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银行、保险、学者、评级机构齐论信用债违约:不能简单依靠财政信仰

每经采访人员 张寿林 北京摄影报道
每经编辑 段炼
以永煤债券为代表的债券违约事件话题 , 似乎逃也逃不掉 。 11月18日 , 在评级机构大公国际主办的“双循环格局下实体经济发展与债券评级论坛”上 , 圆桌对话“防控信用风险 , 服务实体经济”俨然成了近期债券违约事件专题研讨会 。
“我的朋友圈打开看大家都在发表高见 。 ”农业银行投资银行部副总裁杨军在圆桌对话上开场便提出 , 最近信用债市场发生了多起突发性事件 , 大家对信用风险的关注非常热烈 。
“我是保险投资 , 保险80%以上的资金都投固定收益类市场 , 固定收益类市场大部分又是信用类的投资 , 包括债券投资 , 所以对信用市场的发展都是比较关注的 。 ”新华资管总裁助理、首席风险官彭立志说 。
“近期的债券市场的风风雨雨还在发酵当中 , 沸沸扬扬 , 没过去 。 表现突出的 , 我觉得这次没有对信用评级机构涉及太多 , 更多的是对所谓国企信仰的惊诧 。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信用管理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关伟表达了他的关切角度 。
大公国际技术委员会主任陆思南在对话中提出 , 现在大家可能会觉得这么多企业违约 , 实际上它可能不是这6年的问题 , 而是之前积累了很长时间的问题 。

机构|银行、保险、学者、评级机构齐论信用债违约:不能简单依靠财政信仰
文章图片
评级前瞻性有待提高
农业银行投资银行部副总裁杨军观察到 , 突发事件往往会蕴含着市场情绪的传染并扩大 。 他说 , 事实上从数量来看 , 今年新增违约企业数量并未明显增长 , 只是违约规模有所增长 , 但有一部分是前几年违约的 , 今年陆续到期 。
【机构|银行、保险、学者、评级机构齐论信用债违约:不能简单依靠财政信仰】新增的违约主体从产权性质上来看 , 大家近期比较关注的是国有3A级企业的违约 , 让国企信仰有所打破 。 杨军认为 , 这就引出一个评级层面的问题 , 即中国债券市场评级中高评级占比偏高 。
杨军统计发现 , 截止到目前 , 今年新发的信用债中 , 主体评级AAA级的占比达64% , 主体评级AA+的达13% , 2017年债券市场发行的AAA级占51% 。
他指出 , 评级区分度有待进一步提升 , “特别是评级的前瞻性是不是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 也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 。 就是说能不能一叶知秋 , 有前瞻性地反映 , 为市场投资主体提供一个参考 。 ”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信用管理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关伟也表达了类似的关切 。 在他看来 , 近期债券违约事件后 , 表现突出的是没有对信用评级机构涉及太多 , 更多的是对所谓国企信仰的惊诧 。
关伟表示 , 近期数只AAA债券违约 , 事先确实没有所谓的征兆 , 一定意义上 , 似乎信用分析或者是交易过程当中的模型也未有预警 , 对从业者的影响心理冲击很大 。 他指出 , 这应该需要相应角色客观、理性和专业地对待 。
他还指出 , 信用评级是衡量信用风险的主要手段 , 首先反映了金融行业对信用风险的认识的发展 , 其次也反映了数据、方法、运算等技术手段的不断迭代 , 更重要的是反映了政府对金融业要求的变化 。
“信用评级相对比较复杂 , 我们在评级过程中可能有时会受到市场诟病 。 ”关伟说 , 一些时候 , 商业信用评级数据不多甚至很少 , 对企业评级来讲还是有一定困难 。
不能简单依靠对财政、政府的信仰
近期AAA债券违约事件也能带来不少反思 。 杨军从风险化解角度提出 , 市场参与机构自身要增强自己的风险防控能力建设 , 包括对宏观形势的判断 , 产业的分析 , 企业微观画像等 , 不能简单靠财政信仰、政府信仰 , 不能一个信仰破灭了又去寻找下一个信仰 , “仅仅靠这个无法持久” 。