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分开后,我戒了烟,她戒了酒丨故事商店的12个故事( 四 )


当时我心想 , 大不了就一套防护服 , 扎紧袖口裤腿 , 时时给手消毒 , 也许也行 。
第二天一早 , 我们就开车去了机场 。 为了更加安全一些 , 我们自己租了车 , 我登机之后 , 刘博也好躲开人流在车里休息一会儿 。 机场人头攒动 , 人人神色紧张 , 都裹得严严实实 。 手机上 , 除了家人朋友的关心 , 还有令人紧张的疫情新闻 , 整个手机屏幕都被紧张的气氛霸占 。
我的航班比较早 , 要先进去安检登机 , 机场里那么多的人穿着防护服 , 个个行色匆匆 , 在人群里回头再看刘博一眼 , 那时还真有点“生离死别”的感觉 。 想想回国以后 , 我俩得在各自城市的隔离酒店呆14天 , 紧接着还有社区隔离 , 疫情防控政策下 , 即使隔离结束也还不能自由进出北京 。 所以 , 真不知道我们下次见面 , 要到什么时候了 。 况且当时国外疫情非常紧张 , 也不知道会不会路上一个不小心 , 自己也“着”了 。 所以 , 分别在当时尤其沉重 。
离别的时刻还是到了 , 我赶在最后一刻去安检登机 , 在赶向登机口的路上换好了防护服 , 本来以为肩上的背包会轻便一点了 , 可是 , 突然发现 , 背包怎么还这么鼓?打开一看 , 里面还有一套新的防护服 , 是他的 。
瞬间眼圈就红了 。 我甚至都不知道他是什么时候放进我的背包的 。
正要打电话给他 , 看到了他刚刚发给我的消息:一路平安 , 回国见!
眼泪再也忍不住了 。 嗯 , 我们一定都会平安的 , 回国见!
故事的后续是:我们确实都平安回家了 。 他开始了新工作 , 我也在家远程学习准备博士开题答辩 。 还有就是 , 两个月前 , 我们结婚啦!
老友记
故事七: 找寻肖师傅
@田大姐
1989年秋 , 我和老公刚结婚 。 过完中秋节我们一起来到武汉 , 我被安排在老公的单位正阳粮油加工厂上班 。 我出生在农村没出过远门 , 每天上班和老公一起 , 休息他就带着我去江边玩 。
工厂食堂有个肖阿姨 , 我们都叫她肖师傅 。 她说见我下班无聊 , 让我帮她打下手 。 说是我帮她 , 其实是她带我熟悉环境 , 很快我就适应了这里的生活 。
在车间干了一个多月 , 领导见我老实勤快 , 调我去办公室接电话 。 我普通话不好又害怕陌生环境就不想调岗 , 肖师傅听说了赶紧来劝我:傻孩子 , 别人争着抢着的好岗位 , 你还不想去?看我不明白 , 她跟我咬耳朵:我看你们刚结婚肯定有生娃的打算 , 办公室岗位轻松 , 怀孕了也能上班 。 等孩子生下来 , 还能边工作边看娃 。 我听了有点不好意思又很感动她为我考虑周到 , 就接受调岗了 。
肖师傅是个开朗乐观、精明能干的女人 , 不了解她的人绝对想不到她年轻时经历的苦难 。 她30多岁时老公就病故了 , 那时她家老大13岁 , 老小6岁 , 一个人要照顾4个孩子 。
她在食堂上班 , 早上得起早没时间买菜 。 她一邻居大叔(没老婆)看她不容易主动帮她 , 她闺女不乐意了 。 大叔买的菜她一口都不吃 , 宁愿用酱油拌饭 。 她知道闺女这是怕她改嫁 , 就拒绝了邻居的好意 。
从那以后她每天起更早去买菜 , 经济拮据时也不求人 , 甚至去捡别人不要的菜 。 有时蒸一个鸡蛋多放水和盐 , 娘几个一顿饭就吃一碗鸡蛋羹 。 就算这样压力还是很大 , 孩子们正长身体 , 吃饭上学都需要钱 。 她就托人把大儿子送到武汉楚剧院(管吃住还教文化课) , 然后更加努力工作省吃俭用才把孩子们拉扯大供上学 , 孩子们也很争气 , 毕业后都找到不错的工作报答妈妈 , 肖师傅终于可以享福了 。
1989年底我怀孕了 , 孕期反应特别大 。 吃什么吐什么 , 太难受我就不吃不喝 。 她见了天天给我买新鲜东西吃 。 苦口婆心地劝我:吐也要吃 , 吃了再吐 , 不为自己也要为孩子考虑 。 她像母亲一样照顾我 , 给我未出生的宝宝置办被子衣服鞋袜等 , 想的到想不到的都为我考虑周到 。 那会我准备回老家生娃 , 她一直劝说:如果你回老家生娃 , 办公室肯定要换人 , 等你回来就没岗位了 。 我听了她的话决定在武汉产子 , 但又不知道该怎么找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