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眼|平价美妆的出路在哪里?( 二 )


【青眼|平价美妆的出路在哪里?】
青眼|平价美妆的出路在哪里?
本文插图
种种迹象让整个美妆市场既拥堵又混杂 , 这种市场背景下往往结果都不讨好 , 最直观的表现在融资赛道 。 数据显示 , 2019年是中国美妆行业的融资“元年” , 总金额高达142.9亿元 , 平均单笔融资金额约为3.2亿元 , 而在今年 , 从一月份到8月份 , 美妆市场的融资仅为60.4亿 , 不足去年的一半 , 融资事件也远远达不到去年的40多家 。
换句话说 , 相比于此前的融资大盛 , 资本渐渐冷静下来 , 这对很多刚刚出生的品牌而言将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 据悉 , 消费Z时代根据公开资料整理发现 , 10家新兴的头部平价品牌中 , 除完美日记外 , 仅有3家品牌对外公布过融资 。
平价美妆下一站:逃离曾经的“沃土”
大约二十多年以前 , 市场基数庞大且消费能力略低的中国便成了各大平价美妆品牌争相抢占资源型市场 。 1992年 , 爱茉莉太平洋成立中国分公司 , 2004年旗下的悦诗风吟以专柜渠道切入中国市场 , 仅两年时间便开出100家门店 , 相关资料显示 , 悦诗风吟在2017年中国业绩达到顶峰 , 全年销量高达40亿 。
1995年 , 美宝莲纽约登录中国市场 , 根据英敏特数据显示 , 自2010年以后 , 美宝莲始终以20%的份额占据中国美妆市场;自1998年便进入中国的旁氏 , 2004年以后 , 其化妆品在中国市场保持每年30%的增幅 , 销售额增长远高于其他地区 。
然而 , 时过境迁 。 一方面是消费升级的概念日渐成熟 , 另一方面 , 是国内美妆市场渐成拥堵之势 , 总之 , 这片曾经让诸多品牌们岁月静好的乐土不知在什么时候开始沦陷 , 致使它们纷纷上演“逃亡”戏码 。
早在2013年 , 进入中国市场三十多年的露华浓便因为营收不佳宣布退出中国市场 , 时隔三年才重新回归 , 此后一直成绩平平 , 如今更是陷入破产危机 。 2014年 , 旁氏、卡尼尔紧随其后 , 当时不少品牌专柜突然清零 。
不止外来平价品牌的日子不好过 , 本土品牌同样生活在水深火热中 。 2013年双十一 , 天猫美妆销售前十榜上有60%是相宜本草、御泥坊、膜法世家等平价品牌 , 彼时 , 它们尚能与雅诗兰黛、欧莱雅等品牌平分秋色;而2015年以后 , 这些品牌基本销声匿迹 。 即便是后来取而代之 , 青出于蓝的完美日记 , 处境也未必舒适 , 据悉 , 2020年前三季度 , 完美日记共耗费20亿营销资本 , 几乎入不敷出 。
国内市场胶着不休 , 国外显然要友好得多 , 尤其对于平价品牌而言 , 机遇随时都有可能发生 。 例如 , 如今的东南亚市场俨然正在代替中国曾经的角色 , 无论是人口密度还是消费水平 。
据Mintel.com报告显示 , 东南亚被列入全球化妆品行业重点开发的“未来市场” , 是全球化妆品的热门市场之一 。 预计到2025年 , 东南亚美容美妆市场规模将超过3千亿元 , 年复合增长率高于中国市场 , 其中印尼及越南市场2019年增速达100%以上 。
据悉 , 御泥坊入驻Shopee不久 , 东南亚的销量便不容小觑;玛丽黛佳在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东南亚门店中热度居高不下 。
青眼|平价美妆的出路在哪里?
本文插图
很明显 , 随着一个又一个平价美妆的折戟 , 在另一方国土上 , 新的战役注定又要拉开帷幕 , 遗憾的是 , 那些陨落的品牌却再也没有机会了 。
(来源:锦鲤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