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邮区里的县经济有多猛?这份报告说清楚了
每经采访人员 程晓玲 每经编辑 李净翰
文章图片
经济学家张五常曾断言 , 以县际竞争为代表的地区间竞争 , 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迅猛发展的根本原因 , 并且是他所知道的“最有增长效率的制度” 。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摄图网(图文无关)
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 , 县域经济的活跃度 , 历来被视为国民经济的风向标 。 2019年 , 全国经济百强县以占全国不到2%的土地、7%的人口 , 创造了全国约10%的GDP 。 目前 , 已有33个县域迈入千亿GDP俱乐部 。
强县崛起背后 , 工业作为主引擎的带动作用不容忽视 。 数据显示 , 无论规上工业增加值还是第二产业增加值及增速 , 经济百强县都远远超过广东、江苏、山东和浙江等发达省份平均水平 。
那么 , 具体到工业经济 , 全国上千县域孰强孰弱?未来发展趋势如何?
近日 , 中国信息通信院发布《中国工业百强县(市)、百强区发展报告(2020年)》(下称《报告》) , 绘制出一份可供参考的县域经济最新图谱 。
文章图片
苏浙鲁占“半壁江山”
自秦“废分封 , 立郡县”以来 , 我国县级行政单位沿袭至今已有两千多年 , 是多级行政区划中最稳定的行政建制 。
据统计 , 全国(不包括港澳台)除市辖区和林区、特区外 , 共有1879个县级行政区划 , 区域面积853.5万平方公里 , 占全国土地面积89% 。 截至2018年末 , 全国县域生产总值达33.21万亿元 , 约占全国生产总值1/3;县域户籍人口8.23亿人 , 占全国总人口59% 。
其中 , 头部强县实力尤其突出 。
赛迪顾问《2020中国县域经济百强研究》显示 , 2019年 , 经济百强县以占全国不到2%的土地、7%的人口 , 创造全国约十分之一的GDP;以占全部县域不到3%的土地、11%的人口 , 创造县域约四分之一的GDP 。
在GDP突破千亿的33个县域中 , “排头兵”昆山和江阴双双突破4000亿大关 , 甚至超过兰州、呼和浩特等省会(首府)城市 , 与太原、贵阳等实力相当 。
从各地县域工业经济表现来看 , 这一趋势同样明显 。
文章图片
根据信通院《报告》 , 全国工业百强县分布于17个省(区、市) , 其中 , 江苏、浙江、山东三省占据56席 , 分别入围23个、19个和14个 , 三省合计超过全国其他省份入围总和 。
除苏浙鲁外 , 河南拿下10个席位 , 其余13省份均只分得个位数名额 。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 , 前十位中 , 工业强省江苏斩获6个名额 , 占比过半 , 前三强——江阴、昆山、张家港无一例外均出自江苏 。
文章图片
作为全国经济大省 , 苏浙鲁的亮眼表现并不意外 。 不过 , 经济实力最强的广东 , 却只有普宁一个县级市入围工业百强 , 且仅排在全国第99位 , 位于榜单倒数第二 。
对比同时公布的工业百强区名单 , 广东上榜21个 , 比入围总数最多的江苏少3个 , 排在全国第二 。 前十强中 , 广东更是将前六强悉数收入囊中 。
文章图片
为何会有如此反差?
事实上 , 在近年来的行政区划调整中 , 广东陆续推动实力较强的县(市)改区或升格并入地级市 。 划为地级市后 , 一些县(市)原本管辖的区域往往就变成了“镇” 。
这在加速广州、深圳等大城市迈入“无县时代”同时 , 也顺势推动强区、强镇崛起 。 如今 , 位于珠三角地区的广州、深圳、佛山、珠海、东莞、中山6市已全部成为“无县城市” , 东莞和中山更是全国少见的“直筒子市” , 连市辖区都没有 。
另据统计 , 广东目前共有20个县级市、34个县、3个自治县 。 57个县级行政区划中 , 只有12个位于珠三角 。 广东在工业百强县榜单中存在感不强 , 也反映出省内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 。
- 全省|安徽 经济加快复苏 市场信心增强
- 经济|洪灏:提高劳动者收入,是中国避免西方衰退陷阱的关键
- 杭州高新区:双轮驱动托起数字经济高地(高新区看创新②)
- 我国|【“十三五”成就巡礼】“互联网+”激活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 江海沙洲 青春守候(保护区里的年轻人(21))
- 工业|10月郑州市经济加速度复苏 工业生产快速回升
- 资金|经济回暖利润修复 机构看好银行业估值回升
- 湘企|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签署后 湘籍上市公司受益几何
- 经济体|沈建光、徐天辰:要治经济发展的痼疾,印度还得下猛药
- 资金|经济回暖利润修复,机构看好银行业估值在2021年迎来拐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