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济仁汽车评论 滴滴D1:警钟为谁而鸣?( 二 )


从安全问题的泥淖中 , 跋涉而来的滴滴 , 在今年做了2件事 。
一是6月末 , 在上海举行了一场网约车自动驾驶的央视直播;二是11月末 , 发布这款定制网约车D1 。
围绕着出行市场 , 滴滴的布局思路越来越清晰了 。
滴滴有后装的桔视系统 , 可以采集驾驶场景信息 , 再利用算法筛选 , 将实际场景导入到仿真引擎中 , 进行自动驾驶的算法训练 。
童济仁汽车评论 滴滴D1:警钟为谁而鸣?
文章图片
D1定制网约车的出现 , 桔视系统由后装变前装 , 滴滴可以更深度地参与一些场景应用 。
举个例子 , 滴滴可以根据当前车辆的续航里程进行针对性派单 , 当车辆续航里程不足时 , 也可以为司机规划最佳的补能路线 , 并且实时监测车辆的健康程度 , 减少不必要的抛锚意外 , 也就变相提高了运营效率 。
技术越发展 , 自动驾驶的普及成本将越来越低 。 滴滴有心在自动驾驶的领域上寻得一定的领先地位 , 无论是技术输出 , 还是技术合作 , 都将是新的赢利点和制高点 , 同时 , 自己有深度参与的“硬件” , 替代与应用都将更加直接无阻 。
简言之 , 滴滴D1为自动驾驶提供了下层建筑 , 往上的空中楼阁不至于没有根基 。
童济仁汽车评论 滴滴D1:警钟为谁而鸣?
文章图片
站在今天 , 滴滴有一个新能源的承诺 。 预计十年间 , 推广1000万辆共享新能源车 。 按照这个节奏 , 每年有100万辆的替换缺口 , 滴滴D1是第一步 , 以后还会有更多的D系列车型加入 。
滴滴主攻的出行业务 , 终究是服务行业 。 滴滴D1真正想要推广开来 , 满足司机和乘客的双重需求 , 也就成为了产品定义的初心 。
这里主要有三个原则:
1、优化体验 , 在第一部分提到的场景化设计 , 皆是这一出发点 。
2、确保安全 , 桔视系统内外皆有录像 , 产生纷争有据可依 , 各种驾驶辅助系统 , 减轻驾驶压力 。
3、搭建新的商业模式 , 这里非常富有想象空间 。 滴滴D1可能以租赁形式进行运营 , 并且尝试按里程付费的模式 。 再往深了想 , 里程付费可能有梯度执行的方式 , 引入更多的奖励机制 。
车辆仍然是重资产 , 但这份重资产会被分散开来 。 司机不用背负车辆资产 , 每天开车就像上下班 , 赚取每公里的差价 , 而当车辆到达一定使用年限 , 或者完成一定的盈利预期 , 甚至可以进入回收再造的渠道中去 。
毕竟 , 作为商业用车 , 电池最需要再更换 , 但其他零件则可以长期利用 。 滴滴可以勇敢地去尝试 , 当然 , 相关法规还需要再更新 。
▎为什么是比亚迪?
在很多分析观点中 , 其实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力量 , 就是比亚迪 。
在滴滴的联盟中 , 有很多主机厂 , 但最终愿意为滴滴定制车型 , 并且有能力造出量产产品的 , 目前只有比亚迪 。
毫不夸张地说 , 比亚迪是最有供应商角色潜力的一家车企 。 这没有任何贬斥之意 , 反而说明了比亚迪技术能力的完备性和灵活性 。
比亚迪的e平台 , 本就是开放式的 。 不仅可以自己造车 , 也可以灵活地为其他角色造车 , 包括滴滴 , 以及丰田 。
【童济仁汽车评论 滴滴D1:警钟为谁而鸣?】在过去 , 汽车是纯粹的机械集合体 , 所以 , “硬件整合者”非常重要 , 也就形成了以车企为中心的商业模式 。 车企会去打造一个品牌 , 在品牌之下 , 售卖商品 。
但是 , 在未来 , 汽车的属性将从“硬件”转变为“硬件+软件+服务” 。 很显然 , 硬件不再是中心 , 而会退居为“平行供应商”的身份 。
那么 , 谁将跳出来整合资源?可能是一如既往的汽车品牌们 , 他们代表了制造产业平台 , 也有可能是滴滴这样的出行服务平台 , 可以提出非常定制化的场景用车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