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宁金融研究院|银行是受益者吗?,金融科技强监管( 二 )


所以 , 网络小贷行业的空间还在 , 牌照吸引力也在 。 现阶段看 , 只是在消费贷款领域的业务空间暂时受到压制 , 但在普惠金融、小微金融生态中的地位 , 并未根本上受损 。
银行是受益方?
站在零和博弈的视角 , 一方利益受损 , 另一方必然受益 。 从资金方和场景方的二元对立视角来看 , 场景方受到限制 , 作为资金方的银行似乎成了大赢家 。 但如果从生态发展的视角来看 , 则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 谈不上你受损、我受益 。
所以 , 短期内来看 , 整个产业链都需要面对政策调整带来的压力:场景方的资金撬动能力受到限制 , 银行的联合贷款余额萎缩 。 作为一种反馈源 , 压力还会引发产业链各方做出调整和应对 , 在中长期内重塑各方话语权格局 。
具体来看 , 新规落地后 , 大的流量方很难再以联合贷款的名义独占产品“冠名权” , 出资银行也不再仅仅是隐藏在产品背后的资金方 , 有望更高效地实现用户转化 。 这也决定了 , 大流量方的话语权不断下降 , 大中型银行仍将是消费金融的主角(详见《开放银行走入死胡同?》) 。 但对于大量的中小银行来讲 , 在消费金融市场中可能会更加边缘化 。
联合贷款萎缩后 , 借款需求要么回到银行自有场景 , 要么回归助贷渠道 , 无论哪一个 , 借款人看中的都是银行产品的市场影响力、用户口碑和贷款利率 。 而中小银行的贷款产品 , 恰恰缺乏市场影响力 , 谈不上用户口碑 , 利率也不占优 。
在之前的市场格局下 , 大量的小银行可以躲在场景方的背后 , 依靠联合贷款快速崛起 , 消费金融营收占比快速提升 。 一旦失去了场景方这个屏障 , 真刀真枪地在全国范围内拼产品力时 , 小银行并不是大银行的对手 。 最终的结果必然是大中型银行截获了流量 , 小银行失去了在全国市场博弈的机会 。
所以 , 银行业内部会迎来更大的洗牌 。
当然 , 小银行的定位本来也是区域市场 , 若能回归初心 , 立足区域 , 聚焦特色、做出特色 , 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
谁是下一个?
在滤镜效应加持下 , 市场普遍期待谁是下一个“被强监管”的对象 。 其实 , 这也是一种误解 , 当前互联网金融风险整治已接近尾声 , 强监管并非刚刚开始 , 而是即将结束了 。 也就是说 , 过去几年这种密集出台监管政策的阶段应该已经过去了 。
回顾过往不难发现 , 第三方支付、互联网理财、个人征信、高息现金贷先后被纳入监管 , 持牌机构的消费贷款只是最后一环 。 随着互联网消费贷款监管框架的形成 , 国内这一轮针对新金融的监管体系初步成型了 , 意味着未来几年内 , 监管重心将回归到政策落地与执行上来 , 不会再密集地出台新规了 。
实际上 , 如果把眼光从金融领域抽离 , 不难发现整个宏观层面的大方向仍然是开放与创新 , 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 , 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 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的发展思路 。 数字经济的深化发展、双循环格局的逐步形成以及对改革创新的迫切需求等 , 都对金融机构提出了新的要求 , 也带来了新的创新发展机遇 。 这些 , 离不开金融科技巨头的深度参与 。
【苏宁金融研究院|银行是受益者吗?,金融科技强监管】同时 , 持续提升中国金融科技的国际竞争力 , 很大程度上仍要依赖金融科技公司的创新引领 , 这一点 , 短期内也不会改变 。
所以 , 对于强监管的影响 , 不必过度忧虑 。 监管与创新 , 从来都是你追我赶、动态平衡 。 既然是动态平衡 , 就不会静止在一点 , 随着当前对新金融的监管达到初步平衡 , 新一轮创新驱动的不平衡就已经开始了 。
近日 , 央行发布《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0》 , 再次强调要打造包容审慎的创新监管机制 , “划定刚性底线”、“设置柔性边界”、“预留创新空间”三原则并重 。 通俗理解 , 只要不挑战风险底线 , 对创新依旧是鼓励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