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宁金融研究院|银行是受益者吗?,金融科技强监管


苏宁金融研究院|银行是受益者吗?,金融科技强监管
文章图片
本文由“苏宁金融研究院”原创 , 作者为苏宁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薛洪言
近期 , 新金融领域监管政策频出 , 获得了广泛曝光与关注 。 不可避免地 , 为了凸显故事性 , 也出现了很多过度解读 。 但热闹归热闹 , 真相归真相 , 探寻真相 , 才能理性看待未来 , 在不确定性中发现确定性 。
滤镜下的强监管
2016年之后 , 金融监管开始全面趋严 。 无论是传统金融领域的大资管 , 还是新金融领域的支付、理财、消费贷款 , 都相继迎来了强有力的监管约束 。 但从实施效果看 , 一个是一步到位 , 开始时就出台了非常严厉的监管新规(资管新规) , 后基于实际情况逐步放宽达标年限;一个是边走边看 , 在整治过程中逐步趋严 , 且分领域(P2P、第三方支付、高息现金贷、网络小贷等)各个击破 。
传统金融领域的一步到位 , 更多的因为熟悉 , 知道问题所在 , 一击命中;而新金融领域的边走边看 , 更多是因为需要一个深入了解的过程 , 越了解 , 发现问题越多 , 监管政策也就愈发严厉 。
本来是合乎逻辑的过程 , 但一个先紧后松、战线很短 , 一个逐步收紧 , 对市场反复刺激 , 便产生了不同的心理效果 。
苏宁金融苏宁金融邀您免费坐地铁小程序
心理学中有个“峰终定律” , 是指人们在评价一件事或一个人时 , 通常仅以体验的峰值和结尾部分的体验作为判断依据 。 比如两组受试者 , 第1组把手指放入10度冷水中10秒钟 , 第2组先放入10度冷水中10秒钟 , 再放入15度冷水中5秒钟 。 询问两组受试者体验 , 本来第2组“受折磨”时间更长 , 但第2组反馈的体验更好 , 因为有一个相对美好的结尾 。
峰终定律是一种典型的心理偏差 。 回顾过去几年的互联网金融监管 , 在过程中逐步收紧 , 结尾部分达到强度峰值 , 便会过度强化市场对强监管的心理预期 , 为监管本身戴上一种滤镜效应 。 一旦产生这种心理偏差 , 市场对各类监管政策的解读就不再客观 , 既误判了政策 , 更误判了行业前景 。
以近期的《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为例 , 本来是强化属地经营、合理限制杠杆等监管精神的一贯体现 , 一旦戴上滤镜 , 就产生了种种过度悲观的解读 。
网络小贷还有空间吗?
对于网络小贷新规 , 最普遍的一个解读是:行业巨头遭遇重大冲击 , 整个行业没了明天 。
其实 , 无论是跨省经营的高门槛 , 还是联合贷款的出资比例要求 , 对于巨头而言只是补充资本金的压力 , 并无生存之忧 。 相反是大量中小型网络小贷机构 , 失去跨省经营的优势 , 没了规模效应 , 不得不退出行业 。
最终结果就是 , 网络小贷行业将迎来一次供给侧改革 , 中小机构式微 , 头部机构“剩者为王” 。 至于市场普遍担忧的规模大缩水 , 也只是“联合贷款”的缩水 , 并非网络小贷的缩水 。
具体来说 , 牵头方出资比例提升至30%后 , 网络小贷公司撬动的贷款规模下降 , 导致作为出资方的银行贷款余额萎缩 , 而由于自有出资比例大幅提高 , 网络小贷公司自身的表内余额反而会显著上升 。 所以 , 从结果上看 , 网络小贷行业的表内贷款余额很可能不降反增 , 而非规模大缩水 。
还有就是网络小贷牌照的吸引力问题 , 很多人担心网络小贷牌照会成为鸡肋 。 从牌照的稀缺性看 , 全国性小贷牌照准入门槛的大幅提高 , 只会提高牌照的含金量和相对价值 , 当然前提是能拿得到 。
此外 , 对于小贷牌照与消费金融牌照的此消彼长问题 , 也只是阶段性现象 , 不必过度解读 。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 强调的是整个放贷金融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 离不开各类放贷机构的优势互补 。 相比消费金融公司 , 小贷牌照的业务范围更广 , 可发力B端金融;相比银行 , 作为非存款放贷组织 , 小贷公司的风险承受力更高 , 更适合做普惠金融和小微金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