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直过民族”青年扎培丨从刀耕火种到上网带货

“‘双11’我买了好多衣服、裤子、生活用品 , 都是用手机买的!”说起网购 , 扎培显得很兴奋 。
扎培今年22岁 , 是云南省勐海县布朗山乡曼囡村曼班三队的村民 。 扎培在村里第一个学会网购 , 他告诉采访人员:“网购很方便 , 一般5~6天就能收到快递 。 快递公司(把快递)送到村委会 , 我就骑着摩托下去拿 。 ”

云南“直过民族”青年扎培丨从刀耕火种到上网带货
文章图片

扎培学会网购之后 , 带着曼班三队村民们掀起一股网购“浪潮” 。 他告诉村民们怎么在App上“赶集” , 在手机上付钱 , 在网上退货......
看着大家每天兴致勃勃地拿起手机“赶集”、购物 , 扎培总觉得“不可思议” 。 他说自己小时候曼班三队的大人们还在搞物物交换 , “现在都在网上买 , 哪个能想到有这么大的变化!”
刀耕火种的记忆

云南“直过民族”青年扎培丨从刀耕火种到上网带货
文章图片

曼班三队地处云南省西南部的中缅边境 , 共17户58人 , 均为拉祜族 , 是一个“直过民族”村民小组 。 “直过民族”指从原始社会或奴隶社会跨越几种社会形态 , 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民族 。 拉祜族是“直过民族” , 祖辈以狩猎为主 , 住着茅草屋顶的杈杈房 , 过着刀耕火种的生活 。
扎培说:“小时候我没有见过汽车 , 第一次看见大大的一辆车开过来 , 我害怕 , 就跑到山上躲着 。 ”

云南“直过民族”青年扎培丨从刀耕火种到上网带货
文章图片

那个时候 , 村民生活来源靠广种薄收的谷子、政府救济粮和上山打猎、摘野果 , 还习惯于通过物物交换来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 。 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2009年易地搬迁时 。
2009 年 , 政府将该村易地搬迁至与老寨一河之隔的现居住地 , 通路通水电 , 加上一系列后续配套设施 , 曼班三队拉祜族村民们终于住上了宽敞明亮的干栏式木楼房 , 生产生活逐步稳定下来 。
改变从“心”开始
因为年纪小 , 而且出村早 , 扎培比同村人更早地接触和适应外界 。 其他村民的情况就不一样了:全村成年人几乎都没上过学 , 多数人听不懂、讲不了汉语 , 不愿意跟外面的人接触 。 这种“自我封闭”的心态严重影响曼班三队的脱贫 。 改变需要从“心”开始 。

云南“直过民族”青年扎培丨从刀耕火种到上网带货
文章图片

当地政府对症下药 , 特地安排了四名干部驻村 , 其中三名是拉祜族 。 他们通过扶智、扶志和改陋习 , 逐渐消除村民的“文化性”贫困 , 拔掉穷根 。 只要有机会 , 驻村干部就带村民到外面考察学习 , 让村民开阔眼界、转变观念 。

云南“直过民族”青年扎培丨从刀耕火种到上网带货
文章图片

2015年 , 勐海县编制了《布朗山乡曼班三队拉祜族精准脱贫攻坚试点方案》 , 投入2671万元 , 建立46个项目 , 改善曼班三队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条件 , 完成道路硬化、电网改造、垃圾污水处理、新建独立厨卫浴系统 , 4G信号全村覆盖 , 电视信号户户联通 。 易地扶贫搬迁新建的寨子里 , 村民可以通过手机小屏幕看外界 , 联通外界 。
采访人员在采访中发现村民在空闲时间喜欢两三个人围坐在一起 , 拿着手机上网 , 虚拟世界给他们带来了更广阔的视角 。
网络入村的便利
扎培不仅通过手机了解了外界 , 还娶到了老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