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宝|大尺寸之争白热化,光伏“后浪”冲击硅片双寡头格局( 二 )


采访人员了解到 , 11月10日 , 弘元新材二期8GW单晶项目成功点火投产 , 二期项目总投资28亿元 , 于今年7月开工建设 , 9月15日设备进厂到如今点火投产 。 此前的一期5GW项目总投资30亿元 , 于去年6月13日开工建设 , 同年11月7日开始投产 。
新势力瞄准大尺寸路径
得益于硅片业务的拉动 , 今年以来 , 京运通与上机数控业绩均实现了倍增 。 以前三季度的数据为例 , 京运通营收达到30亿元 , 同比增长101.17% , 净利润达到4162万元 , 增幅为149%;同期 , 上机数控实现营收19.5亿元、净利润3.42亿元 , 同比分别增长317.44%和125.56% 。
硅片新势力的势头之猛 , 不单单体现在三季度业绩中 , 从券商对其未来的业绩预测也能看出一些端倪 。 例如 , 浙商证券预计 , 上机数控2020~2022年的净利润分别为5.6亿元、16亿元和26.4亿元 , 这样的盈利预测在两年后足可以与双寡头之一的中环股份相媲美;此外 , 浙商证券最近给予上机数控的目标市值为320亿元 , 较最新市值接近翻倍 。
新势力企业瞄准硅片环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 首先 , 毫无疑问 , 在光伏产业链各环节中 , 硅片的毛利率是最高的 , 典型代表是隆基股份 , 其硅片业务的毛利率超过30% 。 当然 , 在双寡头的稳固格局下 , 新势力企业能分得一杯羹 , 还有赖于光伏行业未来的成长空间 。
从客观背景来看 , 新势力的崛起也有其原因 。 一方面 , 虽然隆基股份与中环股份有能力大规模外销硅片 , 但两家公司或多或少地向下游电池片和组件环节渗透 , 形成了与硅片客户——电池片或组件厂商的竞争关系 , 不再单纯的上下游关系让市场亟需独立第三方硅片供应商 。
还有一个重要背景是 , 当前正处在光伏硅片向大尺寸方向演进的换挡期 。 过去几年 , 156尺寸的硅片是市场主流 , 但自从中环股份发布210大尺寸硅片后 , 主流硅片制造商纷纷制定了向166、182或210等大尺寸硅片演进的技术方向 。
光伏硅片尺寸的混乱引发业内争论 , 但向大尺寸演进的方向却很少有人否认 。 然而 , 头部的硅片供应商产能规模大 , 在市场转向的时候调头难度也相应地增加 。 相比之下 , 新势力们没有历史产能包袱 , 上的产线也都是最先进的 , 这就给新势力们提供了弯道超车的机会 。
采访人员了解到 , 京运通已成功研发JD-1600全自动软轴单晶炉 , 该炉型兼容32~40寸热场 , 最大投料量达900公斤 , 可拉制12英寸或以下的单晶硅棒 。 其中 , 12英寸硅棒可用于切制目前市场上最大尺寸的单晶210硅片 , 公司新产品210大硅片目前也已试产成功 。
上机数控方面 , 近日 , 公司及子公司弘元新材与天合光能就单晶硅片的销售签订合同 。 2021~2025年 , 天合光能每年向弘元新材采购不少于4GW单晶硅片 , 对应210尺寸的单晶硅片4亿片 , 5年总计20GW , 对应210尺寸的单晶硅片20亿片 。
上机数控与天合光能的签约被视为210硅片获得市场认可的一大突破 , 有券商甚至将此解读为“光伏行业首个210大硅片百亿长单落地 , 战略意义重大” 。
182与210阵营竞争白热化
正如前述 , 光伏硅片尺寸的标准之争目前还处在比较混乱的阶段 。 2012~2018年 , 业内以156尺寸硅片为主 , 到了2019年 , 隆基以存量电池产线能接受的极限尺寸为逻辑 , 推出166硅片 , 而中环参考半导体经验 , 继续推出210硅片 。
今年6月 , 隆基、晶科、晶澳、阿特斯等7家企业联合发布标准尺寸倡议 , 提议将182硅片作为标准 。 随后到了7月 , 中环股份、天合光能、东方日升等39家企业组建“600W+光伏开放创新生态联盟” , 加快推进210产品放量 。 由此 , 围绕硅片尺寸 , 市场形成了两大阵营 。
由于新上产线基本上都是210尺寸向下兼容 , 硅片新势力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助攻了210硅片的加速渗透 , 但是 , 业内对于新势力企业能否顺利出货以及产线良率等指标还存有疑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