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河洛古国,华夏文明的先声


明代|河洛古国,华夏文明的先声
这座5300年前的都邑遗址 , 正在揭开黄帝时代的神秘面纱
本刊记者  许晓迪
人类历史早期 , 都有讲圣王英雄的一段 。 两河流域的《吉尔伽美什》 , 波斯的《阿维斯塔》 , 希腊的《伊利亚特》《奥德赛》 , 印度的《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 , 都是如此 。 中国也不例外 , 女娲补天、炎黄逐鹿中原、大禹治水、成汤灭夏、武王伐纣……这些古史传说很复杂 , 神话、历史、文学、宗教、哲学 , 缠绕纠结 。

这些年来 , 从殷墟到二里头 , 考古发掘的实证为诠释这些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提供了新的佐证与可能——殷墟的发掘确立了商朝的信史地位;二里头是否为夏都虽然还存在争议 , 但夏王朝已不再是虚无缥缈的影子 。
那么下一步 , 中华文明的源头还能不能再往前推?
近日 , 河南巩义河洛镇 , 一个湮没于历史的古国重见天日 。 1984年 , 位于此处的“双槐树遗址”被发现 , 多次调查和钻探后 , 于2013年开始进行连续性主动发掘 。 2020年5月7日 ,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公布最新考古成果:双槐树遗址是一处仰韶文化(一种新石器时代的彩陶文化 , 距今7000年至5000年 , 分布在甘肃省到河南省之间)中晚期的都邑遗址 , 距今5300年左右 。 因其位于河洛中心区域 , 专家建议命名为“河洛古国” 。
北京大学教授、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李伯谦认为 , 不排除双槐树遗址是黄帝时代的都邑所在 , 至少是早期中国的酝酿阶段——华夏文明最早的领袖 , 很可能就是在此奏响了一个文明时代的先声 。
王都气象
双槐树遗址位于黄河南岸以南2公里、伊洛河东4公里 , 面积117万平方米 。 从空中俯瞰 , 遗址被内壕、中壕、外壕三重宽大的环壕围绕 , 每一重都有对外通道 , 形成严密的保护圈 , 既能防御其他部落的进犯 , 也能阻挡山野猛兽的袭扰 。
在内壕北部正中位置 , 是大型中心居址区 , 可以理解为贵族居住的区域 。 在居址区的南部 , 两道370多米长的围墙与北部内壕合围 , 形成了一个1.8万多平方米的半月形结构 , 尤其是围墙东端的造型 , 非常特殊 , 被专家视为中国最早瓮城的雏形 , 用来加强都邑的防守 。
在内壕中部 , 是大型夯土基址 , 面积巨大 , 且多次建设使用 。 其中 , 第一层建筑基础面积至少有2.4万平方米 , 是目前国内同一规模最大的单座建筑基址;位于第三层的面阔15开间的大型建筑 , 则已初步具备了大型宫殿建筑的特征 。
遗址内有三处墓葬区 , 出土的动物骨骼中 , 家猪的数量比例最大 , 可以看出此时家猪饲养业的发达 。 而通过对人骨的分析 , 考古人员发现生活在这里的男性 , 基本不干体力活 , 因为他们的上肢极不发达 。
“更有意思的是 , 墓葬里的随葬品非常少 , 即使墓葬规模很大、等级很高 , 里面也没有多少东西 。 ” 曾三次担任双槐树遗址发掘领队的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顾万发说 , 这可能和中原地区的丧葬思想有关 , 首领掌握军事权和祭祀权 , 但宗教思想不浓郁 , 不主张把生前的东西带到死后世界 , 而是将财富用于社会再生产 。
墓葬中还有一种形制奇怪的瓮棺 , 多为小口尖底瓶 , 中间截断后 , 把幼儿尸体放在里面再合拢 。 考古人员对瓮棺的清理总是小心翼翼 , 因为30多年前 , 距此40公里的荥阳市青台遗址曾出土过一小片浅红色的丝罗 , 就是在瓮棺里发现的 , 被认为具有5600多年的历史 。 先民们用丝织品包裹亡童 , 或许寄寓着逝者能够像蚕一样 , 破茧成蝶、飞天重生的愿望 。
在双槐树遗址 , 同样可见农桑文明的影响 。 这里出土了一件国宝级文物——中国最早的家蚕牙雕 。 它长6.4厘米 , 宽不足1厘米 , 厚0.1厘米 , 用野猪獠牙雕刻而成 , 头昂尾翘 , 栩栩如生 。 “这种绷成很紧的、括号形的蚕 , 正是吐丝或即将吐丝的蚕 。 ”顾万发说 , 由此可以推断 , 5300年前后黄河中游地区的先民们 , 已经开始养蚕缫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