏了,就总结出了个“爱着他就请你成全他”???这个剧也就这么大出息了。?( ̄??)?■看了6集。作为真正的北漂女,感觉有点难堪。看似三观正,但骨子里三观极歪。这个剧,无限夸大了「关系」、「小聪明」和「颜值」的作用,从而狠狠嘲讽了真正的努力和上进。更可恶的是,它反复标榜着女性应该自立努力,却给女主安排了无限开挂的人生。看不到女主为了理想而任何脚踏实地的努力,只看到她在人情世故里卖乖讨巧得尽好处。第一份工作是非礼自己的男同学介绍的,就算跟人闹翻但对方给的工作不能丢。心底觉得莺莺燕燕的油腻中年饭局很恶心,但对油腻大佬给予的机会欣然接受。能不能,有骨气一点?嘲讽可以,但能不能别下一秒就啪啪打脸?我们北漂少女不是这样的。我觉得就这样莫名其妙被代表很耻辱,因为绝大多数北漂女生,都不是靠着小聪明、人情关系和颜值走到今天这一步,都不是靠着在工体蹦迪、谎报工资欺骗客户走到今天这一步。
■作为一枚在沪漂泊了八年多的,而且是从事人力资源方面工作的女性,不得不说,看前两集的感受还可以,后几集真的是崩了。
前两集还比较写实,我没住过地下室,这个在北京可能比较多,我刚来上海时候住的是总共面积是6平米的隔板间,而且是厨房的位置。水管就在我床头旁边,每天晚上靠在床上可以听到楼上哗啦啦的流水声。那时候我最喜欢做的事情,是趴在窗边看外面的万家灯火,看对面楼上一家人在吃饭看电视。租房子时候看了好几家中介,然后挑了唯一一个月租在1K以下的——这是我能承担的极限。每天的饭钱是数着花的,扣掉房租就这么多钱了,最难的时候我甚至把储蓄罐打开了,买早饭都是捧着一把硬币去。就是为了争一口气,我既然出来了就没打算再靠父母。拿人手短,我再接受父母的钱就输了。
前两集,陈可初到北京囊中羞涩,憧憬惶恐但是又不断坚持,这还是比较真实能引起共鸣的,可能也是很多编剧自己的亲身经历。但是到后面就飞得太远了。之前评价《猎场》时,我的感觉就是国内的编剧没有正儿八经地工作过,他们凭空去想象白领应该怎么生活,职场应该怎么争斗。写出来的东西飘在空中,他们不知道职场到底是怎么样的,是怎么思考问题的,真正的发展路径是如何的。女性职员一定会遇到性骚扰或者职场潜规则,要想晋升必须有贵人赏识,而且从来没有稳步晋升,都是突然开挂打通任督二脉,分分钟总监总经理,上升速度比窜天猴还快。他们想不出来一位女性如何在不依靠外人,尤其是不靠男人的情况下如何好好的工作,如何得到发展。没有应酬和周旋于各色男人之间怎么可能成功呢?我身边更多的女孩子真的是努力工作,加班出差,靠自己一步一步走上去的,没有突飞猛进变成总监,是从专员,资深专员,到主管,到经理,资深经理,再到总监。也没有那么多人真的很在意包包,我特别不理解为什么一个包就成为美好生活的象征。除了物质化女性之外,推崇拜金主义之外还有什么什么意义。就算姑且把它当成一种心理上的期许,但是这么多姑娘远离家乡来到大都市并不是为了追求这些物质象征的奢侈品,更多的人在追求的是自由,是为了可以真正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做一些事情,不想在家乡按部就班得延续父母的生活轨迹,即使那样她们会很轻松。轻松和奋斗是两种生活模式,没有好与不好,只是这些姑娘选择了自己想做的事情。
而且编剧们不要再把姑娘们的年龄定在25岁以下了,在这个现实世界中,除非少数牛人,28岁以前很多人都是打杂的,不存在什么事业的发展,真正的发展在30岁以后,没有5年以上的经验积累,在职场上都是菜鸟。大学毕业就22,23,研究生24,25了,不要再动不动就25岁的总监,30岁的总经理,老实讲,30岁以下的候选人都不是猎头的主要业务范畴,编剧们基本的年龄概念都没有。30岁以前穷是正常的,薪水低职能范围窄,很容易被替代,唯有靠年轻有精力去加班去拼命,才有可能换来30岁以后的职业发展。对于大多数人,30-40岁,才是真正的职业发展期。偶像剧里的姑娘们永远青春貌美,3K的月薪就住着豪华装修的公寓拿着LV画着精致的妆容。这其实也是一种年龄歧视,难道女性就只有20多岁阶段才有故事吗?
希望以后可以出现一些更贴合实际生活的编剧,电视剧里职场的几大法则也该改改了。
我们从家乡来到北京,来到上海,真的不是为了一个包包。
- 中天北城项目规划的教育资源怎样
- 小区恶邻不文明养狗,早上一大早将狗拴在楼门口,狗叫吵醒整栋楼,该怎样对待这样的邻居
- 怎样从零开始学习画插画
- 经常出差的人怎样找女朋友
- 怎样更好的简化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呢
- 怎样看待在大学里埋头苦学的一帮人
- 雅思口语怎样在一个月左右迅速提高?
- 怎样看待北京理工大学良乡校区肝糖元教师节晚上宿舍灯光阵型工作人员公器私用趁机表白
- 北京人怎样反驳「北京考生高考只要考400分就能上清华北大」的谣言
- 中国的四大直辖市在国外知名度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